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看不见的森林》有感(精选10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看不见的森林》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看不见的森林》有感 篇1
最开始对这本树感兴趣于书中的一个概念—坛城。坛城这个词于佛教,是对生命之路,宇宙以及佛教菩提的重构,让人们从小小的坛城中看到整个宇宙。作者借用坛城的概念在美国的田纳西州的一片老龄林中,选择一个方寸之地进行观察且记录。
本书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对坛城一年的观察,语言优美,行简洁,读上去让人有美的感受。一片嫩芽,一只昆虫,一堆落叶,三只松鼠在作者的笔下活灵活现。一场暴风雨,一次日出,一组光线,葱郁的冠层,迁徙的候鸟等场景,让我觉得盛大又美妙,仿佛置身其中。
我读本书的时间跨度很长,去年冬天的时候读作者写的冬天,林中的萧条与冷雨,刺骨的寒风,厚厚白雪覆盖的坛城,只有不惧寒冷的个别动物出现,其他一片死寂。这样的灰色,沉寂让我感同身受。
直到哪天一股温暖的春风不经意吹过,唤醒了无数休眠的生物。蕨类植物,春生短命植物,蜗牛,獐耳细辛,飞蛾,漫天纷飞的絮,行走的种子……坛城里充满了生命力。除了用眼睛可以看见的,还有用耳朵听见的,风吹绿叶的沙沙声,小松鼠们在树枝上荡秋千,树枝咯吱咯吱的声音,鸟儿们吱吱喳喳声……跟随着可以看到非常多的丰富又有趣的景象。
森林里的夏天是凉爽的,犹如一座氧泵,空气里弥漫着甜腻的花香,植物散发的辛辣的味道等等,然而它也不总是美妙的,突如其的一场暴风雨,对于植物们说就是一场灾难,高大的树木在一瞬间连根拔起或者是冠层的树枝顺次被折断……对于灾难也有受益者,比如,在冠层下的喜光植物,它就得到了快速生长的机会,下层的低矮植物也能饱餐一段时间。
在秋天,作者着重写的是种子,落叶堆,真菌,迁徙……一阵凉风,预示着秋天的到,日照时间逐渐减小,植物们也开始启动秋天的应对机制,大片的树叶变黄变红或者是成褐色,进而凋零。坛城上积起厚厚的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几只小浣熊直直的向作者走,仿佛一点都不怕人,能够想象出这样一幅情景多么美好……转眼又是冬季。
我向比较喜欢生物学,为此我买过法布尔的昆虫记,达尔的进化论,遗憾的是都没法读完,都太枯燥太学术论,很难下咽。而《看不见的森林》不仅内容丰富多样,情景表述生动美妙,很能让人产生共鸣。一幕接着一幕不仅长知识,更像是在看一幅美丽的画卷。
而且,从始至终,它都在给读者表达一个观念:世间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人类不是孤立特殊的存在,也不是万物的中心,我们只是符合进化规则的一种存在。因此,不是深老林才有坛城,生活中处处是坛城。中国古老的哲学家们早就告诉了大家这个道理,如:一花一世界。作者希望通过此书,让人们能够时常向内审视,寻找到自己的坛城,并进行观察,感受,顿悟。从生态系统中,寻找到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读《看不见的森林》有感 篇2
最近,我阅读了全国优秀儿童文学——《看不见的森林》,大家一定感到很奇怪,怎么会有看不见的森林呢,听我跟你慢慢道来。
这篇文章讲了主人公小琪肚子坐车会乡下看爷爷奶奶,在车上检票时,一个老奶奶居然用银杏叶当车票,而检票阿姨确说她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片银杏叶。这时,小琪想到,她也有这样一片叶子,是上次偷了班中胡悠悠的。这时,车上所有的乘客都变成了小动物,原来,因为人类的破坏,森林全消失了,动物们只有最后一片森林可以生活。小动物全变成人类模样生活在人类世界,只有银杏叶,才能带领它们找到回家的路。此时小琪很难过,她偷走了胡悠悠的银杏叶,她不能回家了。汽车开啊开啊,总算来到了森里路口。此时小琪被检票阿姨叫醒,车到站了,她睡着了。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梦啊。小琪跟着爷爷奶奶回家了,车上的乘客们也许也回去了,或者回到最后的森林里去了吧。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感受就是,现在人们大量破坏树木,森林,河流等等,抓捕小动物。它们都没有家了。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如果我们再不保护它们,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那么它们会灭绝的。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会被破坏,我们不能再这样了,要人人行动起来。小琪在最后也因为偷了胡悠悠的叶子感到羞愧,我相信,她一定会还给胡悠悠的,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读《看不见的森林》有感 篇3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总有一些“好事者”,乐此不疲地关注身边万物的成长,并且躬下身姿,细致观察,以友善、恭谦之心和动植物们交结朋友,并用手中的笔记录它们的行踪。其中,美国田纳西州西沃恩南方大学生物学教授哈斯凯尔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在《看不见的森林》这部具有生态学与文学双重特色的作品里,忠实地叙述了身边自然界物种之间鲜为人知的各种生存之道。
哈斯凯尔是一个学识渊博且很有人文情趣的学者,其文笔细腻、语言生动、表述准确。他并不满足于曲高和寡的文献研究,而是津津乐道地把眼光投向了大学附近的一小片森林,并将这块荒地命名为“坛城”,在这座“自然城邦”里,他密切关注着春夏秋冬动植物们的生存方式。随后,他将观测感悟整理成教学资料,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而所有的资料编在一起,则有了这本《看不见的森林》。
《看不见的森林》一经出版,就引起美国各方的关注,并获得美国国家学院最佳图书奖、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等各种奖项,且入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最佳作品。众所周知,这种生态与人文跨界的作品,若想出彩谈何容易,这考验着作者的科学认知、人文素养和文字功底。此书之所以斩获诸多荣誉,一方面表明本书内容与文笔经得起检验,另一方面也表明自然生态之问题,已经逐渐由边缘走向中心,被全社会所关注。
正如本书副标题“林中自然笔记”,这是一本生态观测笔记。书中,身为生物学家的哈斯凯尔,以一年的时间为主线,在每次的观测中,试图揭开森林里动植物的生长、生存规律及其未来的命运。“坛城”是名副其实的自然城邦,也是整个自然界的缩影。书的每一章节中,都以一次简单的观测结果作为行文之起点,比如藏在落叶层里的火蜥蜴,春天里野花的初次绽放等。通过这些观测,哈斯凯尔编织了一张动人的生态网,向人们耐心解释最小的微生物和最大的哺乳动物相互生存、相互依赖的科学结论,并剖析了延续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的生态系统是如何形成的。此外,他每天都会在这座“自然城邦”里漫步,梳理动植物之间盘根错节的敌友关系。每一次踏进坛城这座自然城邦,对哈斯凯尔而言都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亲密对谈。
阅读本书,不仅像经历了一次探寻物种奥秘的旅行,更会被哈斯凯尔精湛的文笔和科学见解深深折服。例如第一篇“伙伴关系”中,他把观测点瞄准并不显眼的地衣。生物学中,地衣是低等植物,因为匍匐于大地和岩石之上,和挺拔伟岸的大树无法相提并论。然而,哈斯凯尔认为地衣是生命力极强的物种,其顽强的生命精神非其他物种所及。他写道:“地衣并不像动植物一样依赖于水,在潮湿的天气里膨发,在空气干燥时瘪缩。地衣细胞在冬天睡得不沉,冬季只要天气稍稍放暖,它就能快速恢复生机。”更为难得的是,哈斯凯尔对自然物种的观测不仅富有人文之意蕴,而是从生命科学层面,对物种起源演化、生长规律、生命基因进行了严谨理性的梳理。因为在哈斯凯尔的眼中,自然界中的物种都有着独特的生存之道。
作者试图构建起令人耳目一新的“自然城邦”。在这个城邦里,动植物相互依存,却又按照各自的生活方式生存,这里有宁静也有喧哗,有强者也有弱势,有丰饶也有贫瘠,有尊贵也有卑微。哈斯凯尔在这座自然城邦里,找不到人类的高贵感和优越感。同时,也给读者以启示:在大自然这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种都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人类也应尽力维持,而不是打破物种之间的平衡关系。
读《看不见的森林》有感 篇4
美国作家戴维·乔治·哈斯凯尔所著,我不熟悉这个作者,看这本书,完全是被它的题目吸引的,但是当我读了几页之后,就被作者的才识所征服,可以说戴维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本人是个生物学家,他所著的这本书的内容却涉及了动物,植物,天文,地理,以及神学方面等。
作者在序中提到,他是以在西藏看到喇嘛们的坛城沙画为借托(这里我有必要对坛城一词进行解释,据佛经记载,印度密教修法时,为防止外道“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定界线或修建土坛,并在上面设置诸佛像,表示诸佛聚集或轮圆具足。后来,修法时设置的坛和划定的界线被称为坛城或曼荼罗。——查百度而知),以山中某一固定处为观察点(大概直径一米见方),进行了为期一年以日记记录体形式对森林中的微观世界进行观察记录,作者试图从无限小的事物中寻找整个宇宙,“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作者透过观察蜥蜴、毛虫、水波纹、风、光线、真菌、花、地震、地下世界等各种生物以及现象,并悟出各种道理。在此,作者的眼睛已然成为了显微镜,作者的心却无限放大成了整个宇宙。
对于忙于生活,视觉衰退,色感并不敏锐的我来说,这本书无疑给我一种心灵的冲击,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之外,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森林世界中,在我们肉眼不能看见的地方,有另一个蔚为大观的世界。仅仅我们平时看到的雪花,就足以让你惊叹不已,这些从天而降的精灵们,在温度湿度微妙变化中,无时无刻不在展现着变幻形状的魔术。
我们作为文明世界的传承者与享受者,当我们沾沾自喜并陶醉于自我假想的世界主宰者时,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连一只山雀也不如!书中的作者进行了亲身试验:在祁寒的雪天,作者看到枝头欢跃的山雀,便退去身上御寒之物,赤裸站在雪中,不到几秒便感觉皮肤灼痛,浑身抽搐。自然这些生理反应都是为了预防热量流失,但是依然供远不应求,因为早在千万年前,我们的祖先选择依赖火和衣物生活时,就放弃了和山雀竞争冬日的山林的主权。
以上我提到了对其中两篇日记的小小感悟,戴维的微森林呈现给我们的却是整个无限运转变化着的宇宙,如果你也读了这本书,相信也会与我一样感到不虚此读。
读《看不见的森林》有感 篇5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题记
关于《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给我更多的是关于包容、关于自然哲学、关于生存与竞争的思考。
以前,一说到自然就生硬地进行保护意识的灌输,感觉自己是一个事事操心的老母亲,为大自然操碎了所有玻璃心。这样宠溺的关怀或许对自然来说并没有什么益处,阅读完这本书,我释怀了,不仅仅是对大自然释怀了,更是对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释怀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无论是喜还是忧,无论是幸运还是不幸,冥冥中就是最美好的一生。
作者笔下的森林是一座神圣的坛城,不能亵玩更不能亵渎。一年时间流转,四季周期交替,仿佛是时间的轮回,又像是生命的新陈代谢。戴维·乔治·哈斯凯尔记录了坛城一年的变化,从白雪皑皑到夏日炎炎,从春花烂漫到秋实累累。他只是看,在感受,在静静地融入,这是一个神奇的过程,也是一个令人生畏的过程。
大自然是包容的,也是残酷竞争的。为了生存,所有的生物都将自然资源利用得淋漓尽致。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间隙中谋出路,无论是春生植物还是密林中的冠木竞争,时刻都在上演生与死的大剧。就是在这样锱铢必较的生死关头,大自然也在生生不息地发展着,这也许就是生命的意义吧。
大自然是包容的,共荣互生。短命春生植物的花季因为有了昆虫的剥削才有生命不息的可能,一方面为了采蜜,一方面又花朵延续后代。其实这样互为食物的现象在大自然中是十分常见的,我们赋予了残酷、血腥等词汇给它们,殊不知它们只是在完成自己的生存使命罢了。
十分惭愧,我远远低估了大自然的包容能力,仿佛离开了我们人类的保护,它们就脆弱得不堪一击,正如我们惯性地以为我们才是自然的主宰,自然的发展离不开我们呵护婴孩般守护。保护固然是需要的,但我想还是要遵循自然法则进行适当地保护,不是宠溺,我们做不了大自然的母亲。
“因为热爱自然便憎恶人类,这是不合逻辑的。人类是整体的一部分。真正爱这个世界,就也应该热爱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活泼嬉戏。自然界并不需要将人工制品清除出去才能变得美丽或是协调一致。”
很幸运,我们可以认知自己在大自然中的角色,大自然的哲学使我们受益终生。或让我们学会敬畏、或让我们学会谦卑、或让我们学会豁达,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了思考。大地无言,万语说尽。说不清是我们在效仿自然还是自然学习人类,在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我们可以挖掘出很多相似的地方。
自然的形式千姿百态,让人厌烦的蜱虫、呆萌可爱的浣熊、日出时分的鸟鸣、夏夜闪烁的萤火虫……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悟,这才是大自然的该有的样子。生存与猎杀,温和与凶残,我们以惯用的思维和逻辑来定义这些,从道德与伦理来评判自然本身就是一件很片面的事情。我们不能以猎豹猎杀羚羊就说猎豹是凶残的,是坏的,它们需要填饱肚子,正如人需要吃各种食物(包括肉类)一样,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和凶残的猎豹没有什么区别,我们无法说猎豹是凶残的,而人类的食肉行为情有可原。
我想,作者把这一年的观察当成了修行,正如他把森林当成坛城圣地一样。我们和森林中的一草一木一样都是坛城的一份子,以不同的方式在向生命和自然朝圣。他没有空洞的呼吁,只是把眼中的自然画成坛城,以文字形式和我们描述大自然。这些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们看到了鲜为人知的自然事件,也了解自然的本质。这样真实而赤裸裸的美,让人不忍亵渎。
人的存在不一定就是对自然的威胁,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人与自然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学会彼此适应,学会互相融合才是和谐的本义。我们可以能动地为自然少一些破坏,但绝不是隔绝。
读《看不见的森林》有感 篇6
我的屋后有一片树林,是普通的杨林,大概有五六年了,树木高大茂盛。早晨迎着朝霞,徜徉在林中。一缕缕金色的晨光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叶洒落下来,无声无息地抚摸着一些蒲公英、荠菜和青青草。几只早起的斑鸠在树枝间跳跃,从这棵到那棵,从高处到地处,偶尔“咕咕”地叫几声。早开的黄色蒲公英花,白色的苦菜花点缀着这片树林。这是我的“坛城”。
哈斯凯尔的《看不见的森林》,正是观察、记录、描述方寸之地的“坛城”的自然笔记。坛城,在哈斯凯尔的笔下,生动、逼真而又异彩纷呈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里有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生短命植物,是他们“点燃了地面上的生命之火”,也有繁茂贪婪的糖枫,“正在舒展开叶片,从枝条上垂下绿色的花朵”。不仅植物,大到白尾鹿小到蚂蚁的动物,同样逃不过哈斯凯尔的眼睛:一只身强力壮的大蚂蚁,赶来帮助同伴运送一颗獐耳细辛的果实,“它用触角拍拍果实,又用嘴巴两边伸出的钩状下颚咬住。…把果实抬到了头顶,口器牢牢地扎进果实钝白的末端。它动身朝坛城中间走,跌跌撞撞地翻过一根根枫树叶柄,休息一会儿,掉进树叶缝隙里,继续往前爬。”多么细致的观察,多么精彩的描写!而这样的精彩之处,比比皆是。
读这样的书,我们要学习哈斯凯尔那种欣然贴近大自然甚至融入大自然进行观察的方式。作者经常是“肚皮贴地趴下”,“屈膝跪下”,更有为了“像林中动物们一样体验一下这种冷冽的气候”,他“卸下了全副的御寒装备:毛衣、t恤,还有裤子”。就是以这种方式把目光从整片森林缩小到方寸之地的坛城,又从坛城聚焦到诸如苔藓、獐耳细辛以及蝾螈、蜗牛,这样的细小而又具体的物种上。这种内敛的观察方式为我们开启了一个丰富多样而又耐人寻味的生物世界。也正是受其启发,我在开篇下了我的坛城之旅。
但这还不够,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外表的世界,他要继续思考并展示更加有趣、引人入胜的内在世界。于是他对生物的自然习性与结构进行了一番思索、分析,回答了“为什么大部分山雀能安然地度过严寒的冬天?”“为什么獐耳细辛的种子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加拿大?”同时也对“苔藓怎样储水、用水?”“飞蛾怎样从动物的汗液中得到足够的钠?”正是这些问题的探索,让观察日记有了不同的趣味,更具有了科学的深度。通过这些分析,我们看到植物、动物与人类一样是一个有着独特的内在结构,各自的运行机制,并不断进化来适应周围的环境。这些让我们对司空见惯的花、草、树、虫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引起了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思考,真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我们应该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以与虫、草一样的视角来,看待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建立一个自然的大自然!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作者的语言。真令人佩服之极,一个生物学家竟然有如此优美的文笔。对植物的细致描绘,对动物的生动描写,都让人如临其境。而熊娇博士的翻译,更是锦上添花,相得益彰,确实达到了“信、达、雅”的境界,堪称典范之作。说实话,我还从没见过如此本土化的翻译,流畅,优美,准确!
这本书,让我不敢快读,太怕错过一处精彩,漏掉一朵小花,踩到一棵小草;也只有慢慢读,细细品,才能真的融入到这么美丽的大自然中!
读《看不见的森林》有感 篇7
这个周我看了《看不见的森林:林中森林笔记》准备考试之余甚至在一瞬间倦怠袭来,都会点开这本书来看。 这本书在写自然科学,但又不仅仅讲了自然科学。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让我的困惑找到了归属。比如玉米和农民那一段就从生物学的角度拨开了一个悖论的魅影,他的语言幽默而准确,本人想必也一定是个热爱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的“大孩子”。 作者对坛城的观察细致入微。作为一位科学家,他用写散文的笔法来写生命,显得极其的新颖。非常的幽默和好玩,很解压。放几段我的读书摘录:-O[em]e400351[/em] 鹿的肚子里也自有一个坛城和一场精妙的生命之舞,无数饥饿的唇齿供养着这些生命。
在其他大陆上,这类果实自会有大象、貘类和诸如此类的其他大型食草动物来食用,然而在北美大陆,这些动物都作为化石而存在了。那些失去伙伴的植物把哀伤的历史写在脸上,让我们瞥见整片森林的丧亲之痛。 一旦个体性消解,再分发好人卡与坏人卡就没什么意义了。玉米是受压迫的吗?农民对玉米的依赖,是否使之成为受害者呢?这类问题的前提,是基于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划分。人类的心跳,与栽培植物的花开花落,是同一个生命。“单独”是没有的事:农民的生理机能,是在以植物为食料的依赖关系中塑造而成的。这种依赖关系,可以追溯到成千上万年前的第一批蠕虫类动物。栽培植物对于人类来说,不过一万年的历史,但是同样存在依赖关系。
地衣使这种依赖关系在物理上更加亲密,它们融为一体,细胞膜相互缠结,就像玉米棒子与农民融合一样,被演化之手牢牢束缚着。 现代生物,包括我们自身的DNA,都留存着这类合并的痕迹。虽然我们的基因作为整体发挥作用,但是它们带有两种或多种微妙的、截然不同的书写方式,这是数亿年前结成联盟的不同物种留下的痕迹。生命之“树”,是个拙劣的隐喻。我们系谱中最深远的部分,类似于网络或河口三角洲,处处丝缕缠结、支流横溢。我们是俄罗斯套娃,我们的生命之所以可能,是缘于内部的其他生命。然而套娃可以拆分,我们体内的细胞和基因助手却无法与我们分离,反之亦然。我们是大尺度的地衣。 道家的融合思想、农民的依赖性、亚历山大式的掠夺,坛城内的关系,呈现出多面的、混合的调子。盗匪与良民之间的界限,并不像初看起来那般易于划分。事实上,演化过程并未划出任何界限,一切生命都兼具劫掠与团结的性质。寄生度日的土匪要靠体内共同生活的线粒体来提供营养。藻类中充盈着来自古老细菌的“祖母绿”,转而又在灰白的真菌壁内卸下武装。就连生命的化学基础DNA,也是一棵色彩缤纷的五月柱1,一个错综复杂的戈尔迪乌斯结。
伦理问题也不能依靠人类文化所热衷的政治智囊、科学报告或法律抗辩来解答。我相信,答案或者说答案的开始,要透过我们静观整个世界的窗口来寻找。我们只有通过审视那些支撑和维持着我们生活体系的结构,才能看清自身所处的位置,从而明确我们的'责任。与森林的一次直接接触,使我们懂得谦逊地将自身的生活与愿望置于更大的语境中。这种语境是一切伟大伦理传统的灵感来源。
读《看不见的森林》有感 篇8
工作渐渐放慢节奏,工作日的晚上也有时间走出去,参加不同的团体,结识不同的朋友,发现新的自己。这是一件让人心安的事情。同时也在心里督促自己,是要多一些记录,照片,沉淀。有质量的输出,才能把经历变成自己的东西。
看到一篇刘华杰先生的读后感。在自然教育的圈子里,刘华杰先生自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知名的博物学家。读完这篇文章后,深刻赞同这一平方米的做法。
正值孩子暑假,全国都刮起了夏令营风,伙伴们有的已经在路上,有的已经疯玩几天了,有的刚刚开始招募。有各种各样区别于旅游团的、各种主题的夏令营,相同的是,同样的路线,可能生命周期只有3-5年,对于一些“死忠粉”,今年去过的地方,明年几乎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列的。
在上一周魔法猫联合生态和平亚洲举办的中韩生态游戏初级培训第三期(北京站)的时候,我跟一些伙伴们谈到夏令营的事情。伙伴们反映的这种情况颇为多见。这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除了满足孩子对于不同风情、地貌的需求之外,除了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之后,还应该给孩子留下一些什么?
众所周知的是,儿童的好奇心非常强,这也往往给家长带来一个难解的问题,怎么样既保有孩子的好奇心,同时又要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呢?
在亲子团活动中,我们格外注重自然观察的培养和引导,同时孩子给了我们很好的反馈。即使是5岁的孩子,观察一株植物,一个比蚂蚁还要微小的动物,他们都格外的用心。在今年的第一次活动中,我们大胆的去给孩子15分钟的时间,找1平方米的“界域”,作为你的基地,在这短时间里,看看你能观察到什么。观察结束后的分享,孩子们迫不及待的要展示自己“界域”内独特的发现。
如果,这样的观察,在同样的地方,持续一年呢?持续2年呢?
我曾经认可一句话: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
而现在,我相信,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
去不同的地方,见识不同的风景,了解不同的风貌是非常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在一个地方,深入、仔细的观察、体会、沉淀、总结,就像春雨,悠长却不可替代。
读《看不见的森林》有感 篇9
第一阅读自然主义类的书籍,没想到一个听起来非常具有科普味道的作品,读起来竟然如此妙趣横生,酣畅淋漓。读完这本书,至少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什么叫做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首先的感触是,森林的世界有那么多暗流涌动。春夏交替,四季更迭,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微小到树皮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肆虐地用自己的方式精彩地活着。他们活的精致而高贵,巧妙地接受和利用阳光和风,认真地面对霜降雪落。顺势而为,聪明之至。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无限小的事务中包含整个宇宙。我们在繁杂的生活中寻求诗意的栖居,但是在一平方米见方的世界里,包含着整个植物群落的历史和现实,植物和小动物哲学般的存在、智慧的隐忍都是我们的教科书。
读书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强烈的心疼的感觉。走过校园,看到草坪整齐划一的美,看到修剪成各种形状的树木,和用拙劣的审美摆放的花草,为了盖新楼而被拦腰折断的大树,觉得好可惜,它们成千上万年的传承下来精致的世界观在一个机器按钮的操纵下竟轰然倒塌。即顽强又脆弱。
读《看不见的森林》有感 篇10
这是一部博物学著作。以森林作为起点,描述森林万物,展示人类对于自然形成的知识,文笔流畅,非常好的阅读体验。
如何才能写出这样一部趣味盎然同时又能传递知识和理念的好作品呢?我将此书写作归结为以下几个要素。
空间。作者笔下的“坛城”只是一块一米直径的林地。不能不说,对应自然观察而言,这块地盘未免太小了。但这样选择的结果,可以使观察的对象微观化,带领我们去看那些通常不会关注的对象。此外作者充分利用这一小块空间并将观察范围加以扩展:不仅是生存于此的成员,还包括从此路过的成员,以及从空中飞过的成员,实际上是作者立足这一小块地盘所观察到的所有对象。
时间。作者设计了一个模式:以时间为轴、持续一年的连续观察。一方面可以丰富观察对象和内容,另一方面将季节变换引入写作之中,平添了很多的情趣。
对象。森林生态中的成员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类,这些构成此书的主角。在作者笔下,它们要么独自出镜,要么因对比或竞争而出双入对,要么通过生物链条连接起来形成一幅众生相。限于有限的空间,文中出现的角色鲜有我们以往熟悉的大型动植物,更多是通常难以关注的小生灵以及常常被忽略的微生物。比如苔藓、真菌,比如蚊子、飞蛾、萤火虫,比如山雀、杜鹃、林莺,比如獐耳细辛等“春生短命植物”。
写作层次。第一层是观察,对现象做细致观察,记录下来。第二层是论述,用已有知识解释现象、发掘现象背后的关系,并做延伸讨论。第三层是将人引入其中,或者是做拟人化想象,或者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要说的是立场:尊重自然,尊重万物生命,将人视为万物之一而非万物的主宰。
【读《看不见的森林》有感】相关文章:
读《看不见的城市》有感04-05
读看不见的爱有感12-25
读看不见的爱有感作文05-05
读《看不见的爱》有感范文05-21
读《木偶森林》有感10-13
读《森林报》有感02-10
读《森林报》有感11-22
读《木偶的森林》有感04-09
读森林报有感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