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语文表现与存在》有感

时间:2021-05-13 14:58: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语文表现与存在》有感

  “语文教师应是书虫,可以没有别的什么嗜好,但是一定要有读书的嗜好;可以不了解世故人情,但是一定要有文心书缘;可以平时行事懵懂糊涂,但是不可以没有聪明动透、天花乱坠的误读。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则。”

读《语文表现与存在》有感

  读书,是心态平和下与才子佳人的邂逅,我庆幸还能时不时读一些书。当然读书的动机有点势利——希望在跟像与点、老大等书虫面前能只言片语。这学期就要结束了,梳理这学期的阅读书目,的确有发现:

  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从头到尾看完,其中“文心”重于“文字”一主张对我触动较大,可以说颠覆了以往的认知和操作。教学中也有尝试着激发孩子们的“发表意识”、“读者意识”、“真话意识”、“作品意识”,之前坚持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练笔,向小组和班级推荐自己的文章、范读学生的佳作,这学期主要是以选录的方式将言之有物的学生文章在郑州教育博客中展示,课前让学生读自己人的文章。

  郭初阳的《言语对抗沉默》、《一个独立教师的语文之旅》——跳看,选取感兴趣的章节进行了实用性阅读,在校内公开课《孔明智退司马懿》对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进行了展示,前文《孔明智退司马懿》教学正思中有论述。

  叶开的《对抗语文》(从头到尾看完,知晓了现行语文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指导孩子阅读。在《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一文中,借鉴叶老师的做法,原文课文对照中,明白这篇文章作为序言是对永远不会回来的童年的留恋:“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在选入,改动时,删减了了)。也许这是误读,但这样的误读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龙应台先生的《野火集》——从头到尾看完,给我的启示是:民主启蒙需要时间,需要勇士斗士,更需要民众主人翁的忧患和担当。而我能做的是关注孩子的本真,让学生不迷信课本、不迷信老师、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具体训练是在黑板上书写时故意展示错误的信息给他们激发他们的'分辨意识、课上文本解读时尽可能多元化,如在《孔明智退司马懿》一文中提出司马昭都能看“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难道司马懿就没看出来吗?接着以司马懿深谙官场“狡兔死猎狗烹”的残酷为逻辑思考,揭示他利用诸葛亮游刃于大魏政权。

  “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个‘思’者、‘作’者。语文教师应有自己的生命之作,应让学生读到‘我们’的老师写的优秀作品或著作。只让学生读到别人的作品,而自己没有作品的语文教师,是让学生瞧不起的、没有自尊的语文教师。”“一个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似乎已是大觉悟,但是,“死不带去”,在许多人那儿,是出于无奈,是因为“带不去”“没法带”。作为教师——人类文明薪火的传人,仅仅觉悟到“死不带去”还不够,而且“死要留下”,这是你走过了言语人生之路后留下的“买路钱”。你必须要留下精神存在的证明,你的精神生命就浓缩、凝聚在你的著述中。”

  这几年虽一直在博园里逗留,但能够拿出手的佳作很少(用媳妇的话说:不是“佳作”是“啰嗦”),这个评价哪儿还敢让学生读自己的文章,虽然会偶尔给他们展示,但那也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之所以会这样,源于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深入的专业了解,没能从“语文教师”这个言语生命去考虑一些问题。更多时候,把文字看做是总结、反思、发泄,虽有接触过“立言”之说,但未有言语成功体验——三届博客大赛的优秀更多是对自己坚持的肯定,而这坚持里有团队的功劳。“写什么,怎样写”对于我来说已经熟悉,但对“为什么要写”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今天读到上边的这些话,恍然间明朗许多,以后的日子也许还会有别样的答案给出,但它应该是最闪耀的。

【读《语文表现与存在》有感】相关文章:

读《老人与海》有感【热】11-06

读与美同行有感1000字10-26

读《沁园春雪》与《沁园春长沙》有感04-06

【精】读《老人与海》有感12-28

读《网络安全与道德读本》有感04-06

读《父亲》有感08-31

读《基地》有感04-12

读《寒号鸟》有感04-06

读《争论》有感12-24

女性的尊严与爱——读《简·爱》有感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