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时间:2021-05-18 19:24:0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范文

  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中谆谆告诫:细节就是全局的基础和细胞。正如要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一样,细节是决定事件全局成败的关键。鉴如以上道理的理解与理论的流行,时下在基础教育界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追求“细节”、“极致”的现象成为一种风气。为了一节标准的课堂教学,教师们要在教材的钻研、教案的设计、教法的选择、教学氛围的营造等诸多教学环节上,深入其中,孜孜以求,精雕细刻,甚至还要在固定的时间内,具体合理地分配一节课中所涉及的知识、能力训练内容。班主任们为了让班上的学生循校纪蹈班规、合乎学校的理想发展,在早自习、上课、下课都要细心视察、掌握第一手详细材料以达到防微杜渐。无论在教室、操场,班主任都要耐心对学生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成长指导和道德说教,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与成长的实质上的“保姆”。现在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在这样的追求“细节”、“极致”的行为下,能把学生塑造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吗?

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范文

  曾看到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学生讲课,给学生们留下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象。站在那些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做个小实验”,他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在面前的桌上。 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 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瓶子满了吗?” 所有学生应道:“满了”。 时间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 “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专家说。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 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学生们大声说“没满!”。他再一次说:“很好。”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平。抬头看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一个心急的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 “不!”,时间管理专家说,“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块,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里。人生要切切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一辈子你都不能做到。”

  从以上故事感受到的是:教育最重要的是从大处着手----进行有效知识建构,否则,一辈子你都不能真正领悟教育的真谛!许多时候我们为了应付考试热衷并习惯于对零碎的死的'知识点进行挖掘和强化,而不是真正的“授生以渔”来培养学生正确科学方法达到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新课程需要的“观念建构为本的课堂教学”(北师大博导王磊教授语)应该是一种教学内容精心“预设”、教学过程多方参与的特殊“动态生成”,要给学生思考和发展留下充分的时空。无论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训练、智慧的培养,还是情感的熏陶、品质的养成,都无法用“一个标准” 进行“细节”、“极致”的处理,而是需要因人而异“天然”求之。现实的基础教育中,许多“高明的教师”因为自己觉得食物(知识)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营养(智慧生成的养料)并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于是便将食物(知识)先咀嚼得很细碎,然后一点一点地耐心喂学生,甚至不择手段地满堂灌,惟恐学生吃不饱,而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愿意和有食欲,也不管学生是否消化不良。……对于这些现象,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澜教授就曾经呼吁: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也只有这样,才是进行成功教育的"大石块"的正确处理方式。

《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01-19

教师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01-19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700字12-19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精选26篇)03-30

细节决定成败的励志教育12-25

细节决定成败励志教育11-28

细节决定成败的初三作文4篇09-02

人生决定成败的根源励志文章01-22

心态决定成败高二作文07-30

决定成败的绝不是细节经典励志文章01-28

在线咨询

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范文

  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中谆谆告诫:细节就是全局的基础和细胞。正如要让时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一样,细节是决定事件全局成败的关键。鉴如以上道理的理解与理论的流行,时下在基础教育界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追求“细节”、“极致”的现象成为一种风气。为了一节标准的课堂教学,教师们要在教材的钻研、教案的设计、教法的选择、教学氛围的营造等诸多教学环节上,深入其中,孜孜以求,精雕细刻,甚至还要在固定的时间内,具体合理地分配一节课中所涉及的知识、能力训练内容。班主任们为了让班上的学生循校纪蹈班规、合乎学校的理想发展,在早自习、上课、下课都要细心视察、掌握第一手详细材料以达到防微杜渐。无论在教室、操场,班主任都要耐心对学生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成长指导和道德说教,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与成长的实质上的“保姆”。现在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在这样的追求“细节”、“极致”的行为下,能把学生塑造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吗?

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范文

  曾看到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学生讲课,给学生们留下一生难以磨灭的印象。站在那些学生前面,他说:“我们来做个小实验”,他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在面前的桌上。 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仔细地一块块放进玻璃瓶里。 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道:“瓶子满了吗?” 所有学生应道:“满了”。 时间管理专家反问:“真的?”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砾石,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瓶壁使砾石填满下面石块的间隙。 “现在瓶子满了吗?”他第二次问道。但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专家说。他伸手从桌下拿出一桶沙子,开始慢慢倒进玻璃 沙子填满了石块和砾石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学生们大声说“没满!”。他再一次说:“很好。”然后他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平。抬头看着学生,问道:“这个例子说明什么?”一个心急的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表多么紧凑,如果你确实努力,你可以做更多的事!”。 “不!”,时间管理专家说,“那不是它真正的意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是先放大石块,那你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里。人生要切切记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一辈子你都不能做到。”

  从以上故事感受到的是:教育最重要的是从大处着手----进行有效知识建构,否则,一辈子你都不能真正领悟教育的真谛!许多时候我们为了应付考试热衷并习惯于对零碎的死的'知识点进行挖掘和强化,而不是真正的“授生以渔”来培养学生正确科学方法达到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新课程需要的“观念建构为本的课堂教学”(北师大博导王磊教授语)应该是一种教学内容精心“预设”、教学过程多方参与的特殊“动态生成”,要给学生思考和发展留下充分的时空。无论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训练、智慧的培养,还是情感的熏陶、品质的养成,都无法用“一个标准” 进行“细节”、“极致”的处理,而是需要因人而异“天然”求之。现实的基础教育中,许多“高明的教师”因为自己觉得食物(知识)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营养(智慧生成的养料)并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于是便将食物(知识)先咀嚼得很细碎,然后一点一点地耐心喂学生,甚至不择手段地满堂灌,惟恐学生吃不饱,而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愿意和有食欲,也不管学生是否消化不良。……对于这些现象,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澜教授就曾经呼吁: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也只有这样,才是进行成功教育的"大石块"的正确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