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时间:2021-05-20 10:22: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氾胜之书》读后感范文

  昨天晚上(其实是4月11号的零晨)一口气读完《氾胜之书》,那可只是囫囵吞枣。这天晚上是先总读再是从后面慢慢读起的。

《氾胜之书》读后感范文

  这书共有十八个部分,其实是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就是讲依时令的耕作技术,如耕田、收种、溲种法、区田法;第二大部分就是关于具体农作物的种植,如禾、黍、麦、稻、稗、大豆、小豆、枲、麻、瓜、瓠、芋、桑;第三大部分可以说是我们现在所谓的附录或者说是后记了的,即“杂项”。“杂项”的内容是这样的—— “神农之教,虽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弗能守也。夫谷帛实天下之命。卫尉前上蚕法,今上农事,人所忽略,卫尉勤之,可谓忠国忧民之至。  农士惰勤,其功力相什倍。 吴王濞开茱萸沟,通运至海陵仓,北有茱萸村,以村立名。故史记云:“祁沟即吴王夫差所开,漕运以通上国。”其实这里讲的无非是“重农”,也就是强调农业的重要地位。

  强调之余,我们可以结合前面的'具体农作物的种植来看就知道,在当时也就是西汉末年,农业的发展是比较乐观的,其中主要的农作物就有十三种之多,而且这只是大类。中国人向来以生活为本,而不是求发展为要的,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农本”思想。这在汉代就很明显了,这也被统治者因利势导而稳固自己的统治。对于人们来说,也是在劳动实践中渐渐地总结经验,这个是自发行动的结果,这种自发的行为往往不是下层人所能有的,而是受到了统治者的意识和影响后才形成文字,而逐步推广了的。汉代是这样,在汉以来直至隋代,都是非常明显的,但是随着士风日渐下入民间,小传统的东西也就慢慢地和国家统治意识相融合,才有了民间的文化繁荣,并得到政府的包容与认可。

【《氾胜之书》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励志胜经》读后感范文12-19

《淮南子》卷十三 氾论训06-25

高二语文《沙之书》教学教案10-22

《与元微之书》原文和译文03-15

《朱子语类》卷一百 邵子之书06-24

胜女的代价台词04-12

《全宋词》葛胜仲07-05

《全宋词》吕胜己07-04

《全宋词》葛胜仲07-04

自强者胜励志文章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