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先生当年》读后感

时间:2021-01-11 10:19:0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先生当年》读后感

  今天读了《先生当年》中的《这样的教育十分有用》、《民国的学校图书馆》、《严正的一课》、《父亲的教育》和《了不起的祖母》这五个小故事。我觉得这五个小故事中从不同的侧面涉及了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因素。

《先生当年》读后感

  学校教育形式的影响:

  《这样的教育十分有用》:有人可能会疑惑,什么样的教育很有用呢?这一章节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很难再找到一个那么自由自在的学校,以及让学生随心所欲的老师。”辅仁中学的理念就是倡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合作学习,自由结组,切磋学业。其实真正的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老师负责点拨、指导,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才是学习的执行者。学习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师父领进门,成佛靠个人。

  书籍的影响:

  在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一定离不开书籍的滋养。民国的学校图书馆,书目齐全,质量上乘,足见当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是提升社会文明至关紧要的大事。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永远不晚,而且永不过时。在当今这个社会,读书应该算是比较廉价的提升自己的.方式。学习、读书这样的事情重在积累,阅读的书目应该是多样化的的,不应该是单一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通过多读书,多看报,来提升自己是永远不会变的硬道理。

  家人的影响:

  一个人受到的教育有的可以从书本上获得,有的则是身边人的言传身教。

  《严正的一课》中提到张秀亚和吴祖先两位先生小时候都有过类似于“偷钱”的经历,对待这样的错误,家人的态度不是简单粗暴的体罚,也没有长篇大论,而是采用比较温和,朴素的方式给孩子上了严正的一课。孩子们印象深刻,记忆深刻,在以后的日子里懂得了如何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其实这样的过程实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即教人如何做人的一门学问。而且这种教育,越早越好,因为孩子的成长和成熟都是有时间节点的,就像小树苗如果长歪了,很容易就可以矫正过来,如果已经长成大树了,再想纠正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见得好。所以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加以纠正,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这篇文章给我的启示:对于过去的事情,曾经犯的错误,不要总提及。关于这一点我做的就很不好,对于孩子的丑事,总是提及,总是揭孩子的伤疤,生怕他好了伤疤忘了疼。其实这样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事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不能一棍子将人打死。总提及孩子的丑事,会对孩子形成二次伤害。所以我告诉自己以后不能一有事就开始将陈年旧事一起提及,,而是要善于引导孩子走向新的自我。

  在教育孩子方面,其实父亲的角色真的很重要,虽说女人要相夫教子,但是来自父亲的教育也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孩子性格的培养方面,规矩的养成方面。钱穆老先生和梁漱溟老先生都有一个特别好的父亲,两位老先生后来的成就肯定和他们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眼观现实,在有的家庭中,读后感真正体现出了“父爱如山”,父亲常常靠边站,矗立在一边,对孩子不管不问。其实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从别人那汲取更多营养,争取成为一个好父亲。钱穆的父亲仅仅用了两个字“桥”和“骄”,就不动声色地教育了自己的孩子,真是大智慧,明智的家长。

  教育一定不可以放任自流,当然也不一定非得正言厉色。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里人需要言行上的一致性。大家都知道爱子可以但是绝对不能溺爱和宠爱。《了不起的祖母》一节中提到了两个了不起的女人,顾颉刚的祖母张氏和沈昌文先生的祖母。既有语言上的教导又有身体上的处罚。隔代教育是个问题,而现在的年轻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将孩子完全寄养在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家的比比皆是。现在的老人主要负责的是孩子的生活起居,如何做个睿智的隔辈人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孩子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自己带比较好一些,孩子小时候家长欠下的帐,早晚都要还的。你缺席了他的成长过程,将来在他的生活中可能没有你的容身之处,立足之地。还有就是顾颉刚祖母,平时省吃俭用,但是老人家在给孩子买书方面极为慷慨,对于孩子在吃穿方面要求也很严格,不盲目攀比,足见老人的明智。这样的家庭,这样的老人培养出来的孩子肯定错不了。

【《先生当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遥想苏子当年散文11-19

当年与你执手散文11-21

《藤野先生》读后感15篇03-22

精选诗文《当年军训依旧我心》04-20

藤野先生读后感范本多篇02-2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600字10-09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500字01-20

藤野先生教案03-15

《藤野先生》教案03-15

《藤野先生》说课稿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