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课堂提问时总是有一些孩子每次都举手,让老师面临两难:既不能每次都只提反复举手的同学、不提其他同学;又不能不提反复举手的同学、不忍心让他们失望。于是有时候一节课几乎成了某两、三个孩子的“答老师问”专场,长此以往举手的更加积极,不举手的更加沉默。怎样做到两全?怎样鼓励更多的同学勇于发言?在李希贵老师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我找到了一点答案。
在一次听课中,李老师发现亚洲组的`同学都感到有些压抑,因为在一个不是以母语授课的班级里,面对着许多以母语发言的强势的同伴,亚洲组的同学在语言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他们在课堂上不自觉地把自己边缘化了。越是这样,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便越强势,甚至有些旁若无人。到最后他们几乎垄断了课堂的发言权。由此李老师想起了他听过的另一节公开课。在40分钟的课堂上,一位招人喜欢的高个子女孩竟17次站起来回答问题。而且每次都是那么精彩。听课者的掌声一次次地响起来,但课堂上的其他学生却无法兴奋起来。因为在找不到自己位置的课堂里,谁都没有情绪去兴高采烈。课下,李老师曾经问过那位公开课的老师:“为什么让一位学生占据了几乎整个课堂?”她似乎有些惊奇:“难道我们能够阻止孩子们发言吗?那样,不是太不尊重他们了吗?”于是《如何在不伤害强势孩子的前提下对他们说“不”?》成了李老师探究的问题之一。
后来一位美国小学老师向李老师介绍了她的各种有趣的方法。其中有一个“发言棒”的策略简单有效。大意是这样:每堂课她只发给每位小学生五根发言棒。有了这个限制,强势学生开始思考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如何把发言棒用到当用的地方;而平日里专当听众的学生,也在掂量手上的发言棒,该出手时也开始出手了。
这位美国教师很认真地告诉李老师:“不要以为纵容强势学生仅仅会伤害弱势学生。即使是对强势学生来说,也是很大的不幸,因为,一个人一旦离开校园,踏上社会,还是一味地强势下去的话,他们可能走向人生的失败,一个成熟的社会是不会容许他们处处强势的。”
这个故事让我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记得郭冬临的小品《有事您说话》演绎了不会说“不”带来的烦恼,而在生活中,包括在教室里,我们也要学会(或者是狠下心)对成人、对学生、对孩子说“不”,让“不”带来更加愉快的生活,让我们的课堂对所有的学生都相对公平!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范文02-14
孤独之旅读后感04-06
爱德华奇妙之旅读后感04-03
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04-13
《马小跳发现之旅》读后感04-07
《家庭教育》的读后感范文09-08
大学,自我教育的逐梦之旅励志文章12-06
大学自我教育的逐梦之旅励志文章05-18
我来过美国的富人区散文11-17
读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通用11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