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们仨》读后感

时间:2021-03-08 18:13:2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我们仨》读后感11篇

  读书有时候不光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而应当是从书中汲取本书的精髓,从而转化为自己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小看了写写读后感,一篇好的读后感能体现书本的大致情况,并且能够表达自己对这本书的整体感觉,再看到读后感时等于又读了一遍书。怎样写好读后感呢?且看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范文。

《我们仨》读后感11篇

  【第1篇:《我们仨》读后感】

  前不久,自己参加东营市的优质课,讲授的是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老王》,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再的被杨绛的平淡而隽永的文字所感动,讲完课后,又重读了她的文章《我们仨》,感慨颇多。

  1997年和1998年对于杨先生来说是很残忍的时间。一生相知相扶相濡以沫的伴侣,唯一的女儿都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会。“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接过女儿的笔,用心记叙了他们仨这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就是《我们仨》。

  他们仨的足迹跨越半个地球。无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始终站在一起,美好的家庭是他们避风的港湾.自从1998年钱钟书先生逝世后,杨先生从此独伴青灯,她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散在字里行间,令我为之动容。

  但若你想从内容上看到丝毫悲观的文字,那你要失望了,书中丝毫没有伤痛欲绝的诗句,而是处处洋溢着思念的。他们虽然阴阳相隔,真情却从不被阻断。她通过这部书,用文字向天上的亲人无声的倾诉着时他们的怀念。

  家的意义,在她的书中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决不会因为生命的消失而改变。

  有爱就有家,尽管现在杨绛先生自己一人独处,但在她的心中一直有丈夫和女儿的爱,那她的住所也一定是是世上最温馨的家园。

  今年是杨绛先生100岁的寿辰了,在此也祝愿老人家安好!

  【第2篇:《我们仨》读后感】

  暑假时妹妹将她从学校带回来的东西一股脑倒在了床上,像个卖杂货的,我就躺在这“一堆”的旁边,随手拿到了一本书,恰巧是他们暑假必读课外美文,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打开看了看却愈发上瘾,杨绛先生的文字平淡却包含深情。《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我们仨 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杨绛的作品就像她的为人一样谦逊朴实。在杨绛的作品中,他们一家确实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但生活总不如人意,后一部分变成了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终于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全文没有大起大落,看完又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在最真实的情感面前,我们总是会被轻易征服。于我而言,生活中健康、平淡的相处就是难能可贵的幸福。每个人都是匆匆来匆匆去,短短几十年,相遇千人,相识百人,相知数人,相爱一人。珍惜眼下,珍惜相处的日子才能守住心中的小幸福,因为有的人一旦离去,真真就是后会无期。

  【第3篇:《我们仨》读后感】

  不知道多久没有读过“正经书”了,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让纸质图书成为了我的一种奢侈品。手里的纸质书只是各种考试教材真题或是写论文需要参阅的专业书籍,再也没有小学初中时以泡书店看小说为享受的兴致了。当看累了各种影像突然想看看小说的时候,也只是去网上搜一部两部电子小说,什么霸道总裁网游修真一类的脑残文,不费脑子不费感情迅速打发着时间,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看过就忘,《盗墓笔记》《鬼吹灯》一类是最为“高级”的文体了。

  拿到《我们仨》这本书的时候,看到“杨绛”两个字,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似乎是个很有名的作家;再看到书中“钟书”两字恍然大悟,原来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记起来我可是看过《围城》的人。求助度娘普及了一下杨绛先生的资料,为其传奇的一生所折服。曾经我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希望的乐观女青年,可不知从何时开始最擅长的是定期为周围人散步悲观消极情绪了。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很短,只有一页,我却看得想哭。作为一个尚处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我却经常会想象人老后死后的事情,人总会归于一抔黄土,再多的追求再多的欲望再多的争斗又有何意义,悲观情绪自然产生。也或许是最近刚刚经历家里老人过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意味着自己一段感情的结束,时不时的竟会想到家里尚且年轻的父母身上,悲伤不请自来。

  两个人共同生活几十年,共同陪伴经历过一切。人越老,越怕失去。如钟书先生所说“那是老人的梦,我也常做”。老人的梦中,会害怕另一半突然丢下自己,再也寻不到对方。想到钟书先生的逝世时间,看到杨绛先生所写梦境,竟感觉这是一种预感。害怕失去,害怕突然被丢下,害怕再也寻不到。“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这样一种感情,同样让我落泪。

  【第4篇:《我们仨》读后感】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

  杨绛先生的叙述,含蓄、节制、内敛、细腻,却有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读下来会觉得心里有股暖暖的涓流在徐缓间流动,烘得全身都有说不出的共鸣感觉。平和自然的风格,行云流水般的语句,一位失去老伴和女儿的老妇,在经历了“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之后,将这淡淡的悲哀和怀念娓娓道来。平淡、平静、平和的文字,却如此深刻地震撼着我的心,让我的心思跟随杨先生的回忆一起走过了这个家庭已经经历过的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聚散离合。

  锺书弥留之际,“还问我做梦不做。我只是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的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的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小梦拉成一个万里的长梦。”他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绛,好好里。”读到这里,我似乎感同身受,也泪如雨下。在古驿道上,他们三人往返奔波,格外的辛苦,格外的漫长。在这古往今来人人必经的人生的最后旅程中,他们三人相聚、相守、相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欢乐,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随风远去。《我们仨》,文字简单平实,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如清风一样,拂面而来的是一阵阵幽香。

  【第5篇:《我们仨》读后感】

  很久没有因为看书感动得掉眼泪了。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号,没有惊心动魄的桥段,有的只是平静的诉说,点滴的回忆,直击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杨绛的文字朴实简单,就像是在闲话家常,但不絮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们仨之间的深厚感情。他们的心如此紧密得贴在一起,彼此依靠着搀扶着经历了欢笑与苦难,有再大的风雨也冲不垮他们。他们的生活并不平静,但杨绛始终平静得叙述着,那种平静让人肃然起敬。

  杨绛的行文轻盈流畅,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回忆总是片断的,就像是一颗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颜色不均的珠子。想要把它们串成漂亮的链子,需要懂得如何取舍、组合及排列。显然,杨绛精于此道。

  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无聊而琐碎的,甚至充满着烦恼和忧虑,精彩和风光只会像流星般划过天际。可当你回头再看,精彩和风光已然消散,无聊和琐碎让你觉得无比充实和甜蜜,曾经的烦恼和忧虑成了可以一笑而过的浮云。陪你走过无聊和琐碎,经历过烦恼和忧虑的人(人们)还在身边,就是最大的幸福。

  【第6篇:《我们仨》读后感】

  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杨绛先生希望能够拥有平静的生活,但是随着钱钟书的出名,这种平静的生活总是被打扰。她感叹: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者通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三个人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最后只剩下作者一个人。杨绛先生感慨:世间万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要有多么丰富的人生经历才能够有这样的领悟呢?语言平淡,但是想念之情溢于言表!

  “家”永远是温暖的代名词,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人。

  【第7篇:《我们仨》读后感】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语文老师推荐高中读物中,有杨绛写的《我们仨》。为了丰富我贫乏的文学知识,便硬着头皮买了这本封皮很搞笑、附录很多的书。一开始读,并不是很愿意,而且还没读懂,我只是跟随着杨绛——一个关心孩子的母亲,一个关爱丈夫的妻子,跟随着她那朦胧而又不失真实的梦,读完了在古驿道上发生的事,我没有接着往下读,因为没有读懂使我失去了兴趣。可是,不知不觉中,我眼前总是浮现古驿道充满大雾的场景,有光秃秃的客栈,还有钟书所在的孤独的小船,更有阿圆向妈妈招呼的白白的小手。我开始回忆,开始思考。为什么钟书会在小船上迟迟不下来?为什么钟书有时候感觉很累?为什么他们一家不回三里河公寓一起住呢?为什么梦和真的一样?为什么阿圆的病情会在杨绛的梦里出现?

  我吃饭想,睡觉想,和同学说话的时候也走神去想。好奇的我翻开末尾的片段,写着:“钟书于1998年去世,阿圆于1997年去世……我是一个联络员,传递消息的。”还有“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哦,我顿时明白了,心中已有答案,兴奋过了头的我追着我知识渊博的同桌问个不停。果然,她的答案和我想的一样,这个伟大的母亲,用古驿道客栈和自己编织的梦,营造了一个朦胧迷茫的场景,填充家中后半期悲惨的故事,让整个场景不显得苍白而又荒凉。

  于是,我继续往下读。我喜欢钟书与杨绛在国外甜蜜的小夫妻生活。房子虽简陋,可有爱相伴。我喜欢圆圆头,被称作“磁娃娃”、“星海小姐”,我喜欢中国人成为国外的焦点。在阿圆渐渐长大的这段日子里 ,“他们仨”真的很幸福,夹杂着钟书的才华,圆圆的热泪,和杨绛的“稳”,这三个人像三个不同的音符,单个敲击出来不好听,只有组合在一起,才会编织美好的交响乐。不知不觉,从来不爱读书的我变了,作业也不写了,觉也不睡了,总是啃着这小小的书。想到三人在古驿道边的小船上相聚,阿圆在船尾抱着爸爸的脚,杨绛抱着钟书的头,我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和父母睡一个被窝,冬天的大雪呼呼的下着,可我们一点也不寒冷,因为“我们仨”的心也是紧紧靠在一起的,就像“他们仨”。

  我知道,这本书是悲伤的,是杨绛自己一人回忆的,书中有句“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现在已无人可问”更是让我流了大把的眼泪。我想,人在世,要懂得珍,懂得惜,没了的就再也回不来了。要把握好现在,过好每一分钟,即使“世间好物不坚牢”,也要微笑着面对明天,让“好物”多一些,这样,才不会捞得个“后悔”二字。

  【第8篇:《我们仨》读后感】

  是因为自己老了吧,总觉得自己和家人分散了,这是一个万里长梦……

  这本书很好,很深,必须要仔细研读才行。

  这本书的作者是杨绛,这时她大概在1981写的,文中的我们仨指钱钟书,钱媛,写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作者在写的文章时已经有一些年迈,自然,年长的人总会做梦,作者梦见自己与亲人失散的情景,一想到我们仨失散了,也就十分难过,十分不舍,不知如何才好,作者文章每一句很朴素,文学味儿特浓,想在读小诗,字里行间都写出了我们仨关系密切,形影不离,相依相随,但又突然分离,这使文章形成了一种对比,更能体现出作者在梦中的恐惧和无助……

  这本书举例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有喜有悲,但大多都是欢喜更多,女儿成了大学教授,笑谈父女相,俩夫妻互相理发等等。但也就是这样,作者才会更加害怕分离。

  作者担忧自己与家人失散,害怕再也见不到他们的面,这虽然只是一场梦,但更能体现出作者自己已经老了,作者与丈夫都已经老了。

  文中多处用到环境描写,主要背景十分阴暗,而这时年迈的自己突然与自己唯一的亲人失散了,再使作者进入这样阴森的环境,便会无比恐惧,无比害怕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虽然文章很短,但起到了序的作用,在文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做的梦和钟书的解释更让我害怕。

  这使我想到了我的奶奶,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每天晚上半夜总会惊醒几次,有机会总会和我们在一起,可是因为工作,爸爸妈妈一直都不在家,奶奶也就一直跟我在一起,其实我也都知道。

  也许,也就是这种恐惧分散,害怕离别的心吧。

  不愿分散,不愿离开。

  现在的我们还多陪陪老人们吧,别让他们为了自己,操碎了心。

  【第9篇:《我们仨》读后感】

  古往今来,离愁也好,欢聚也罢。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合上书,摩挲着它略带粗糙的纸质,心中的思绪涌上,看着杨绛与爱女,丈夫的生离死别,不禁想起我们初三毕业时那六月的阳光。或许我们经历的别离的程度不一样,但当我们回想起以前与别离之人的往事,大抵就在一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们仨》是杨绛记述他们一家三口的往事。杨绛女士在写这本书时已经是九十多岁的高龄。在写这本书时,我想她既是愉快,又是感伤。就像我们现在翻开在书桌上占一席之位的同学录,看着同学以往的笔迹,看着哪张照片将你带入回忆的漩涡,既甜又苦。

  在书中杨绛主要记述的是一些生活琐事,其实与我们也没有特别大的,在性质上的差别。杨绛会收拾钱锺书的残局,抱阿瑗去婆家做媳妇,为钱锺书烧红烧肉,做出血牛肉给阿瑗吃。在当时这些只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罢了,但在阿瑗和锺书的相继离开后,这一切都变得奢侈。不,确切地说,是再也不可能了。就像我们从前,和同桌争论着题目的对错,即使上一秒面红耳赤,下一秒脸上便是晴空万里。但是现在,我们也没有那个机会了,我们只有回忆,回忆着回忆,笑着笑着,哭了。

  我们总希望我们当下的某个时间会是永恒的,可什么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没有海枯石烂的爱情,没有永不凋谢的鲜花,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时间如同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我们眼前的时光都是可贵的,无论是与谁度过,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年华。

  我们所以为的永恒,会是后人的历史。

  《我们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学之家的生活,更让我们明白,何人都畏惧别离,伟人也好,平民也罢。我们在此感受,大抵也只能将我们以后会怀念的现在的寻常日子,在以后怀念。

  【第10篇:《我们仨》读后感】

  是因为自己老了吧,总觉得自己和家人分散了,这是一个万里长梦……

  这本书很好,很深,必须要仔细研读才行。

  这本书的作者是杨绛,这时她大概在1981写的,文中的我们仨指钱钟书,钱媛,写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作者在写的文章时已经有一些年迈,自然,年长的人总会做梦,作者梦见自己与亲人失散的情景,一想到我们仨失散了,也就十分难过,十分不舍,不知如何才好,作者文章每一句很朴素,文学味儿特浓,想在读小诗,字里行间都写出了我们仨关系密切,形影不离,相依相随,但又突然分离,这使文章形成了一种对比,更能体现出作者在梦中的恐惧和无助……

  这本书举例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有喜有悲,但大多都是欢喜更多,女儿成了大学教授,笑谈父女相,俩夫妻互相理发等等。但也就是这样,作者才会更加害怕分离。

  作者担忧自己与家人失散,害怕再也见不到他们的面,这虽然只是一场梦,但更能体现出作者自己已经老了,作者与丈夫都已经老了。

  文中多处用到环境描写,主要背景十分阴暗,而这时年迈的自己突然与自己唯一的亲人失散了,再使作者进入这样阴森的环境,便会无比恐惧,无比害怕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虽然文章很短,但起到了序的作用,在文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做的梦和钟书的解释更让我害怕。

  这使我想到了我的奶奶,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每天晚上半夜总会惊醒几次,有机会总会和我们在一起,可是因为工作,爸爸妈妈一直都不在家,奶奶也就一直跟我在一起,其实我也都知道。

  也许,也就是这种恐惧分散,害怕离别的心吧。

  不愿分散,不愿离开。

  现在的我们还多陪陪老人们吧,别让他们为了自己,操碎了心。

  【第11篇:《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的作者是一百零三岁的杨绛,她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前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和丈夫钱中书,回忆一家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个三口之家的动人故事说明。家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所。

  在书中杨绛是以一个旁人的角度来回忆他们一家三口的时光,一时间的前后顺序来写亲人离她远去的痛苦但是书中却没有描述太多喜与悲,也许在作者眼中苦难总是伴着快乐前行的。

  关于在书中,他们的相识,相爱,相知,一直生下可爱的女儿,以为生活就这样波澜不惊的度过。但是回国以后,突如其来的运动,打破了这一平静的生活。他们变成挨批斗的知识分子,生活变成打扫厕所,下放农村,直到暮年生活才有改善。但是作者却没有埋怨社会的不公,只希望生活可以平安度过。

  杨绛是一个对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淡然处之,看淡世间每一件事,不论自己周围逆境。始终保持自我,不卑不亢,不骄不躁。

  我在想杨绛若处在这个繁盛的时代,是不是又是不一样的人生。我记得杨绛的朋友说,那是我度不敢去他们家,感觉去他们家连敲门都是一种罪过。她们一家三口在自己的房间看着不同的书,平淡,安静。

  在我们仨中,人生就好像一场大梦,梦里的样子很美好,想象着那梦很真实。梦醒了,一切全都变回原来的样子,很触动心灵的一句话,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人生就是这样,相遇相知到设生离死别,都是在一开始安排好的,我们在路途中扮演不一样的路人甲,有一句话这样说,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者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尾,从此以后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伴着苦难前行的:人世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一个安顿的时光,但是老病相残的我们在人生的道路已走到尽头。

  杨绛说,家是她倾注全部情感的地方,也许这就是这本书的真谛。我认为这本回忆书,倾注作者全部的情感。试想一位百岁老人,在自己晚年,亲人全都离她而去。自己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她用她全部的精力回忆与亲人的美好时光,就像自己的梦,真实又甜美。回想时又是该多开心,激动。

  愿我们每个人,度与一个幸福的家。它不必宏大,不必辉煌,住下一家人刚刚好。只希望杨绛在拎一个世界与他们重逢,在那个世界,阳光明媚,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