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合法化危机》读后感

时间:2022-04-01 11:12: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合法化危机》读后感800字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法化危机》读后感8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法化危机》读后感800字

  《合法化危机》读后感 篇1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和控制的过度强调,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危机。分别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中存在着四种形式的危机倾向,文化危机和行政系统的合理决策和有效协调等是更严重的危机。

  《合法化危机》一共三个部分,从“社会科学的危机概念”到“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倾向”到“论合法化问题的逻辑”。合法化危机原理是仿照经济危机的概念而成的。相互矛盾的控制命令是通过行政人员而非市场参与者的目的理性行为而表现出来的。这种危机原理的基础是一种一般性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社会认同是通过旨在维护系统整合的能力而间接确定下来的,在阶段结构基础上,这种社会认同往往是很脆弱的。这本西学书籍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展示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一系列争论都有来由,围绕合法性依赖真理的争论是由韦伯“理性统治”引起的:所有经验证明,在任何情况下,统治都不会自动地使自己局限于诉诸物质的或情感的动机,以此作为自身生存的基础。一切权力,甚至包括生活机会,都要求为自身辩护。一系列讨论引出概念,也同时证明其他问题,这是这本书的高深之处。第五章讲到的:复杂性与民主。本书作者哈贝马斯认为,主体正像在其之前的主体间性一样,首先是各种论证真理的潜能。人的主体性就在于能够通过主体间性的交往来明确理性的根据。复杂社会不再是通过规范结构而被聚拢和整合的,它们的同一性不再是通过贯穿社会化个体的主体间的交往而建立起来的。相反,从控制角度处理的系统整合独立于从生活世界角度能够实现社会的整合。

  危机概念在被当作科学学术语使用之前是个医学用语,危机是指疾病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将决定身体的自我康复能力是否足以使人恢复健康,危机过程就是疾病,似乎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把危机与一种客观力量的概念联系起来,这种客观力量剥夺了一个主体的某些正常控制能力。作为现代知识分子,你不仅要理解危机概念、还要意识到危机,有防范于未然的意识,挑起两重使命:国家的文化建设和精神建设。

  《合法化危机》读后感 篇2

  初读《兴盛与危机》,虽然整体印象模糊,但是感觉到一股新气息,然后细读了三遍,当文章脉络慢慢清晰时,不免有些不安:结论有些说服力,但是论证过程却稍显牵强。是我没有领会作者的逻辑?于是进一步查找关于资本主义的,又重新温习了文化比较的经典《菊与刀》,最后确信:《兴盛与危机》确实是一个概念上的游戏,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作者从一个经典问题开始探讨: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在两千年之间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之后一一批驳了几种流行的观点,在“破”之后,重新发问:是不是问题本身就不正确?通过分析何为封建社会,作者重新界定了问题: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能保持自己的结构达两千年之久?借用控制论的观点,将社会看做系统,结构不变即系统稳定,于是问题转化成了中国的封建社会系统为什么能保持结构稳定?

  既然用结构的方法来讨论社会系统,首先当明确社会的结构是什么;作者将社会的结构定义为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即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意识形态结构的耦合,三者分别表现为中央集权,地主经济,儒家学说,然后指出封建社会具有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一体化”的基因。一体化既是国家兴盛的力量,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异化出导致国家衰亡的力量,即作者说的无组织力量。国家的兴盛和危机,衰亡,就是一体化力量和无组织力量相互较量的结果:国家初建,一体化力量使得国家慢慢强盛,与此同时,无组织力量也潜在滋生,统治者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进行改革,则推动国家继续发展强盛,失败则使给无组织力量继续发展的空间,直到国民动乱,国家濒临灭亡,系统启动自我修复,革命者推翻旧统治者,建立新王朝。

  显然,自我修复是社会结构演化的转折点,因为欧洲也是经历发展,动乱,推翻旧结构,但是却建立了新系统,即资本主义,而我们为什么建立的还是原来的系统?作者提出了两点:一,我们借助家国同构保留了一体化的基因,二,儒生阶层为该基因提供了复生的环境。简言之,新王朝初创,统治阶层的指导思想还是源自上一朝,所建立的系统自然也是原来的结构。打个比方来说,作者的问题是,为什么人自猿猴转化成直立人之后就一直保持现在的样子,而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因为人有生殖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这些系统的耦合使得人一方面成长,另一方面也异化出衰老的力量,但是由于人的基因完整保存了自己的信息,在合适的环境中可以重生,即使自己已经死亡,后代也是人本身的结构而不会变成其他物种。

  作者将这样的社会叫做超稳定系统,但是因为魏晋是个反例,所以作者进一步探讨魏晋的情况,指出魏晋其实是亚稳定系统,它的出现使得超稳定系统更加稳定,即起到了反向刺激的作用。然后作者大胆的借用数学来说明超稳定系统,作为一个数学专业毕业生,我对于作者粗糙草率的做法很是失望。并不是社会科学不能引入数学,而是社会科学本身的发展到了必须要用数学才能进一步发展时我们再用,而且用的时候,一定得保证所用的数学是合乎社会原理的。就本文来说,作者的数学模型是关于王朝寿命,简单的将王朝寿命分解为三个子系统的线性和,倘若如此,作者的意思就是三个系统的耦合就是加和,但是不论从原理还是文章看,都不是这样的情况。一旦核心的模型都是错的,后面再有什么数学的内容,不过都是空中楼阁,自欺欺人罢了。

  而作者的野心还不仅仅局限于此,作者要进一步将自己的结构分析法运用到整个人类社会演化史,并且据此得出演化的四种方向,静止型,灭绝型,超稳定型,进化型。姑且不论四种型是否有意义,只问两个问题:一,作者对于人类社会的知识是否足够精确完整?二,如果连结构的子系统耦合的概念都没有清晰定义,谈何系统结构方法?

  总体而言,文章运用结构分析法研究社会演化进程,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可惜作者没有清晰定义何为结构,各要素如何相互作用,因此文章整体不严密,有些结论也不是建立在推理上,而是直接引用马克思或其他人的话,或由某个特例便得出一般性断语,这样所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具有说服力;其次,作者论证过程涉及到相当一部分的文化比较,我本身没有多少这方面的知识,但是读过《菊与刀》之后,我认为从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当下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具体行为去比较更有意义。

  《合法化危机》读后感 篇3

  读完《中国意识的危机》,我感到一阵的后怕,感觉中国人的意识已经开始走入一个让人感到恐惧的方向了。书中就提到“全盘西化”恰恰是只有中国人才想的.出来的主张。过去的一百年里,我们可以看得出,“全盘西化”论是十分受当时的文化人欢迎的,他们在看到西方国家的强大时,觉得中国文化有着根本上的漏洞,必须彻底向西方学习才能够拯救自己。在今天都还有很多人认同这样的观点。

  将一个国家方方面面综合起来,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在改革的时候,不是一个部分改,而是一下子上升到整体的高度,去革新它。咋一听起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因为这种方法没有综合现实情况,没有分析到自身所存在的特殊问题,这种改革是必然失败的。但是回首“五四”运动期间的“全盘西化”不正是如此。它将中国古代文化和制度全盘性的推翻,然后将西方的制度文化生搬硬套的放在中国。

  作者将这种思想看做是中国人的特色,用他的观点来看,是中国儒家有机宇宙论影响的。自秦朝以来,儒家思想就提出了王朝帝制与宇宙天道都是彼此相关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整合性的结构。后来很多知识分子延续了这个思路,认为改变的第一个层次是世界观,其次是价值、信仰系统,最后才是政治经济层面的改变。

  知道今天,还是有很多人用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比如香港的陶杰,讲中国文化的DNA,都有把中国几千年的复杂历史文化简化为一个整体的思维态势,并且认为这个整体有着根本的漏洞,只要彻底改变它,我们整个国家的面貌都会焕然一新。这就是传统一元论的延续。

  在我的身边也存在很多一元论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一个人的成绩不好,那么很多人都会认为他是一个十分糟糕的人,一无是处。仅仅是因为成绩,顿时变得如同4等公民一样不受待见,但是实际的情况确实,他在艺术或者其他领域有着别人不可比拟的天赋和优势。这是一个简单的,个人的一元论式思维。上升到民族,国家等复杂的结构存在时,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有多大呢?是不可想象的。

【《合法化危机》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生化危机5经典台词摘抄04-12

励志美文:大学校园里的十大危机12-31

《曾国藩日记》读后感 【读后感】08-14

甜酸读后感01-19

酒店读后感09-16

武器读后感09-16

《变量》读后感09-13

《乌托邦》读后感09-07

孝敬读后感09-07

书店读后感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