- 相关推荐
《原则》读后感范文3篇
《原则》这本书的作者是瑞·达利欧,该书结合了他自身的经历,列出了在生活和管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原则,是达利欧多年来世界观和人生智慧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原则》读后感范文(一)
《原则》这本书,是今年上榜的畅销书,能上榜总归是有它的理由的,这是本550页非常厚的装帧又非常有个性的书。光看它的装帧,就能感觉出作者是一个低调内敛有原则的人,正如书中所写到的,每做一件事,都有它应该遵循的原则,连书的包装也如此,章节与章节之间,都有作者提炼出的观点,让读者一目了然。
这本书的定价很高,98元,我心怡很久,一直没买,直到当当搞活动打折时才买的。最早听说这本书是在吴晓波频道,吴老师推荐了这本书,然后开始有很多自媒体推荐这本书,出于对晓波老师的信任,我也开始关注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大家都不陌生,是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先生,他根据自己几十年来生活工作经验提炼出来的书中原则,最初只在桥水公司自己的网站上贴出来,没想到点击量非常之高,作者才萌发了写书的想法。
先小试牛刀,有点击量才筹备出书,这种做法也是当下一些畅销书或工具书作者的做法。像《定投基金指数指南》这本书的.作者银行螺丝钉,他首先是雪球上的大V,发布的关于指数基金的文章吸引并且积累了很多粉丝后,才在刊出电子书的基础上出版纸质书,粉丝一般都会买账,书的销量相对不错。
这也算是达利欧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原则,一个行业的原则。可见,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有它遵循的原则。我们也可以向达利欧学习,把自己生活中工作中的经验提炼出来,做好记录,形成自己的原则,用他们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原则》读后感范文(二)
通过此次读书活动,结合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和所想到的,选择阅读由达利欧撰写的《原则》。深有感触,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一、《原则》是什么?
本书的作者瑞﹒达利欧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桥水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600亿美元,达利欧本人也被媒体称为投资界的史蒂夫、乔布斯。这种力挽狂澜、跌宕起伏的英雄传说,在资本市场其实并不罕见,为什么是达利欧做成了全球第一,答案在书中做了深刻的阐述,在此,仅仅对自己感觉应景且需要我和我们公司存在的问题加以反思。
这位传奇人士的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人生历程、生活原则和工作原则。他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浓缩成五百多条标题,分享给世人。但这并不是一本“走向成功指南”。一如作者在书里反复强调的:“我的目的不是推销这些原则,而是与你分享在我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吸取的宝贵经验。我的目标是让你认真思索,在很多情况下如何进行艰难取舍。
在思考原则背后的取舍时,你就能得出自己的结论,究竟哪些原则最适合你。”非常有趣,一个符合普世价值观的成功者,将凝结自己智慧和人生经验的思考结果分享于众,却不会说,“这就是真理,听我的”这个投资教父似乎没有当意见领袖的野心,他的野心更大,他说,要辅助他人发掘真相。福勒说:“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而不在乎真相”。
二、真相,那么简单,又那么不简单
在看书过程中,我总是一直想到身边的人和事,大家为不同的原则而争执,生活上每个人有自己的原则,互不相同,往往无法说服对方。
在看似复杂的现实情境里:历史总会重演,不同事件背后发生的逻辑可能相同。在这些重复类似的事件中,不论是个人、企业还是社会,整体进化的脚步从未停止——这是作者揭示的真相。在踽踽独行的一路,从年少时见山是山,到现在见山有时不是山。这也是《原则》这本书最令我喜欢的地方,达利欧没有说“跟我学你就能成功”。他说,“找到适合你的”。
而在工作中,这要遵守公司的原则,而在具体的事情上却时不时也会发生意见不同的情况。但一旦公司的`规则定下来,还是要遵守的。
三、大家要明确的是:原则需要表达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每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有其先天的因素,它是家庭、宗教等社会体系长期训练的结果,但是从团队的角度来看,后天的工作氛围、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对个体进行影响。Dalio以管理者的视角特别指出,他希望管理者能够在团队中分享他自己的原则,并将这些作为团队协作的基础。同时,Dalio特别指出不能无条件地接受别人的原则,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能够将这些原则写下,并让同事知道和知晓你的原则(这点和中国传统的韬光养晦还有所差别)。
四、原则与团队管理
中国传统的管理智慧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例如:中庸与外圆内方,它重点强调了如何在团队中保持自己的原则的同时,保持与社会环境的和谐。这一点自己也经常想是不是很形象的像自己的内心。在现代管理心理学当中,对于这一部分也有类似的表述,就是要求既要坚持自我,也要能融合超我。从管理团队的角度出发,有三个点在这一原则下可以去实践:
1、长期来看,找到原则一致或者相近的人可能比找到能力超群的人更关键。
2、团队长期的协作,需要团队很多原则的形成并持续完善。
3、对于破坏共同原则的人,需要积极的干预并维持原则的统一性。
用中国人的话来说“求大同、存小异”,也许这就是达利欧想表达管理最简单的本义吧!
然而在公司内部,经常有很多的文件,首先,大家不会静下心来学习文件,而是习惯于通过oa打审批,去破坏已经制定的原则。导致公司大量的内耗用于研究打破原则后是否有利于公司发展。
每天都会去研究这些审批。一方面,公司制定的原则可能有问题,需要去调整,另一方面,很多人不去遵循原则,去破坏原则和规矩。再其次,大家允许这样破坏原则的事情反复发生。所以公司上下都会觉着累。
最后,想与大家分享:每个人的原则,可以互不干涉。
公共原则,希望大家遵守。这就是社会,才能让社会进步。
《原则》读后感范文(三)
《原则》一书内容十分丰富,作者达利欧将自己超过四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创业经验和盘托出,向读者娓娓道来。我想,无论读者是谁,无论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大概都会从此书中受益。也正是因为如此,每位读者阅读后的体会和收获也将很不相同。我在这里谈谈令我感受最深的几点。
首先,要多做有意义的思考。本书一开始,就开明宗义地提出了三个问题:
(1)你想要什么?
(2)现实是什么?
(3)你打算怎么做?
如果不打算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这几个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想清楚的。一开始的时候,或者在很长时间内,我们也许对这几个问题都没有清晰的答案;甚至,随着我们的阅历增长,人生目标也在不断变化。但我们必须经常思考这几个问题。
根据我的经验,人生中的很多不快和痛苦,都是由于自己的期望和现实之间的不匹配造成的。期望和现实之间有差距,这很正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有两个选择。第一是选择接受现实,因此拉低自己的期望。第二是不打算接受现实,那就需要制定出一个行动的计划,让现实逐渐向期望靠拢。我们可以短时间生活在期望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之中,但时间长了肯定行不通。
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期望和现实往往也都在不断变化,因此这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最理想的'状态是,我的期望总是设定得比现实高那么一点,这样我既有动力去努力工作,也不至于因目标定的太高而气馁沮丧。
其次,是要极端诚实、正确面对自己的弱点。这里说的诚实,不是说不能欺骗别人,因为那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根本就不在讨论范围内。这里的意思是说,要极端诚实地面对自己。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性格如何,我们的强项和弱点是什么,我们自己最清楚。如果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找别人帮助。我们可以尝试,可以提高,可以失败,但不能伪装。如果不能对自己诚实,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那我们就很难进步,就无法拥有更加有意义和成功的人生和职业。
和多数人的观点不同,达利欧告诉我们有弱点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在他看来,他没有遇见过完美而成功的人士。即使他眼中的英雄,在一生的经历当中也会不断遇到各种挫败,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的弱点所导致的。但这些英雄式的人物能够正视自己,能够克服弱点,并不会让自我感觉阻碍自己的进步。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我们是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我们的弱点会被立刻且毫不留情地放映在业绩上。在市场面前,我们的自我感觉或者面子毫无价值。比如,我们做错了方向,难道市场会顾及我们的面子问题而改变其运行方向吗?当然不会。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只有收起面子、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第三,和上面那点相关联的是,我们如何面对失败。我们不是不可以失败,而是该如何去面对失败,是被失败打倒,还是把失败当作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从中汲取经验而完善自己?个人如此,机构也是如此。比如很多公司在挫折面前就一蹶不振,甚至退出历史舞台。Dalio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几十年前道琼斯指数中的成分股,只有很少数目前还在指数当中,就是这个原因。尼采说过,"凡是杀不死我的都会让我更强大"。没错,但前提是我们要从错误中学习。
在如何面对失败的态度上,古往今来人们的分歧其实还是挺大的。我有种感觉就是我们的文化似乎对失败非常不宽容。比如,在历史上,如果是武将战败了,那么等待他们的结果就比较悲惨,一般是要被军法处置的,比如被斩首。如果是文臣失败了,比如推行某种变法失败,那么等待他们的常常是身败名裂,甚至在道德上被谴责。这些情况在我们的历史上一再重演。但反观西方,对失败就宽容很多。比如在古罗马,战败的将军一般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除非有通敌卖国的嫌疑;相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被重新启用,继续在战场上驰骋。古罗马人认为,败军之将从失败中学到胜利所不能带来的宝贵经验,而且军人的荣誉感会驱使他们今后去追逐辉煌的胜利。
只允许胜利而不能容忍失败还将引发更多的问题,比如不敢尝试,比如当事人想尽办法掩盖失败。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智者做过很多的论述。对于我们来说,这问题非常关键。在金融市场上,失败是常态,有个说法是:长期来看,如果你"只有"50%的成功率,那就已经很好了;能有60%的成功率,你就是传奇;如果你的成功率能达到70%,你就是上帝。
最直接的感受先写这么多。此书无疑值得每隔一段时间——比如两年左右——拿出来重读一遍,每次都应该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