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街墨巷》读后感

时间:2021-03-28 09:51:2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文街墨巷》读后感

  人人都想淘宝,然而不免有时淘来的却是垃圾;有的时候只是想碰碰运气,没想到得到了天大的惊喜。我说的是买书,上两周在万有引力书店淘到的《文街墨巷》就是这样一本好书,绝对是物超所值,怎么会归到三折书呢,我都有到书店把打折款补上的冲动。这本书被冷遇,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名声没有那么响亮,而书名也非常低调,没有“文化某旅”的大气概。不过我却喜欢这种素雅的封面,朴实的装帧。

《文街墨巷》读后感

  卢岚,名字很陌生吧,怪不得我等孤陋寡闻,卢老师在海外生活,不是高产作家。卢岚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七十年代就赴法国深造,旅法几十年,出版有散文集《巴黎读书记》、《塞纳书窗》、《山盟水约》、《凡尔赛的喷泉》等等。

  《文街墨巷》以游记的形式向我展开了一个不熟知的文学世界,带我领略了几幅精彩的法国文化画卷。以参观名人故居落笔,糅合作家生平和作品,再以轶事趣闻点缀其间,一位位名师大家的形象跃然纸上。从雨果到屠格涅夫,从卡夫卡到夏多勃里昂,从福楼拜到卢梭,从乔治桑到拉伯雷,从蒙田到巴尔扎克,一个个文学名流在他们的故居里鲜活地显现,褪去光环,回归本色。

  打开卢岚的书,我们跟着在“文街墨巷”中漫步,随她造访那些名人故居、听她平静地提起那些“著名”人物的前尘往事,细细地品味那一条条街巷飘出的浓浓文化之香。雨果曾预言“美国联邦式的欧洲”,他曾游戏人生、弄虚作假;屠格涅夫这样非常俄罗斯的作家先后在法国居留了三十八年并且在巴黎建了自己的房子;卢梭是一个自学成功的典范、也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以《社会契约论》点燃法国大革命的火种,却是一个阴冷,暗晦的人;装满了从圆明园掠夺来文物的杜热丽皇宫10年后竟也被巴黎公社一把火烧尽,重蹈圆明园的宿命……还有很多我一无所知的人物,象洛蒂和莫洛、宝莲娜和贡布雷……。

  那些令我们凡人高山仰止的大文豪,在我们看来就是高山,光辉伟大,不会想到他们的阴影或缺点。通过读卢岚的随笔,我们发现这些伟人的另一种面貌。“在所谓天才,伟大,正义,浩气的后面,原来也有一般人的计较,心机,小气,撒谎,自私或怪癖。也有他们倒霉,窝囊,狼狈的时刻,生活遭遇大抵跟常人般五味俱全。”

  虽然有很多我们不熟悉的人物和文学作品被提到,但卢岚的书让我们觉得一切都是自然有趣,我会有一种想进一步了解的渴望。她的书中有种亲切的淳美气质,宛若一个渊博的老师在平易、真诚地开设一门启蒙课。

  每当卢岚走进那些故居,我发现法国人对于这些老房子的保护令人佩服,拉伯雷五百多年前的故居依然静静地在山丘之上。在现代化的法国,却依然有很多地方没有什么现代文明介入,保留了春风桃李的景象。我们有多少这样的原始故居,还有多少没有被野蛮开发的淳朴乡村?

  曾经走马观花游西欧,在汽车上感叹路边的乡村美景。可是我们哪有时间和机会去这样的故居徜徉幽思,就是中国人必到的马克思故居也只是在门口拍一张照片而已。旅游需要文化也需要水平啊。

  除了探访的名人故居“书乡乐”,本书还有“撒哈拉的故事”、“艺视镜头”、“文脉山水”、“异乡觅迹”四辑,是她在世界其他地方旅行的笔记。在《印第安人,与命运共舞》一文中,让我看到了印第安人的矛盾现状。有古老传统和多种风俗习惯的`印第安人被来自欧洲的殖民者野蛮入侵,成为了北美主人的殖民者喊出了自由民主人权的口号之后,对印第安人产生了罪恶感,由此开始赎罪。事与愿违,被国家养起来的印第安人,失去了求生的源动力,现代文明又一次把他们推上了颓废、沦落、灭绝的道路。卢岚感叹,“在没有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奇特,在短短的数百年中,历经了野蛮与理性的强力冲击。两股力量联手作用到它身上,不偏不倚地将这个民族和它的文化推向沦亡。”想想,在我们这个原本丰富多彩的国家,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遭遇呢?

  在本书最后一篇文章——《误会了的富饶》,卢岚又带我来到了南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原来,很早有许多中山人,特别是三乡人,漂洋过海去到哥国“挖金”。

【《文街墨巷》读后感】相关文章:

墨翁者文言文翻译和注释01-19

墨菲定律的读后感范文12-03

高一课文《雨巷》教学设计10-14

墨氏-姓墨的名人-墨姓起名字-墨姓的起源与家谱07-23

黎明之街的读后感范文04-15

《墨菲定律》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12-03

《墨菲定律》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12-03

墨诺扣斯01-18

墨的发展起源07-31

墨的制取方法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