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有感

时间:2023-07-27 19:11:06 兴亮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读《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有感范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有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有感 1

  这本书中介绍高万祥老师如何做一名“学习型”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如何使我们的这一代在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具有高尚的情操与人文关怀,如何给教师提供和书本拥抱,与大师对话的机会,追求“让全体师生在校园里过得更好,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的境界,从而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使我从内心里产生一种对高万祥老师的尊敬和钦佩之情。

  一、总体感受

  在书中,我看到高万祥校长如何“和大师对话”,追求“让全体师生在校园里过得更好、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好”的境界;看到了刘京海校长“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功”而常常忘了到幼儿园接自己的孩子;看到邱济隆校长如何从教育思想的高度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看到了吴昌顺校长通过研究导向、科研领略和科研搭桥,使学校拥有了诸多的北京“第一”;到了李金初校长怎样大胆改革、精心选择,使学校很快发展为“不是重点的重点”;看到韦力校长在41年的治校生涯中如何精心“编织人才摇篮”,听到他那“体现我生命价值的岗位是教育,是校长工作。人若有来生,我还干这一行”的肺腑之言;看到冯恩洪校长如何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一门科学和一种艺术而孜孜不倦地“探索明天的教育”;看到丁浩生校长如何论述校长是“家”不是“匠”,是“家”不是“神”,是“家”不是“商”……在名著教育家朱永新编撰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和《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这三本书中,《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是他花费心思最多的。因为他认为,在学校发展的诸要素中,作为灵魂的校长是关键所在。只有优秀的校长,才能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宽阔的舞台,才能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校长们最喜爱的座右铭

  “知晓昨天,能使你头脑灵敏;预见明天,能使你目光远大;而书则是架在今天和明天之间的最好桥梁”。(江苏张家港第一中学校长、书记高万祥)“教师哪一句话,哪一个行动,在什么时候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其实他们是并不知道的,但只要你用心换心,那么我们一定能使每一个孩子成功。”(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学会选择,有选择才有多样性,才有个性,才有特色,才有创造性,才有活泼的生机。”(北京八中校长李金初)“要做蜡烛,就两头点燃;要做园丁,就先成沃土;要培育人才,就甘当人梯。”(北京五中校长吴昌顺)“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管校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常州高级中学校长丁浩生)“我们尽力去争取支持和帮助,但这一切都代替不了自己的努力。”(成都七中校长王志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始终鞭策自己一生,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用身心谱写自己一生。”(南京琅琊路小学校长李敬光)……

  三、校长的办学精髓

  上海闸北八中长期以来生源很差,在上海是出名的“垫底”学校。刘京海上任校长后,苦苦思索如何拜托困境。他首先组织教师参加了上海师大“非智力因素”和“差生心理”两项课题的研究,认真探究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及其培养,探究差生的教育与转化,并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饮食积极进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成功教育”的改革思路和理论,使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产生了飞跃。苏州六中长期以来生源、师资等条件较差,单求升学率没有出路,肖德生校长上任后,带领全体教师以科研为先导,探索和时间综合特色高中的办学新模式,逐步形成了艺术教育特色,使学校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如今该校已跻身于国家级示范高中行列。吴江市青云中学高和桃源中学,现已成为江苏教育界的“马家军”。这两所学校绝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教师也都是学历不高的农村教师,但这两所学校在全国拿了许多奖,培养出了很多博士、硕士。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由于教师的敬业精神、钻研精神。校长用教育科研充分调动和开发教师的潜能,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昆山第一中心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实验,并定于每年一月专门讨论德育问题,每年六月专题研究教学特色,每学期举行三天的学术报告会等等,由此形成了一种“团体学习”的气氛,使学校获得了不断发展的源泉。吴江市南麻中学,五年前房舍破破烂烂,教学质量低下,张玉昆同志受命于为难之时,一上任校长,就带领教师积极参加了苏州大学储培君教授主持的“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研究”,继而又请储教授合作搞“初中生学习策略指导”,由此使学校在短短的五年内旧貌换新颜,教育质量名列全市前茅。吴江市第二实验小学20实际90年代初起几位校长就很重视教育科研。先后请来杜殿坤、吴立岗等专家作指导,坚持搞了九年“以丝绸文化为背景的素质教育实验”,不断取得成效,并培养出江苏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

  读《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有感 2

  黑格尔说“熟知并非真知”,这话一点不假。读过《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后,蓦然发现,李希贵、李镇西、崔其升、刘彭芝、唐盛昌……在大江南北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他们有思想、有方法、有行动;他们的言说“深而不流于玄,透而不陷于琐”。真正触摸他们的脉搏,走近他们的内心,笔者觉得此前对他们的了解太浮皮潦草,过于表面。

  人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想反之亦然。西方有位哲人说过:好学校是什么?好学校就是孩子们探求知识的学园,快乐成长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播种理想的田园,生命绽放的花园。

  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好校长让教育回归人

  如果学校是一条船,校长就是舵手,除了明确航行的方向,还要把搭乘这条船的人组织起来,形成集体意志,九牛上坡个个使力,享受教书育人的幸福和快乐。好校长的教学管理既要“蹲地头”,但又不能只拘泥于“一亩三分地”。

  这些年我们的基础教育见分不见人,见利不见爱,实际上是对教育公理的亵渎。教育是慢工细活,有其内在规律,来不得半点虚假。崔其升校长不否认也不回避升学率,但真正的教育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真正的课堂理应是“时间有限,精彩无限”。姜怀顺校长对教育则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做教育应该“爱满天下”“在担当中生活,在做事中成长”,才能激发学生生命内在的情感需求,让孩子在对平凡小事的担当中埋下“责任的种子”。蓝继红校长说:“教育就是沿着生命慢慢地走,让教育像生命一样自然生长、浑然天成。”

  “思路决定出路”,其实思路就是校长的办学思想。与习惯于“传达式”工作的'普通校长不同,名校长之所以为名,既不能自封,也不是上级恩赐,而是靠自己把握教育发展趋势,继承教育优秀传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形成科学、先进、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从而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得到同行和社会的认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作为一把手的校长,不论其资力、经历如何,个人能力总是有限的。因此要发挥其他领导的能力,用整体优势来弥补个体的不足。集众人智慧于一身,熔各家之见于一炉。李希贵校长力争竭力唤醒、激发、放大教师人性内在的力量,他认为作为一校之长,熟悉教育教学,经常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是其守土之责。但更为重要的,是校长肩负伯乐的使命,激发“千里马”驰骋职业疆场的激情。杨瑞清校长说,应该让教师真正爱校如家,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成就感,让学校充满活力。及时捕捉教师中的一些疑难杂症,鼓励老师们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敢“吹”哨,主动引领和指导,为教师工作加油鼓劲,形成“听我喊、向我看、跟我上”的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敢“吹”哨,对存在的有违师德建设和教学不规范行为及时亮黄牌,闪“红灯”,批评一针见血,常提醒,促警醒。李烈校长认为:做教师关键在于“做好自己”,而做校长重点在于“成就别人”。因此,作为校长理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教师,建立成长档案,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添砖加瓦。关心爱护“朦胧期”的年轻教师,从“输血到造血”引领他们,成就他们“入格、合格、出格”,实现“从技到道”的质变;对于那些不显山不露水的教师,则应唤醒与点燃他们心中潜藏的“活火山”,建立“骨干教师蓄水池”,理解、宽容、矫正处于瓶颈期的中老年教师,帮助他们突围。通过自己强烈的事业心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公心”,真正让教师“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

  好校长让人回归生活

  爱因斯坦说:“所谓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可见,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心灵的教育、精神人格的塑造。

  校园环境承载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意蕴,是不可言说的学校教育之美。学校过读书节,组织手工作品展览,举办每周人文讲座,开展文体活动、才艺比赛等是校园文化,但它仅仅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断面,糕点好吃,不能替代家常便饭。文化育人如呼吸,不动声色,却伴随一生。有品质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静水流深,美观而深具自然气质,能够激发身处其中之人的情感。

  当下,校园环境建设往往流于雷同化、格式化、碎片化。商业化、功利化的时代背景,使得一些校园景观简单地“拿来”,肤浅地复制。这些作品的审美结构往往零散而趋于同质化,鲜能忠诚自己的价值观,少有别致、独特的韵味,容易导致人的审美疲劳。在刘彭芝校长看来,标准的操场、气派的体育馆、图书馆等看上去大同小异,形式雷同,却少了自我。正所谓“有了气派,少了气氛;有了物象,少了物趣;有了空间,少了空灵。”

  每一所校园从物质到精神都有自身的“肌理”,都在寻求多样与单纯、开放与紧密、复杂与简单的平衡。人大附中之所以办学成果令人瞩目,不仅由于其骄人的成绩,还因为其独特的文化气象。而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小火烧温水,常烧不断火”,校长需要一点孤独的理想主义情怀,才能培育出既“养眼”又“养心”,有着自己的密码,回归生活的校园文化。

  好校长让生活回归幸福

  罗佐夫说过:“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像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

  时下的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严重超标,面对考试这个教学工作的第一杠杆,教师们像是转个不停的陀螺,日复一日地处于“打鸡血般”的工作模式。“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帮”基本反映出近些年基础教育的态势。享受生活,向往幸福是每个生命的本能要求,然“生活自顾不暇,遑论梦想和追求。”李泽武校长以“办学是种生长的力量”为宗旨,践行幸福教育,让孩子们喜欢上学,教师“痴迷”教学。宁致义校长采取半天授课制,在提高教学效率,减轻课业负担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李烈校长给予教师关爱支持,关心每位教师生活、健康,嘘寒问暖,甚至和教师一起交流恋爱秘籍、治家之道、育儿心得。李希贵校长放下身段,从虚假的角色中走出来,成就自己,成就教师。李镇西校长几十年如一日充满爱心,尊重个性,培养徒弟,亲自示范,为教师排忧解难。张建平校长舍得爱的“投资”,设立“秘密”账单,构建“情感磁场”,纵情山水间和老师们过一种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以人为本,仁者爱人,仁者养人,满足教师合理要求,满足教师情感需求。营造“严格而不冷酷,紧张而不压抑”的工作氛围,靠机制激励,用典型引路,以情感温暖调动积极性,激发上进心,让师生在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中塑造积极向上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由于情感的相互性、对称性,校长的情感投入也能从教师那里获得积极回报,使管理在舒心、称心中向前发展。

  在刘彭芝校长看来做校长不仅是让教师和孩子们幸福快乐,卓越校长应志存高远,变“独善其身”为“兼济天下”,给教育松绑。如果不能给教育真正松绑,钱学森之问,会永远问下去,并且成为天问。

  内蒙古有句谚语说得好:“山与山隔得很远,是云彩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人与人隔得很远,是友情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为了从未谋面的校长们,本人不揣浅陋,以此文作为对人性美、人情美的揄扬和礼赞。正如本书书序的题目所说:“让思想的光芒照亮教育的路程”。

【读《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有感】相关文章:

著名的中国现代诗05-17

中国著名现代诗欣赏09-13

中国著名现代诗歌精选08-28

中国著名现代诗大全09-29

《边城》杂想录08-22

中国古代著名“才女”大全10-26

著名的中国现代诗5篇05-17

中国古代著名的舞蹈介绍09-13

中国著名现代诗(精选15首)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