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文宝坻有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这方水土,生长于此的这一方人,自然会产生一种独有的情愫。所谓"钟灵毓秀",所谓"人杰地灵",诸多美好的词汇,说起来常常有些夸张,其实都是这种情愫的寄托。宝坻人之于宝坻,也是这样。
在辽阔的中华版图之内,宝坻不算很差的地方,也称不上得天独厚,大概可以说中等偏上吧。当然,这是以世俗的眼光来考量,综合气候、物产、方位等等各种因素来评价。然而,天底下的事情什么都不是绝对的。自然条件过于优越,人就容易懒惰,甚至添坏毛病。相反,处在恶劣环境中的人们,其内在的潜能反而能够更充分地激发出来,创造更多的奇迹。古今中外都不缺少这样的例子。所以,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好坏优劣都是相对的,而且作为家乡,也是不可以选择的,关键还在人的作为、人的创造,也就是所谓的"人文".
宝坻人文,说起来就像这块土地,没有高山大川,也没有莽莽丛林、茫茫戈壁,有的只是厚厚实实的土地,以及生长其上的蓬蓬勃勃的庄稼和野草。古往今来,这里没有出现对国家、民族(更别说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因此也无法给宝坻戴上一顶"某某之里"的帽子。然而,自从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有考古文物为证。至少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有那么一群人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劳动创造,上演过无数轮回的悲欢离合,一代又一代,他们奋斗着,挣扎着,收获过,得意过,也失望过,伤心过,人生之中所有的酸甜苦辣他们都尝过,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有形与无形的文化遗存。这就是我们——宝坻——的家底,没有什么可以特别夸耀的,也不必妄自菲薄。因为每一个或大或小的事件或者物件之上,都凝结着先人的智慧和才干、探索和希望。
宝坻人文的最大特色,就是真诚、朴实、接地气。这种特色,既体现在浩然的小说里、马季的相声里、赵丽蓉的小品里,也体现在各种各样的时令民俗里,还有五花八门的地方小吃里。也许是九河下梢、十年九涝、百姓穷困的原因,这里出了很多唱戏唱曲的艺人。过去,吃"开口饭"的艺人社会地位很低,生存下来都很不容易,更别说出人头地。然而,正因为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这里才诞生了那么多名角、名家,给我们留下了评剧和京东大鼓两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因为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宝坻又是出手艺人的地方:木工、瓦工、剃头匠,虽然很卑贱的职业,也能做到极致,不误养家糊口;柳条、麦秸、棒子皮,再普通不过的东西,通过一双双巧手,也能变成实用的家什、漂亮的摆设,能说不是艺术吗?元代的刘元,就凭着抟泥造像的手艺,居然成了青史留名的雕塑大师。两千年的儒家教化也没有遗弃这个地方,亦耕亦读、耕读传家是千年不变的传统,是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改变命运的阶梯。通过科举之路,这里走出了很多读书人,有的甚至成为朝廷大员,比如马琪、杜立德,有的成为封疆大吏,比如刘兆麒、刘殿衡。即便做了官,成为人上之人,这些读书人也大多秉承了宝坻人朴质、诚实的天性,为官谨饬,多行善政,成为造福一方的循官良吏,得到一方百姓的拥戴。正因为这些宝坻人在外面做好事、行善政,宝坻才有一个好名声。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在宝坻行过善政、做过好事的'外籍人,比如一代贤令袁黄,还有为了治水而"视事六年,须发尽白"的程璇,还有为了抵御蓟州水患,誓言"宁抗当事指,不敢贻民患"的张兆元等等。他们的功绩著在史册,他们的精神遗产也是宝坻人文中光彩照人的一章。
宝坻作为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只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对于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来说,这里发生的一切,不过一个小小的分支。尽管如此,宝坻的人文遗产仍然值得我们珍视,值得我们咀嚼和反思。当然,我们更有一份责任。毕竟,今天的宝坻与过去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我们又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继承前人的遗产,弘扬前人的事业,创造更加辉煌的人文成就,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有志者当有所思焉,当有所为焉。诗曰:
崆峒为枕海为裙,
宝邑风光自不群。
既有刀镰除草莽,
何难膏晷育斯文?
笙歌婉转农家趣,
笔墨张扬志士魂。
小册掇拾千载事,
鸿篇再续看今人。
【读人文宝坻有感】相关文章:
读《父亲》有感08-31
读《基地》有感04-12
读《寒号鸟》有感04-06
读《争论》有感12-24
读《杜甫传记》有感10-15
【精】读《匆匆》有感10-04
读《孔乙己》有感(转载)09-22
读《笨小孩》有感02-09
读《鲁宾逊漂流》有感09-22
读《血色母亲》有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