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插班生林可树》有感
看完了《读写月报新教育》用一期整本书来写的《插班生林可树》,我想如果名字只是一个称呼,那么叫什么是没有区别的。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插班生都叫林可树,只是每个林可树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故事。
故事一:插班生的特殊性
我从事教育工作时间很短,不到4年,但每年都有插班生。插班生是很特殊的群体,对于一个班级而言他们是极少数的,但对社会教育来说他们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这样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幸运的是我的几个插班生没有林可树那么有“个性”,他们还是很顺利的适应了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同学 和新的 老师。但我觉得他们就是“林可树”,他们也有一段时间的格格不入,他们也会先小心翼翼地试探,然后“原形毕露”,他们也能让原来平静的班级“波涛再起”,他们也许会为我们带来新的朝气……所有的未知、所有的不确定让他们变成了“林可树”。不管怎么样,他们来了,老师们准备好了吗?
故事二:接手老师的“智慧”
面对这些“林可树“,教师是几乎没有准备的,我们往往要到开学甚至上课了才知道和见到“林可树”,其实我们也和孩子一样是完全陌生的,这就考验接手老师的“智慧”了。对作者 杨 老师的“智慧”我是相当佩服的,虽是一线老师,我觉得她的教育就是“大智慧”的教育。尤其是她的几种做法和态度,再此思考和学习:每天都有不同学生的不同事情发生,有些要延迟处理的,如果不做个备忘,就可能错过或忘记,这将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和 老师的威信;对特殊的学生,有时候不能寸寸紧逼面面俱到,反而应该以退为进,让他受压制的情绪有一个缓和的时间和空间; 当学生还不愿意同你对话,不愿同你交流内心的真实想法时,尤其在接受、信任、悦纳你之前,你再怎么苦口婆心,再怎么为他着想,再怎么批评教育,都可能是劳而无功、吃力不讨好的,还可能让他走向你希望的反面。因为学生心里没有你这个老师,他就不会在乎你的言行和付出; 不管学生是不是推诿,是不是说假话,都照着他生活和言行的本身去理解、去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对他潜移默化,让他体会到,老师不只是期盼着看到他自己说的那个结果,更愿意关注他的言语,他的所思所感,以及他同老师的一次次交流,哪怕繁琐,哪怕反复。要让学生 明白 老师是想努力看懂他内心的; 应该学会根据“问题生”的.情况变化对情绪进行调控,让情绪为教育服务,而不应该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当师生之间出现种种“矛盾”和“冲突”时,问题生脸上投射的其实就是教师自己的表情; 师生是否亲近,不是看老师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讲了多少道理,而是看学生是否很有兴趣的对老师讲了多少心里话。否则,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有可能是隔靴搔痒,甚至南辕北辙。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林可树”我能做的是努力像 杨 老师那样以一颗柔软的心悦纳孩子,让孩子在他那里获得一种绝对的安全感;用心地引导着孩子,让一些美好的情愫在孩子内心慢慢生长。
故事三:家庭、社会对“问题生”的关注
成为插班生,变成“林可树”,有很多是家庭与社会的原因。小小孩童只能接受家长和社会的安排,个别叛逆性格强的“林可树”会反抗,但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教师只能尽自己所能,在学校、在课堂给予孩子帮助和关怀,其他的时间和空间呢? 杨 老师也说到“报复心理强的孩子,心里的“恨”比“爱”多,这跟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与人际交往,以及父母的不良关系对他的影响有关。如果总是处于受冷遇、受欺负、受排斥、受嘲笑、受歧视、受挫折、受打击的生存状态中,孩子难免就会在内心深处埋下“仇视”和“报复”的种子,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他人造成的攻击性和破坏性也就理所当然了。”
当然不是只有插班生会有问题,有些正常升级的学生也会演变成“问题生”,因为社会多数只是关心和在意“问题生”的成绩和学习有没有进步,缺点和不足有没有改变,有则喜,无则忧,甚至怨之厌之。有的学校眼中只有考试、分数、规则、纪律等。究其本质,这些不过是附属于“问题生”这个“人”之外的东西。而只有极少数教师对“问题生”的这个“人”的“本身”感兴趣,喜欢同他们交流聊天,乐于探究他们特殊的心理和反常行为,既能欣赏他们的童真童言,又能悦纳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同时还给予这些学生积极向上的光照和方向,前者缺少后者的能动性,创造性和潜在的力量,尤其缺乏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