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文本解读,语文教学之根》有感

时间:2023-02-11 03:33: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文本解读,语文教学之根》有感

  今天读了江苏省通州市五接小学陆云峰的《文本解读,语文教学之根》,有很大的收获。

读《文本解读,语文教学之根》有感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语文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新课程背景下,要让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地凸显语文学科的功能、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解读文本无疑成为阅读教学的根本之根本。从对文本的解读过程来看,作为文本解读的主导与主体——教师,由于其已受过系统的文学教育甚至熏陶,更多地是凭藉自我生活经验、情感经验、欣赏经验来感受、体验和理解文本,其感受能力、欣赏水平以及已经具有的对于社会、人生以及对于文学本身的认识,都将被运用到他对某个文本的解读之中。于是,教师与文本及其文本作者的对话——即对文本解读的思维方向和价值感悟则责无旁贷地成为三种对话中的首席,即教师的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成为学生与文本对话、解读文本的导航。

  同时,我对如何解读文本也有了一些基本认识:

  一是抓住文体解读文本。站在文学文本的角度解读文本,是教师解读文本的第一步。对于小说的解读,可以抓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让鲜明的人物形象成为文本解读的要义。对于散文的解读,则应重在对文章思路和作者情路上的把握。童话的解读要关注幻想,民间故事的解读要关注引领学生向往美好,寓言故事则要研究寓意,说明文的解读则从科学入手,应用文的解读从写作方法入手……其中,新教材引进的文言文,教师则应字斟句酌,借助工具书,做到条分缕析,明意析理,抓住关键句。

  二是抓住文题解读文本。题好一半文,小学课本中的文本,大都通俗易懂、主题明朗,尤其是文章的题目,绝大多数都是对课文内容或是作者写作意图的高度概括。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好文题资源,善于利用课题提出问题,以此正确解读文要。抓住文题提问题。对于文题的解读,是接触文本的第一步,直接导致读者——教师或学生阅读文本的价值指向——到文中读什么、思什么、答什么。在抓住解读文题的过程中,我们还应特别注意阅读的回应,即在通过阅读解决文题所阐发出来的问题时,必须在阅读结束后再回到文题上来,看一看问题解决了没有,这些问题是不是文本的作者写作的主要旨趣。

  三是抓住问题解读文本。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过:“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想。”对文本的解读,很大程度上是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答过程。这些问题的产生与设计、呈现与表达,都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教师的问、学生的问来体现。这其中,教师对问题的预见直接导致着对文本解读的正确方向。

  读了本文,我深深领悟到,当我们语文教师将整个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去的时候,那将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最好的体认。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有语文教育的人文情怀,要终身学习,一辈子去学习,才能领会文本的真正价值内涵,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上“好”语文课。

【读《文本解读,语文教学之根》有感】相关文章:

读《解读语文》有感12-17

自由之根,扎在心田10-07

文化之根作文(精选23篇)07-29

小事是大事之根励志文章04-26

《皮巧根桥》语文教学反思07-25

《皮巧根桥》语文教学反思03-07

文化之根作文(通用44篇)08-14

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09-17

解读关于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的应用07-27

语文《惊弓之鸟》教学设计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