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银背豺守斋》有感作文
真的,读完《银背豺守斋》这篇文章,我的脑海中不时浮现出银背豺们贪婪的模样。——这个世界富有了,人们丰衣足食,孩子们要啥有啥,就连猫、狗、兔之类的小动物也被宠惯了。但读完后我才明白,大家都错了。
故事讲述了作者在昆明圆通山动物园看到的银背豺斋戒的情景。银背豺的尾巴蓬松,披着一条深棕偏红、柔软细腻的外衣,中间镶嵌着一条银白色的毛带,是豺家族中最名贵的一种。
豺是食肉动物,它们都有固定的口粮。每只豺每天供应1.5公斤生肉,但为每只豺一星期所供应生肉不是1.5x7=10.5公斤,而只有1.5x6=9公斤。作者从负责管理食肉类动物的依腊娇那儿了解到,他们每星期三都要停止给银背豺喂食,称为豺的斋日。之所以不给喂食,是因为根据动物学家野外考察的数据显示,野生豺平均六七天里有一天会一无所获。它们虽然生性凶猛,敢成群结队地攻击许多大型猛兽,但并非天天满载而归,所以要能忍受饥饿。
读到这儿,疑问来了:依照银背豺贪婪的个性,即使是人工喂养的豺,它们也是绝对不可能见肉不吃的,就像爱财如命的人见到了金子一样,怎么可能不要?这么说来,它们应该不愿意在七天里自觉挨饿一天,而是被逼无奈的。至于把每个星期三称为豺的斋日,文采倒是有了,意思却有些不妥当,是否应当称为豺的挨饿日呢?
恰好作者和我想的一样,为了证实一下,他特意买了一副新鲜的猪下水,在那一天亲自喂给银背豺们。果然,它们一个个饿得肚子唱歌、眼睛绿莹莹的,看到宝贝来了,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睁着、抢着扑上去。有三只豺正准备享受美味,突然,嗷呕一声豺啸声传来,三只豺如触电般一抖,吓得缩了回来。原来是它们的首领,秃背老豺在叫,它目光冷森森地盯着它们,三只豺只好眼巴巴地望着本已到手的宝贝,畏惧地退了回去。
银背豺们口水直流,紧盯着猪下水,垂涎欲滴,它们大概在想,讨厌的秃背老豺,为什么要管我!秃背老豺则顽强地忍着饥饿,抗拒着诱惑,作为首领的它最清楚,在野外,断炊的饥饿是常事,对豺来说,耐饿是一种生存的秘诀。经不住饥饿考验的豺最终会被自然无情地淘汰。这时一只馋嘴小豺偷偷摸摸地扒着猪心。读到这里,我不禁为它紧张,恨不得变成一只豺一把拦住它,我想对它说:“如果你不想被无情的大自然淘汰,就放了这颗猪心!”幸好秃背老豺来得快,咬掉小豺背上的一撮绒毛,小豺呜咽着逃回豺娘身边,我这才松了一口气。再没有豺敢来吃食槽里的猪下水,直到太阳下山。
我思考着,从秃背老豺坚定的态度,人类可以从它们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我们现在社会稳定,国家越来越富强,老百姓也都过得安宁幸福,所以,许多孩子也已经到了无肉不食的地步,特别是城市里出生的孩子,从未尝试过艰苦的生活,从未饿过肚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都是父母的.千金大小姐或娇子。“妈妈这条衣服不好看我不穿”“今天我要吃红烧肉”,个个养得又白又胖,非常安逸。
但社会发展曲曲折折,人生也一样,孩子们终究要自立,终究要离开父母。即使我们处于平安的状态,可灾害、战争、贫穷、疾病的阴影仍然在人间缭绕。崎岖和坎坷也许会是人生道路上的常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生永远太太平平,安安逸逸,当有一天你被现实突然从生活的顶峰抛到了谷底,你是否还能从容面对呢?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是否缺乏了对孩子们这种忧患意识的教育呢?
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多年心血写成的史书《国榷》不幸被偷,半生心血付诸东流,但他凭着打不垮的信念,战胜了命运的捉弄,耐苦、耐劳、终日奔波,从头开始,重写《国榷》,终于编出了更加详实可信的《国榷》。想想我们,经受了这样大的打击,是否还能战胜自己,从头开始呢?
我想,即使我们现在的生活再幸福安逸,还是应该从小锻炼自己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让自己从小吃点苦,受点累,这并不是斋戒,更不是像有的家长说的对孩子的欺负,而是锻炼我们生存的基本功,使得我们拥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更强大的生命力,将来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合格人才。
【读《银背豺守斋》有感作文】相关文章:
读《基地》有感04-12
读《寒号鸟》有感04-06
读《争论》有感12-24
读《父亲》有感08-31
读《神话故事》有感作文01-23
读《唐诗鉴赏辞典》有感作文11-30
读《爱国诗人屈原》有感作文07-12
读《少年林语堂》有感04-12
读《阿米巴经营》有感04-06
读《匆匆》有感【精】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