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留痕》读后感
岁月留痕,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保存着许多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时地回忆一下,你会收获许多而不经意间,又一段岁月匆匆流逝。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苦乐留痕》读后感,欢迎阅读。
《苦乐留痕》读后感1
读《苦乐留痕》,读罢让我久久难以平复心中的那份激动。林孙珍先生幼年被继养、童年被下放、青少年种田学手艺,生活让他失去了许许多多宝贵的东西,也暗淡了快乐的童年最绚烂的青春,但作者的笔墨里却没有一丝灰暗。对广丰那片贫瘠的土地,他爱得那么深厚、那么质朴,质朴得就像那宁静的丰溪河。那份“赤子之心”“淡泊明志”“苦中为乐”的人生态度,强烈而持久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每次小心翼翼翻开《苦乐留痕》,一幅幅唯美的画面萦绕眼前,文中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深邃感人的意境强烈冲击着我。我对意境的理解是,情景交融、虚实统一、深刻表现人生真谛。没有意境的艺术作品,注定没有生存空间。
读《苦乐留痕》我感悟到文中的意境美如下。我笨拙外加才学疏浅对意境理解不到位,敬请谅解。
一、赤子之心——感情的真实再现
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提倡以“赤子之心”观照,他认为天真嬉戏的孩童有更好的鉴赏敏锐,就像原始初民一般,他们简单生活却创造了神话思维。赤子之心就是真心,坦荡无碍之心;又是“纯心”,未经世事污染之心。是一种不会算计,不会争夺之心。赤子之心属于性情的天地,它简单、纯洁。《母亲还在》正如文中讲到,母亲在的时候,工作之余,我往往只顾自己,很少陪母亲说说话。母亲一生没有出过远门,她身体好的时候,我完全有条件陪母亲出去走走,哪怕去趟南昌都好,可我就是没有想到,……但已经是不可能实现了。母亲在世时,我从来没有说过祝母亲快乐的话,好像乡下人也不会这样说。文中含蓄、委婉地体现了对养母的纯正质朴之心。《难言的隐痛》对生父生母深深怀念诚挚无伪之心,处处体现出一片赤子之心。现在的人若能有作者这颗赤子之心,那么或许我们对自然会多些喜爱,少些破坏;对人事会有多一些的信任,少一些猜忌;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关心你、爱你的每一个人,那么我们的精神生态会更绿化。
二、淡泊明志——价值观的完美体现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讲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钱的自白》折射出人最大的灾祸就是不知足,无休止的'贪婪追求。心底无私天地宽,做官要有官德,不用心,当不好官,这个心,就是良心。钱多,还是一日三餐,夜眠八尺,官大,皇帝只有一个。《台上台下》、《无奈虚荣这只妖》处处体现。其实什么事情都知道满足,那就会常常感到幸福,正所谓知足常乐。那些不知足的人为了过上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推着重负前行,喘息着爬行在生活道路上,他们被生活的忧虑和不必要的劳作所控制,而不能采摘生活的美果。为了无休止的欲望,他们成了工作的机器。让我们的心灵在实用上和自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让实用动机压倒美感,多获得一些直觉体验,不要总是算计利益得失,用清净之心正确对待价值观。
三、苦中为乐——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
著名的教育家谢觉哉讲过,快乐是从艰苦中来的。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得来的快乐,才真快乐。不可能有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快乐来给你享受。而且快乐常常不是要等到艰苦之后,而是即在艰苦之中。虽然我们无力改变缺吃少穿的生活状况,但是我们却能够自找乐子,斗鸡、斗蟋蟀、抓泥鳅、摸螺蛳、“偷”甘蔗……《做农民工的日子》、《“偷”的乐趣》、《“蒲城担、崇安担”》、《消失的补丁》,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你浮想联翩。在作者的笔墨里,悲哀中也无不自豪,苦涩中也还流淌着甜美。这就是热爱生活的态度,对生命自然的一种的尊重,是一种人生的境界。我一直在追寻现在的年轻人缺少的是什么,正就是这种人生态度。人生就像一条无比绚烂的彩虹,生活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人生像一支悠扬委婉的乐曲,生活像一片蔚蓝浩瀚的大海。不管生活是酸、是甜、是苦还是咸,看一看美丽的自然,读一读好书,生活便充满了情趣。
泡一杯淡淡的清茶,细细品味《苦乐留痕》,我发现人生是如此色彩斑斓,细细感悟生活我发现世界是如此美丽!
《苦乐留痕》读后感2
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也要选择合适的、有意义的书来品读,要从书中读出乐趣、悟出道理、品出思想,方才算得上是读透了一本书。我讨厌囫囵吞枣地看书,因为那样就会将作者字字斟酌的好句子付诸东流;我更讨厌看华而不实的书,完全用华丽空洞的词藻堆砌,就好比用所有华丽无章的服饰去装扮女子,反倒让人心生厌恶。《苦乐留痕》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朴实,字里行间透出的是一股纯朴和自然,读来如话琐事、如唠家常。
首先,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与书的内容十分相符,奶黄色的糙皮书壳,只绘有书名、作者和出版社,而没有鲜艳的色彩与绝美的图片,却让人心生喜爱,这就是简单的魅力。至于内容,此书中主要记述的是林孙珍书记一生中亲身经历的事情、记忆中悄然消逝的物品和生命中陪伴走过的人。在对过去的事的回顾中,我们感受到了他成长的曲折艰辛;在对过去的物的描写中,我们见识到了许多从未领略过的东西;在对过去的人的追忆中,我们体会到了他对亲人依依的深情。另外还附有一些议论文、小说和报告文学等题材的作品,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七、八十年代的人民生活和人物心理,读来也是甚有感触,这里选出一些来仅与大家一起交流和感悟。
当读到《脚踏车》、《灯》、《电话》、《消失的补丁》等文章的时候,不仅对过去的这些物品有了一定了解,更让我体会到了时代的发展与物质的不断充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对物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完全体会不到《“浦城担,崇安担”》、《凭票年代》等中描绘的苦难生活,那段生活让人读来有些心酸。然而,苦难的日子并挡不住人们的快乐,虽然不能去改变少衣紧食的日子,但却能够自找乐子。小孩子玩斗鸡、斗蟋蟀、捉泥鳅、官兵抓强盗同样不亦乐乎,且富有自然童趣;大人们吃一顿饱饭吃一顿肉更是喜笑颜开。而现在呢?人们渐渐麻木,过年过节以及其他喜事都没有了太多感觉,似乎对一切都没有了那份激情,漠视了生命中太多值得拍掌的时刻,不懂得知足,不懂得让自己快乐。小孩亦然,每天以上网、玩游戏等为乐,早已失去了田园、山间的天然之乐。
说到快乐,我又想起了书中《快乐由己》这篇文章,作者一生经历了很多我们从不曾去触及的苦痛:经历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经历了自小担起家庭负担、做工挣钱的日子;经历了自学进入大学辗转于各类工作的日子……但他始终以积极的心态乐观去面对,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苦难还是幸福,他都坦然接受,都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这就正好诠释了快乐的真谛:知足常乐、欲大则空。那再想想我们自己吧,十七、八岁如花的年纪,还整天有人愁眉苦脸、怨声载道,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二呢?
“今非昔比”这个词也让我从这本书中更加体会透彻了。以前对于“今非昔比”我不知甚解,总以为现在人民物质条件好、生活质量高,怎么会不如过去呢?后来才慢慢发现,尽管物质上升了,人情却寡淡了,以前邻里邻间的温暖关怀逐渐被紧锁的防盗门所代替,这与该书中《缘何相邻不相识》产生了共鸣,想法堪称一致,道出了我们的生活。
与邻居间关系渐渐淡薄,那对自己的父母呢?现在90后大部分都被人说成是“富二代”、“啃老族”,没有能力养活自己、更没能力付房费车费,全靠父母一生积蓄,但对父母却并没有太多的感恩之心,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当今社会,孩子对于父母的感恩之心已随着人情关系一起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孩子与父母争吵相斗、大打出手的事情也愈见频繁。当读到书中《母亲还在》和《难言的隐痛》的时候,体会到的是一份心痛,更是一份自省,我们亏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从不懂得去珍惜、感恩父母。其实父母把我们携带到这个世界上,让我们感受爱与被爱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恩泽,所以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对他们好一些,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再追悔莫及。
人越老,就越会去回忆,再一次翻开以前生活的篇章,一切历历在目,就像磁带倒带重播。回想以前的快乐,会感到幸运,回想以前的苦难,会倍感幸运。林书记用他的一生向我们讲述了社会发展、苦难生活、人情世故、父母恩情。。。旨在让我们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包容与快乐,这样等我们老来回忆自己一生的时候,也是如品珍馐、如食海味了。
【《苦乐留痕》读后感】相关文章:
苦乐交作文800字03-25
留侯世家读后感1000字09-25
痕高一作文02-11
心事了无痕散文11-19
月影无痕作文08-23
留白散文11-16
《从军有苦乐行》古诗原文及注释03-16
留浪,展现自我03-25
真爱无言岁月无痕散文05-02
张良择留的故事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