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艺术修养书》有感

时间:2021-11-03 12:08: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艺术修养书》有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艺术修养书》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艺术修养书》有感

  一、艺术作品的独立之美

  在书中第一章第七节里,作者重点为我们讲述了八大山人作品中的独立之美。独脚站立的鸟儿原来并不是画家意念中的“独立”,它是真实的,但是这种小鸟受伤后的真实的表现却成为八大山人表现自己内心伤痛的独创性的符号。我想,作者讲的不是紧紧是八大,所有的艺术家都在寻找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的符号,比如:凡高画向日葵;比如莫奈要表现草垛和睡莲;比如潘天寿画鹰;再比如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这些符号表达了艺术家们最最真实的语言,也成为了亘古不变的艺术家作品中的独立之美。

  二、艺术家的独立的气质之美

  这是书中第二章的内容,很喜欢这一部分,因此多看了几遍。我想一个艺术家的人格魅力应该是他的艺术作品留传千世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我在平常上美术欣赏课时让学生反复体会的一点。

  1、艺术修养。

  一个艺术家必定具有丰富的知识作依托。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但是这不表示我们就是艺术家。每个艺术家对于自己所俱备的知识都有一个独特的理解,这些理解的不同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文化素养,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有多少,他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就可以提升到多高。我们说艺术家的艺术修养贯穿艺术家的一生,艺术家们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那么我们作为平常的人,作为一位美术教育者,更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深刻地体会艺术,才能让学生们更进一步走近艺术之美。

  2、忧伤。

  孩子们没有忧伤,他们天真烂漫,不会明白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生活一路平坦幸福的人很少忧伤,因为他们永远不会体会到这种深远绵长的感情;书中说政治家也不会忧伤,挫折只会让他们屡败屡战。作者说忧伤是艺术家独有的特质,我说唯有艺术家才能将自己的忧伤变成众人的忧伤,化作亘古的忧伤。

  每一们艺术对忧伤的表达不同,这也构成了艺术作品的独特的美。同样是激起民族觉醒的作品, 鲁迅 先生的忧伤,是对被欺凌的中华民族仍未觉醒的忧伤。这种忧伤也许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就可以平复,但他的作品却带给读者永永远远的忧伤,这种忧伤划破夜空,刺痛着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都德也有这种忧伤,他将自己的忧伤变成了一种希望一种期待,他用一位教师的忧伤幻化成一种力量,“法兰西万岁”让这忧伤成为激励,印在法兰西民族心中。

  忧伤就是一种艺术家与欣赏者的共鸣。只有当人们理解了艺术家传达出来了的'感情以后,这种忧伤才会随之而来。

  3、享受苦难。

  苦难二字,这是我们身处乐世的孩子们无法理解的。这世界上也有很多人都曾饱受苦难,不是每个经历苦难的人都能成为艺术家。大部分的艺术家都曾饱受苦难,更重要的是每一次苦难的经历却可以成为艺术家们新的财富。享受苦难,是艺术家们最重要的独立的人格之美。巴金、卢梭、凡高、罗丹、徐悲鸿……一个个载入史册的名字都刻着苦难的印记。每一个都是在苦难之后有了新的飞跃。

  对于我们平凡的人来说,也应该学习享受苦难。记起初中时读到过孟子的名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想想这些艺术家们可能也是对苦难有着这样的理解吧。假若把苦难理解成上天降下于我们的大任,我们一定会变得坚强吧!

  4、抵御诱惑、坚强不屈。

  我想这就是艺术家之所以能创作出高尚的作品的根本所在。

  真正的艺术家,心灵一定是最纯洁的,更不是能够用金钱、利禄所能诱惑和玷污的。这一点应该是我们美术教育者教给学生最最重要的一点吧!当说起徐悲鸿不畏强权保住《灵鹫》这幅作品即是保住自己人格尊严;讲到齐白石不想为日本人及走狗作画干脆在门上贴了:“齐白石已死!”的告示的时候艺术家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已经感染了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再看他们的作品,作品中显示的更多的是艺术家们闪烁着的人格魅力。

  5、捕捉。

  如鹰如鼠如蝠,说的大概就是艺术家善于捕捉形象、猎取素材的能力吧。

  一些人善于观察生活,喜欢拿着照相机拍摄生活中有趣的画面,人物、花花草草、鱼虫鸟兽。艺术家们也是这样,他们将自己捕捉到的影象加之自己的情感用自己闲熟的技巧表现出来,这个过程赋予了形象太多太多自己的东西,因此这些作品与他们原本的捕捉已加之自己的东西,成为独立之美。

  深厚的文化积淀、高超的技艺、独特的表现符号加之经历不同的苦难,形成淡淡的绵长的忧伤这些全部都注入崇尚自由并不断为之努力的坚强品质的高尚的人的胸中,我想这就是艺术家吧。只有俱备了这一切甚至更多,我们才能在一件件作品里看到那些早已离我们而去的艺术家的独立而高尚的人格。记得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曾说:“我不会死,天才是不会死的。”是的,生命也许会逝去,可是艺术家所留下来的作品却是他们永远的独立的人格,人格在,他们永远存在!

【读《艺术修养书》有感】相关文章:

读《父亲》有感08-31

读逃离有感07-29

读《争论》有感12-24

读动物故事书《蝉》有感03-05

读《孔乙己》有感(转载)09-22

读《笨小孩》有感02-09

读《鲁宾逊漂流》有感09-22

读《血色母亲》有感09-22

读池莉《立》有感09-11

读《燃灯者》有感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