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有感阅读答案附赏析
夜坐有感
何梦桂①
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②,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世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③到夜深。
【注】①何梦桂,淳安人,南宋遗民诗人,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筑室湖南小酉源。②云龙:君臣风云际会。③参差:排箫,古乐器名。
(1)本诗颔联为人称道,运用了比喻、寓情于景、化用典故等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赏析。(4分)
(2)诗题为“夜坐有感”,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4.(1)(4分)①颔联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手法。“洞龙睡熟”比喻南宋政权早已不存在。“云归岫”比喻作为遗民的诗人和他的同志者远居岩薮,埋名隐姓。“枝鹊啼干”隐喻诗人悼念故国故君之泪已枯,也体现了诗人不屈服于元朝的决心。这些比喻都抒发了诗人眷怀故国故君的悲痛之情。
②颔联寓情于景。把自己对国灭君亡的悲痛之情寄寓在凄清幽静的夜景之中,委婉含蓄,真切感人。
③颔联化用典故。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意,表明自己决不屈服于元朝和眷怀故国故君的情怀。
④颔联在写景上远近结合,虚实相生。“洞龙睡熟云归岫”写得虚而远,“枝鹊啼干月满林”写得实而近,突出了夜景的凄清幽静,烘托了诗人隐居的孤寂和亡国的悲痛心情。
(2)(4分)首联借夜坐高楼所见清冷幽静的夜空景象,抒发了隐居出世者的孤寂凄凉感受。颔联借高楼周围夜景,抒发了眷怀故国故君的悲痛感受。颈联,写书不能读、剑不能舞,直抒胸臆,抒发了不甘现状而又无可奈何的孤寂与愤激之情。尾联,借目断征鸿,抒发宋朝复兴无望的郁闷悲凉心情;借深夜吹箫,寄托对故国故君的悼念之情。
阅读练习二
8.请本首联作简要赏析。(5分)
9.请简析颈联中“书”、“剑”这两个形象的内涵。(6分)
参考答案
8.首联综合运用了情景交融、视听触觉结合、反衬等手法。辽远的银河,高高的楼宇,反衬诗人的孤独,低沉的玉漏反衬夜的`寂静,凉风冷露侵入衣襟,引发诗人内心的凄苦。渲染出夜坐时寂静、凄凉的氛围,寄寓了诗人的孤独、凄苦之情。(手法1分,内容2分,效果2分)
9.“书”代表诗人经邦济世的理想,“剑”代表诗人保卫家国的壮志。诗人说“瓮里故书”已然成“前世梦”,“匣中孤剑”依旧寄托着“少年心”,一方面流露出丧家失国之后,经邦济世之才无法施展、保家卫国之志无由实现的愤懑和失落,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不坠壮志、不服敌人的决心。(“书”、“剑”象征义2分,此联意旨的两个方面各2分)
【译文】:
夜深人静,银河横空,报时的玉漏发出低沉的声音。我伫立高楼上,风露润湿了我的衣襟。大宋江山早已沦入敌手,多少遗民像云归深山,隐姓埋名。我的泪水已洒尽,只能以枯干的眼,空对满林月明。闭门读书的生涯变成了前世的梦,深锁匣中的孤剑正象征着我少年时的壮心。倚着栏杆的一角,遥望征鸿逐渐飞尽,只有吹幽怨的排箫来打发这长夜沉沉。
【赏析】:
写龙熟睡,云归岫,乌鹊择枝,啼号林中,以喻君亡臣隐,誓不仕于异朝之节义。写读书为学乃前身之梦,写剑睡匣中但壮心不死,以抒自己的激愤之情,但这一切都与夜色联系在一起。作者独坐于茫茫长夜,浮想连翩,沉郁深远之感受浑化于一片幽暗、孤寂的气氛之中,联系当时形势,是不难理解的。诗风沉郁,颇得老杜之神。
【夜坐有感阅读答案附赏析】相关文章:
汤式《庆东原·京口夜泊》阅读答案附赏析12-11
《卜算子》阅读答案附赏析07-27
卜算子阅读答案附赏析07-27
白朴《沉醉东风·渔父》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12-15
关汉卿《四块玉·闲适》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12-13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阅读答案附赏析07-27
陈草庵《山坡羊叹世》阅读答案附赏析12-20
龚自珍夜坐二首原文及赏析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