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钱商》有感
清明节期间,读了一本书——《钱商》。总体而言,这本书写得不错,让人感觉总想写一点什么才行。
乍一看书名《钱商》,可能很多人会联想到“智商”、“情商”,以为这是一本讲理财的书。其实这是一本讲述美国金融行业故事的小说,书名翻译自原书名《TheMoneychangers》。顾名思义,以倒腾金钱为业的商人,自然就是“钱商”了。因此,这本书最适合金融领域的人士。不过,非金融领域的人士也值得一读。虽然此书讲述的是银行业的故事,但是所反映的问题也值得各行各业的人士深思。
小说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叙述美国60年代时期的一家大银行,围绕着两种不同经营理念的斗争,在银行内外所展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这家银行受到一家跨国公司的欺诈而差点破产的过程。小说内容的关键词主要有继承人、权力斗争、商业欺诈、底线和责任等。
小说的.情节其实一般,并不是那么跌宕起伏或惊心动魄。不过这本小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其对美元、世界金融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判断。现在看来都一一应验了,使人不禁怀疑这小说的作者阿瑟·黑利究竟是文学家还是经济学家呢。
试举几例说明:
关于过度消费和借贷
银行为了怂恿民众使用信用卡透支借贷消费,在广告宣传上无所不用其极,主人公之一阿列克斯对此非常担忧。他还担忧在这种鼓励寅吃卯粮的宣传攻势下,民众不再储蓄,使得家庭、社会都处在高度负债状态,不利于经济的稳定。美国前些年的的“次贷危机”,就不幸被言中了。大家请看原文,还真是那么回事。
我看我们现在的信用卡宣传力度比这个有过之而不及。最近网上不是有个很火的“无卡消费就找XXX”APP么?这个连信用卡都免了,不仅如此,消费者还可以在这个APP上贷款再去还信用卡上的欠款。
(这个广告词,也用了“梦想”二字。其实这都是上个世纪的老“套路”了)
倒是小说最末总结得好,“不管是个人、公司,还是政府,都不能永远逃脱会计上最简单的法则——欠了债总有一天要偿还”。
关于银行网点和服务模式的趋势
文中提到的“未来的银行分行”,不就是现在各大商业银行网点的现状么?尤其是那些社区银行。现在别说机器出纳了,连打银行流水都可以凭身份证和银行卡在机器上操作了。这判断也确实太超前了。不过仔细想来也正常,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信息技术革命本来就是人家“老美”发起的,直到现在人家不还一直都是世界领先么?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本书所揭示的风险问题。
这家大银行之所以差点倒闭关门,就是因为银行的高管罗斯科·海华德在诱人的业绩面前,太想立功上位,违规向跨国公司提供巨额贷款,最后上当受骗,差点把银行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海华德最初也并非为了物质利益,他只是太想做出一番成绩,增加自己将来能够接班董事长的资本。
不过即使聪明如他,在巨大的诱惑面前,还是过于自信,无视风险,最终玩火自焚。事发之后,身为基督徒的他内心十分羞愧,最终选择了跳楼自杀。他至少还有羞耻感。我看次贷危机中华尔街的那些金融企业高管们,好像也没听说过哪位因为把企业搞垮了而羞愧自杀的。
说到风险意识,现在大家都在讲。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没有哪个企业敢说我就是不重视风险防范。其实大家都知道风险意识很重要。但是每当真的遇到风险时,我们可能又会忽略或轻视了风险。
风险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近是因为我们遭受过的风险事件让我们直觉地知道,我们身处的环境都隐藏着构成危害的潜在因素。过往的惨痛教训还记忆犹新,"一年遭蛇咬,十年怕井绳"。远是因为已经发生的风险事件,并不能让我们准确地知道未来的危害将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在多大范围内发生。当我们面对眼前的各种可知的甚至是巨大的利益或诱惑时,往往会在主观上认为风险离我们很远,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极低,或者即使发生了损失也不大。这是一种有倾向性的低估风险。
作为一名法务,我一直在从事着所谓的"合同风险防范"工作。我曾经换位思考过,假如我也是一名营销人员,身上扛着一年几十亿新签合同额的指标压力,可能我也会嫌法务部门碍事,在内心会比较抵触法务部门,因为他们总是这个也说有风险,那个也说有风险,草木皆兵。我可能还恨不得干脆把合同专用章挂自己腰上,去客户那里谈完合同就马上签字盖章。早点落袋为安,免得夜长梦多,怕在合同拿回公司审批的期间被竞争对手挖了墙脚。
任何人处在这种环境下可能都会有这种心态,其实这很正常,也能理解。所以在一个企业内的不同部门、岗位才会职责不相容,营销部想签的合同必须经过其它部门、机构审查、批准。所以风险把控的有效机制必须是基于有效制衡的前提。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什么都自己说了算,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谁都会有头脑发热的时候,谁都会有受到非理性因素支配而做出决策的时候。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开篇就提到,这家银行是一个家族企业,一直都是董事长一个人说了算。直到第三代接班人没有子嗣,这才由董事会选举了一名资历最深的董事担任董事长。虽然现任董事长与前任不再有血缘关系,但是这种传统还是得以传承了。这也就是为何这家银行董事会通过了那个向跨国公司违规提供巨额贷款的原因。
这本书虽然只是一本小说,但不止是在讲故事,更是揭示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认识,不同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见解。因此我强烈推荐各位朋友若有时间的话,可以读一读,尤其是金融行业的朋友。据说李总理曾向金融界人士大力推荐过此书。
我读的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在1978
年出版的,一共才240多页。我是在清明节小长假出行往返的路途期间读完的(不是因为路途远,而是因为太堵车,前后一共读了约5小时)。不过在读完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读的是节选本。
我在豆瓣上查了一下,未删减版有600多页,而且还是好几个出版社出的,评分都在8分以上。大家可以自行选择读哪一个版本。
【读《钱商》有感】相关文章:
钱商和窃贼04-23
钱商和匪徒的故事03-01
读《父亲》有感08-31
读《基地》有感04-12
读《寒号鸟》有感04-06
读《争论》有感12-24
钱商和匪徒的童话故事01-15
读《蓝色童话》有感04-06
读名人故事有感06-29
读《睡前故事》有感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