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通用1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1
前几年,有这样一句教育名言一直困扰着我: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找不到好方法的老师。这句话,让我苦恼了很多年,因为当我面对教育不好的学生时,想起这句话,就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苦恼于自己没有方法,痛苦于自己不够聪明智慧。后来,才知道,这其实只是一种理念,是告诉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好老师,但是,我还是为此郁闷,因为我总想把每个孩子教育好,但又做不到,直到认识了雷夫,才终于解开了这个心结。
雷夫说: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所有人都曾有过失败的体验。那么,我们到底能不能拯救每一个孩子?我认为做不到。但是,我确信,我们一定要努力拯救每一个孩子!
读到这几句话的那一瞬间,我激动得不能自己,我立即在书上批注到:雷夫,相见恨晚哪!
这几句话,首先让我明白了,所有老师都有这种失败的体验,不是我无能,所以我不再为自己不能教育好所有孩子而纠结痛苦,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这几句话,还让我明白了:面对难以教育的学生,只要尽力就行。这样,就不再因为想起班里难以教育的孩子而彻夜失眠,不再把这样的学生看成是一颗不定时炸弹而为他们揪心,自然地,就能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和百倍的包容,就能面对他们和颜悦色笑容灿烂,给他们春风,给他们阳光。我的心情也随之好了许多。
雷夫在这一篇文章最后写到:很多时候你可能会感到自己付出了很多,却没看到孩子们有什么变化------也许只是你还不知道结果而已。他讲的鲁迪的.故事,就告诉我们,他所努力拯救的孩子,最后成为一个非常努力非常感谢老师的好学生。
我相信雷夫所讲的故事,还相信这样的故事不只会发生在他的身边,只要我们去做了,这样美好的故事也会发生在我们身边。
所以,凡事做到“要努力”,追求过程的美好就行,而不是“一定要”,不能过分的重视结果。这样,我们岂不干得更讲方法,活得岂不更潇洒?!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2
翻开《第56号教室的故事》这本书,先看序,我就被深深打动了,是什么使这个教室如此特别?是什么使这个教师如此成功?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我花了几天时间,认认真真地读完了这本书,合上书页,我陷入了沉思,是“爱”吧,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师的爱让第56号教室的每一位学生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在这个“家”,孩子们都是那么的快乐,他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避风港,当成自己的乐园。从这个教室走出来的每一个孩子都那么的沉静,而且文明有礼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是令人感动的。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如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筹集外出游玩的经费,利用课余时间去打短工筹集经费;组织孩子的生日会等这些事例。我们看到,他把个人的生命与教育事业完全融合在一起,完全把个人的一切都献给了他的学生。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又是我们所无法做到的。这也是他最终能取得事业成功的原因吧。
他每天都要早出晚归,路上倒好几次车在早上六点多赶到教室,晚上六点离校,节假日还会免费为学生补习功课,带他们旅游。他那所谓的“魔鬼式训练”、学习“8法则”--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上的,这份付出完全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爱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对于基础薄弱、上课不听讲、作业拖拉、爱撒谎的孩子,雷夫老师同样充满爱,他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是不放弃,不抛弃,始终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有一个叫艾伦的学生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去年问一个老师问题,结果她火冒三丈地对我说:‘我不是已经讲过了?你根本没在听!’可是我有听啊!就是听不懂嘛!雷夫老师会讲解五百遍遍,一直到我听懂为止。”
看了这段话,我有些惭愧。曾经我班中也有小朋友来问我问题,而在我对他讲解了一遍两遍之后他依然不解的时候我忍不住大声地责备他:我上课在讲的时候你在干嘛?为什么不好好听?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对我产生畏惧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再也不来问问题了,那我们做的努力岂不是适得其反。我们为什么不能想雷夫老师那样,讲三遍不懂,可以讲五遍,五遍不懂,可以讲十遍。所以,遇到学生不懂的时候,绝对不该感到愤怒,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让学生想问、敢问、也学会问。
记得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位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晶莹圆润,渔夫爱不释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个小黑点。渔夫心想,如果能把小黑点去掉,珍珠完美无暇,就会成为无价之宝。于是,他就开始耐心地剥剔黑点。可是去掉一层,黑点依然存在;再去掉一层,黑点还是存在;再去掉一层……最后终于去掉了,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颗硕大的珍珠也已不复存在。
由此我就想,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不就是一颗颗硕大的珍珠吗?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黑点”。而我们老师和家长,却总是在苦苦地追求着孩子的那种“白璧无瑕”的完美境界。因为教育这个大环境,要求孩子必须样样出色,才能在众多学生中出类拔萃,于是我们要求着学生这样那样,久而久之,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往往困于一个框框内,如同惊弓之鸟,不敢越池半步,孩子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被剔除了,孩子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杀了。而在第56号教室中,每个孩子都展示了他们的勇气、毅力和热情,而这些正是他们的许多同辈所缺少的。这些孩子勇敢地探索着那些很少有人走过的路,世道险恶时他们与人友善,别人放弃时他们令人难以置信地继续努力。这些孩子们不找借口,他们抓住机会,让遇到他们的所有人都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这不正是我们所有教师的期望吗?
唯有出自内心的关怀与真爱,才能创造出人间的“奇迹”。“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其实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相信只要努力改变,用心去做,一定能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属于我们教室的奇迹!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3
现在,有一个有趣的教室,温暖的教室,有一个关心自己的老师,可以从他那里得到很多东西,比如温暖和关爱,在家里得不到的温暖和关爱;比如希望,没人告诉过自己未来自己还可以过上幸福的和有钱人一样的生活;比如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现在的生活的知识;比如乐趣,有思考的诱惑力的乐趣,这是在家里和在大街上根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
在这里,孩子们得到了以往在任何地方都得不到的`东西;在这里,孩子们感受到了人世间原来还有这样的温暖和乐趣;在这里,孩子们的思想和认识有了实质性的改变;这里,是孩子们命运的转折点,希望从这里升起,命运从这里改变……
有这样一个虽简陋但美好的地方,烙印在脑子里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地方,永远的存在着;有这样的一位老师在这里永远的生活者,存在着,为什么不回来看看呢?这里是生命重生的地方!
雷夫老师的伟大就在于他的爱心,他的耐心,他的恒心,他的执着。
当一个人的心里有一个火热而沉静的爱心的时候,在他的周围就会聚拢来许多向往美好的生命,因为,美好就在这里。
坦然,真诚,是雷夫的身份证。
现在的社会上,有多少人还有这个身份证呢?还有多少人让这个身份证通行呢?还有多少人给这个身份证以便利的条件呢?不说条件,就是起码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又有多少呢?
当每一个人都拥有这一身份证时,每个人的周围都将是一片灿烂的春花……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4
信任是打开与学生沟通大门的金钥匙。
信任是人与人沟通的基础,是人心灵沟通的桥梁,更是人走进彼此内心的一把金钥匙。同龄人间如此,在教师和学生间,亦如此。
本学期读了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的教师”雷夫的《第56号教师的故事》,过程中学习了雷夫许多开放的、与众不同的、更合适的教育教学理念,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也是雷夫在这场“震撼人心的演讲”和“精彩纷呈的答问”过程中,反复强调,极为重视的,那就是如何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在书的序言中提到,当雷夫被问及“怎样让学生如此尊敬您”的时候,雷夫的回答是“我不需要他们爱我,我只需要他们信任我”“而一个老师,要赢得学生尊敬很容易,但是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很难。”从雷夫讲他与学生交流,以及他学生的状态中我们能够看出,雷夫已经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当然,在这本书的问答中,雷夫为我们讲了他与学生建立信任的事例,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经验,但是更多的是联系生活实际,去践行它。
作为科任教师,与固定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每天行走于各个班级,和每个学生每周只有“一面之缘”。这样的教学模式,让我有了思想的误区,我觉得每节课讲完自己要讲授的内容,为学生讲解清楚即可,不用和学生有什么过多的接触,学生也不会想和我有什么深入的接触,但是,读了雷夫的书,我有了不同的看法,我要尝试和学生有更多的.情感接触——建立一种信任的关系。
于是,我开始尝试把这种信任的建立放在课堂,课上我做出的要求,我“说到做到”,让学生对我的要求深信不疑,并能够遵守;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做出相应的奖励,并“言出必行”。这样,学生从心理上,就会信任我。结果,我出奇地发现,这样的沟通和学习方式,让我们彼此都更加轻松,形成了一个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知识掌握的越来越好——彼此更加信任——享受课堂时光——知识消化、吸收更好。于是,课堂成了我们彼此心灵交流的园地,也是彼此收获知识的殿堂。
彼此信任了,心便打开了,心打开了,才能彼此走进去,走进去了,才能有更多的了解,才能有更多的沟通,只有架起了这座沟通的桥梁,才能方便“互通有无”,才能“双赢”,我们懂得,孩子也懂得。所以,我们要用一把和我们相同刻度的尺,来衡量孩子们的“内心”。这样才能建立一种平衡的信任关系,通过信任的建立,打开更多沟通的门,建立更好师生关系,创建更优的学习氛围,为每个孩子准备好未来。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5
读了《第56号教室的故事》后,我深有感触。干了十几年的幼儿教师,有许多的艰辛,同时也有许多的收获,正如雷夫在书中所说:“教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工作。我是一个好老师,但仍然无时无刻不感到教学的坚难,无时无刻,因为我必须想方设法教学生如何在一个不诚实的世界里做一个诚实的人,如何在一个不友善的世界里做一个友善的人。这是非常困难的。”是的,只有认真负责,一心搞好教育的好老师才能时刻感到教育好孩子的困难和巨大压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3-6岁的孩子是站在人生的第一起跑线上,是孩子健全人格和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也深深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通过读这本书和我平时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我认为要做好一名好老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我认为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同时也是最困难的一点,要想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首先,你不能让孩子害怕你。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这样一种东西“害怕”。雷夫常说:如果他们考试考得不好,只是说明我要再给他们讲一遍,如果考试不好,他们的头发不会着火,他们的父母仍然爱他们。在幼儿园里没有考试,但孩子们也会犯错误,有时会推倒小朋友,有时会弄坏玩具,他们刚离开家庭,刚走出他们的小世界,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如果去恐吓他们,他们就会远离你,有许多刚刚从事幼教事业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会被告诫:不要对他们太亲切,那样他们将不害怕你。是的,与孩子保持距离,让他们“尊敬”是可以使你的教学轻松许多并减少麻烦,但那样你将难以得到他们的信任,孩子们不会走到你的身边,同时你更不会体会到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其次,要有爱心,耐心。爱心对一个幼教工作者尤为重要,如果没有或缺乏它,那么就应该换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爱,不是同情,不是可怜,不是施舍,不是当救世主,是看到每个孩子的优点和力量,让每个孩子都有力量成为最好的自己。“我只能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自己拯救自己”雷夫 如是说。因为拥有了对他们的爱,你才能耐心的对待他们。如今的人们似乎都很性急,我们希望电脑运转得更快,希望用钱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这么着急。要想帮助孩子们,让他们成为更优秀的人,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总喜欢指出孩子做错了什么,我感觉如果你换一个角度去看孩子,今天这个孩子在哪个方面进步了,在哪里做的很好,然后在慢慢指出他们的错误,换种说法,如果你在玩完玩具后把它们送回玩具柜上那就更好了,我们应该慢下来,一定要对孩子特别有耐心,因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东西,我们不能让他们一下就明白所有的东西。当孩子愿意走到我们的跟前,和我们分享他认为快乐的事情,分享他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说明他把我们当朋友了,他开始慢慢信任我们了。
做一名公正的老师也是很重要的。有的时候我们确实要惩罚孩子,但惩罚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我们的惩罚必须“符合逻辑”惩罚必须和不当行为相匹配。而对孩子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孩子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比如,我们正在组织孩子们做游戏,其中一个孩子故意或违背游戏规则,那么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止这个愉快地游戏,更不能打骂或恐吓孩子来惩罚他,而应该让这个游戏更加快乐,而那个孩子在懂得游戏规则前只能在一边看着大家做游戏。惩罚公平公正,孩子们就会接受,反之,我们就会失去他们的信任。
人格品质比知识更重要。幼儿园是良好品质形成的初期,也是尤为重要的时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人格品质的形成具有关键的作用。坚毅、城实、勤奋等人格的良好方面要从小培养。榜样对人格品质的形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时刻铭记:孩子们一直在注视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们和气待人,那我们首先自己要做到和气待人。如果希望孩子们能做到认真其做好每一件事情,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就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处于善于模仿别人的时期,他们自己还没有什么主见,善于模仿老师,作为一名幼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每一个行为,做一名合格的榜样。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6
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故事》可以说是风靡全国,本学期我们学校也推荐我们阅读此书。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我们教育本身的荒漠化,我们自己没有什么可光照指引大家的故事或榜样,我们作为教育者的干渴,真是期盼这书能如甘露,不一定能溶解僵化的心灵,至少能给我们触动一下。
雷夫为什么能成为一个故事?
一、雷夫本身的理念和视野:比如,他的努力和要求不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是更根本的因素:公平。因为他的学生很多母语不是英语,为了使他们得到公平的机会。而在我们的国度,我们一直以来被教育:最大的就是为了的学生着想——最多是努力使他们考上最好的大学,但近来早已退化成个人的'利益作为驱动力,那些领导也是以此来管理的。所以我们没有故事。
二、美国的体制——尊重每一位诚实公民的自主权:在美国雷夫可以根据学生、学校、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课程,甚至时间的安排,如暑假。
而我们的体制走到一个地步:只要自己不用负责任就可以了,所以,不合理的放假学校补课调整,甚至连游历(学生踏足)全部取消,就是怕出事。学校、老师没有任何的自主权,苟且偷安,只为方便和肚腹。所以我们没有故事。
三、真实自我:雷夫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来教学,或者说雷夫是以一个独立的人格、真实的自我在教学。为什么雷夫可以呢?我想首先得归因于雷夫自己成长的那个空间,是什么样的因素使雷夫可以有独立、完整的自我来面对学生?
而我们又为什么没有呢?
我们这些作教室的,在自己的成长和手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就被塑造成分裂式的人格,我们活在很深的恐惧中,我们被训练为自动不表达自己真实想表达的,我们有意无意的开口闭口与“最高指示”保持一致,而意识形态就是我们不能质疑的真理,要我们一直重复的教导学生。
我们哪能还有独立真实的自我!
上面几点才是奇迹产生的真正原因,而雷夫所说:要耐心、信任、不看重分数等,实际上是众所周知的,我们若只学这些皮毛,就当有100雷夫在中国到处演讲都没有用。
学习吗?同仁们,改革,是唯一出路。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7
研究生学习期间,仔细研读了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里面最让我感触的一句话是“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一句朴素的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这本书雷夫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以及经济制度等等对班级管理很有效的教育方法。
《第56号教室的故事》这本书主要集录了雷夫老师在中国的讲演录。其中有几点对于我来说颇有感触:
1.学习是为了在生活中运用,雷夫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特殊的理财课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每个学生都必须在班级里面承担一项任务,设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账户,用挣来的钱付租金。每个月底,班级会举办拍卖会,可以买各种各样在学校里用得着的好东西。这样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经济学,这比通过考试有价值的多。
2.在每一节课前,我都像孩子们解释为什么要学这节课。我从来不会说:“打开课本,现在做数学作业。”我会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学习分数。然后,我会请学生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学分数,我也会告诉他们,为什么在生活中会用到分数,有什么作用。我还告诉他们我平时在生活中是怎么运用分数的,然后打开课本进行学习。如果一节课程设计是合理的,学生在学习之前也了解了学习这一课的重要性,通常是不会有学生不好约束的情况。雷夫用简短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怎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控制好教学环境。
3.我们要跟孩子说:我们队成绩没有任何兴趣,重要的是学习这些内容;我们也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只要学得好,肯定能考好。但为了考试而学习是没有意义的,这些话必须反复跟学生说,每天说,这样学生才会意识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学无止境”,他们愿意不断进步,而不是为最后的一场考试作准备。
4.“我从来不和别人争论,那是浪费时间,我会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身上,这才是成功的原因。”从这本对话录里,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雷夫对学生的爱,是包容,是理解还有恰如其分的`引导。让课堂成为孩子向往的地方,在56号教室里面,没有害怕,没有分数,更多的是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是这个教室的主人。在56号教室里,没有家庭作业,只有充满乐趣的课外活动和耳濡目染的音乐、戏剧这些美好的东西。
“坚守”是一个很美的词,用在雷夫身上恰如其分,他用了30年的教龄说明了对教育的坚守和执着。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要有教育勇气和教育梦想,当然也要有脚踏实地的毅力。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8
读完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故事”一书,给我留下住深刻印象的是一句话“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我的失败比我的成功多,但我从不放弃”。是的我们每位教师都是一名普通人,我们不要寄托在工作中能做出惊人的壮举,实际上也不须要,更不需要什么教育技巧。只要我们能像雷夫一样,一切从学生出发,全心为学生,每天和学生一起吃午餐谈心,和学生一起活动,让学生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学习,做好每一天中的每一件事。这些我们同样可以做到,当学生感冒发烧时,我们的`一下抚摸和一句问候;当刮风下雨时,我们给他们撑起的一把伞;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我们给他的一次认真讲解;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耐心给他的一个建议;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的一句鼓励的语言。每天这样做好了就是伟大,就是英雄。我们不缺乏教育理念和技巧,往往我们缺乏的是耐心和坚持。耐心和坚持来源于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雷夫始终感觉到,和学生在一起是很快乐的事情,所以他每天很开心,他很愿意和孩子在一起享受孩子们的欢笑声。因此只要我们能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给他们做好成长的榜样,教会他们生活和学习,我们一定也会像雷夫一样得到学生爱戴,给孩子一个门好的未来。
另外读到,雷夫在进行班级学生管理时将班里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他们聪明,喜欢学校,喜欢老师他们是上帝赐予的礼物;第二类学生资质平平,表现一般,时长每人关注;第三类学生很笨,还讨厌学校和老师,经常犯错。我们通常是抓两头带中间,结果忙得不可开交又没太大效果(尤其是第三类学生),而雷夫却是抓中间,促两头,效果很好。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小学和初中很优秀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感觉到自己在学校过得很快乐,老师喜欢,同学喜欢并有女生追(但我不开窍)。但到了高中,成绩平平(比我聪明的人多了,全县就一所高中)没人关心没人问,从此我的学习也开始下降,性格也变得内向,(也没女生)注意,当时我特别羡慕另外两类同学能得到老师和大家的关注,甚至愿意违反纪律而引起老师的注意,但可惜老师认为我平时很遵守纪律偶尔犯错不用管,就这样过去了。因此在我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一直也很关心第二类孩子,尤其性格很内向的学生,要让他们也能得到老师同等的关爱。就在前几天我接到了我班一位女生刘文锦奶奶的短信,感谢我一年多来对孩子的关心,使孩子性格慢慢开朗起来(父母离异和奶奶一起生活),并取得优异成绩(班级第11名,原来30多名),实际上我就和孩子每一个月进行一次交流。
因此我认为教育很简单,不需要技巧,更不需要做惊天之举,只需用你的耐心和责任心,怀着一种幸福感,一切从学生出发,以身作则做好每一天的每一件事,一定会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9
这是一本典型的美国式教学书籍,介绍的是一位美国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教育故事。这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老师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感动了整个美国。在中国教育界也掀起了学习的风暴。这本书中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了美国教育,体会了美国教育与东方教育之间更多的是相似、相近。
学习雷夫老师,创造传奇教室。这已经开始成为中国小学教师的追求。但怎么去学习他呢?学习他的哪些方面呢?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介绍的更多的是美式教育教学理念的体现。书中许多的例子、做法不一定都能够模仿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如丛林学校允许雷夫老师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安排教学而不加干涉,如雷夫老师不但废止了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教材,而且经常带着孩子们出去旅游以获得更多的深层次体验……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在教育过程中,雷夫老师表现出来的那种爱生、敬业、勇敢与执着,让我深深地感动。
雷夫老师是一个勇敢的老师。雷夫宣扬努力付的价值、诚实的自我反省,以及追寻自我道路的勇气,雷夫是当代的梭罗。雷夫老师敢于讲真话,敢于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完完全全地暴露在读者的面前。在自序中他就写着:“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着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感觉雷夫老师很有个性,尽管他已经是个非常优秀的教师了,身上已经被照上了许多美丽的光环,但他依然能把自己心底里的话讲出来,真实地表达自我,不怕露短,不怕出丑。他还敢于讲美国教育的真话。在书中,他多次例举了自己所在学校以及其他学校老师的一些做法,并直言不讳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提出了批评意见。同时,他也敢于直截了当地对他所在的州进行的“标准化测验”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这种勇气在中国的教育中是不多见的。雷夫老师之所以能获得成功,首先取决于他的职业良心,他很真实,很坦荡,很勇敢,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安、痛苦,敢于面对教育的困惑、不良现象,而后有所思考,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去为他的学生撑起一方天地,让第56号教室的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勇气,是他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反思我们自己的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人云亦云、得过且过的人比比皆是。教育是求真的事业,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果连我们教师都不敢说真话、做真人,那我们的教育就没有前途,我们的民族也没有前途。我们要学习雷夫老师,做一个勇敢的人,针对教育事业中出现的问题勇于思考,敢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当前的体制下,我们在实验学校工作,这所学校很可能就是大多数教职工终身工作的地方。我们有义务为了这所学校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多的努力,这些努力中显然也包括了勇于提出正确的意见与建议。当然,勇敢不等于莽撞,应是抱着对教育事业无限的热爱与忠诚去做的勇敢。
雷夫老师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我想这几个字其实是概括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或者说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师教育追求。在书中,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一些优秀做法,也看到他对学生挚热的爱。雷夫老师为什么能成为“感动美国的教师”,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热爱孩子,是雷夫老师获得成功的关键。试想一个不热爱甚至对孩子厌恶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教育工作其特殊性,就在其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生动鲜活而有充满个性的生命。出于对生命的敬畏,我们不能放弃任意一个孩子。出于对生命的敬畏,我们的工作永远不具有试验性,因为孩子们不是试验品。出于对生命的敬畏,我们必须要恪守规范,绝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出于对生命的敬畏,我们必须做实做好教学“五认真”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而要做到上述这些,首先你得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
雷夫老师是一个很敬业的老师。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自序《教室里的火》这个章节中,介绍了一个敬业的故事。书中写道“一节化学课中,学生们因为使用酒精灯变得很兴奋。但是那个女孩找不到灯芯点燃酒精灯。女孩眼里含着泪,我也为自己想要放弃而深感羞愧。突然间,化解她的忧伤成了惟一重要的事”。后来雷夫老师为了帮忙这个孩子点燃酒精灯,却让火焰烧到了自己的头发。他感觉自己像个白痴,可是又觉得当老师棒极了。他说“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是没有捷径的。正因为雷夫的敬业,才成就了那么多的学子进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名校。也才成就了他的教育奇迹。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爱岗敬业的好老师,可是谁又能真正向“雷夫”一般的投入呢?反思我自己的工作,白天要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教研组工作,晚上回家常常是阅读一些教育书籍。原来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敬业的老师,但在见识了“雷夫”几近疯狂的“敬业”后,我觉得自己还应该做得更多。
雷夫老师是一个有智慧的老师。
一名好教师要成长,必须得善于反思和总结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这是教育的大智慧、真智慧。雷夫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不断审视、反思、尝试,逐步认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他逐步感悟并形成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为孩子将来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不要把信仰强加于孩子”、“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许多先进的观念和认识。最可贵的是,他在遇到问题时,绝对不是先从客观方面去找原因,找借口,而是进行积极思考,及时去纠正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用自己的大脑去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去摆脱困扰。在他心情的调色盘里,即便是偶然会有灰色,但他也能很快将它涂抹成暖色。因此,我们可以肯定,智慧是他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我们实验学校早年前就提出了“做智慧教师”的口号,可是怎样的老师才能称得上是“智慧教师”呢?对此我一直很困惑。时至今日,我似乎明白了。一名智慧的老师应该是在教育工作中,能够不断的反思、总结自己,并逐渐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也一直做反思与总结。可是这些反思与总结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更多关注的是一节课的优劣、一次检测的得失。我觉得自己的视野还可以更开阔些,可以更多的去关注学生、关注教育现象、关注教育大环境,从中思考如果提升教育的质量,而不仅是狭隘的教学效益。
向雷老师学习,要做勇敢的老师、做智慧的老师、做有爱心的老师。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10
在去年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中,我曾经拜读过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当听到这个学期我们要读这本书,我不禁有些疑惑:不是已经读过了吗?可是当我拿到这本书,翻开目录时我才明白,原来这是一本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书中收入了雷夫老师在中国几次难得的与中小学老师的对话问答的全过程,以及中国的各大媒体对雷夫老师的评价。如果说《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是雷夫老师和他的第56号教室的自传的话,那么《第56号教室的故事》这本书就为我们很好的诠释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念以及他真正的精髓所在。
当我们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时,很多老师认为:雷夫老师的成功归根到底因为他在美国,美国老师一定与我们中国老师有着天壤之别的教育背景、成长背景和社会制度,如果雷夫老师在中国他还会一样成功吗。如果56号教室在中国的某个小城市,它还会同样创造奇迹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开了《第56号教室的故事》。本书的第一讲从雷夫老师在北大的演讲开始,读完几页我就发现,该书通过现场实录的方式,记录了雷夫老师讲演的全过程,从雷夫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中我仿佛和以前在现场听过的演讲一样,接触到了一位真实的第一线的老师正在娓娓道来他和他学生们的故事。书中不但有雷夫老师畅谈自己的亲身经历,有第56号教室的学生讲述自己的老师雷夫的短片,更精彩的是在网络、北京现场和深圳现场的众多国内的中小学老师对雷夫的现场提问。诸如:您是如何看待中美两国教育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您钟情于“第56号教室”的工作?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接受新班级是您是怎么做的?您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学生早早的来校学习难道您不担心学生的安全问题吗?此类的问题,既尖锐又实际,很多的问题也正是我在读完《第56号教室的奇迹》后想向雷夫老师所提的问题。在读完雷夫老师的回答后,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把一直把西方国家的教育想象的很完美,把美国的教育想象地很神奇,从雷夫老师的话中我找到了答案,其实教育从根本上来讲是一样的。美国也有对学生和老师分数上的要求,美国也有不爱学习的学生,美国老师的工作量甚至比中国老师的还要大。雷夫老师的回答精彩纷呈,解决了很多中国老师的困惑,和我的困惑。比如有一个老师向他提出的问题是:怎样让学生真正的爱上学习?其实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并且我在实际的教学经历中也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英语教学中我常常绞尽脑汁,花大量的时间在吸引学生的丰富的教学手段上,以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在我近十年的教学经历中我也总结出许多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我的英语课,爱上学习英语这门课程,我很高兴。但是也有时候我也会为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的学生而抓狂,有时我常常想是不是自己的努力还不够呢。雷夫老师的一句话,给了我继续努力探索的动力,他说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这件事是很重要的。是啊,我所教授的英语这门语言,学习的最终结果不就是运用到生活中去,用语言去交流去获取更多的信息吗?我是否可以给孩子更多更宽广的舞台让他们学以致用呢?如带他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可以用得到英语的地方,引入外教老师到我们的英语课堂上来,带领学生使用网络用英语获取更多的信息等等。我想如果书中老师们的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以及雷夫老师的回答,我都能仔细的思考一番的话,读完这本书后,我就会犹如跟着雷夫老师上了一门教育学课程一样大有收获。
看完第一讲其实我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我想是教所规定的500个字所不能表达的,也许这些想法可以留到下一篇读后感中,我也很期待下一讲雷夫老师与中国名师的对话,让我感受中美两国老师所碰撞出的思想的火花。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11
利用闲暇的时间,我拜读了雷夫先生的《第56号教室的故事》,在教育教学中深有启发。
(一)特殊的理财课。
在开学的第一天,雷夫先生告诉孩子们,必须在班里承担一项工作,可以是“银行家”、“清洁工”、“文秘”,等等。承担并完成了这些工作之后,每个月底他给孩子们发“工资”,当然不是真的钱,但可以在教室里使用。
启发:我们班级也在搞班级百分制,虽然百分制和孩子们每周之星评比和综合素质评定等有一定的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对班级百分制会产生一定的倦怠,百分制对孩子们的刺激也不如初一时来得这么强烈。我在想,如果按照雷夫先生的方法,将千分制换成具体的“工资”形式,是否能让孩子在学习、工作等方面的积极性更强,同时也能指导他们正确理财,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自立自强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意识,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有了更密切的联系,这真是一举多得啊!
(二)抓中间,而非抓两头。
雷夫先生说:“在我的班级里,我总是在脑子里把学生大致分成三类:第一类孩子、第二类孩子和第三类孩子。”
这是一般老师的普遍的分法,而雷夫先生对待这三类孩子的秘诀在于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第二类孩子身上。这一秘诀让我眼前一亮。的确,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喜欢第一类孩子,但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第三类孩子身上,而第二类孩子却往往受到忽视。事实上,在第二类孩子身上花时间是最有成效的。
在雷夫老师这一观点的启发下,我想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发展,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对这三类孩子的关注强度各不一样,为使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各自的发展,我认为作为老师,应该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比如说位置的安排。七年级,为了班级的稳定与和谐,为了小学的孩子能尽快适应初中的生活,我们的位置习惯采取“互补”的形式,特别是习惯好,成绩优异的同学,他们的同桌相对习惯较差,成绩较弱。在班级初始阶段,这样的安排的确有利于保证课堂的纪律,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对习惯差学习能力弱的同学也有一定的榜样作用。但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优异能力强的同学会找不到合适的竞争对手,而学习能力弱的同学又因对手太强,而失去前进的动力,这样极不利于各类孩子的发展。
于是,我根据孩子们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班中为每位孩子寻找合适的对手作为同桌,而在前后桌之间采取互补的形式,让他们既有合适的竞争对手,又能在碰到问题时,找合适的同学解决问题。位置形式的变化极大的.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各类孩子都能找到了自己学习的目标,学习动力再次被激发。
(三)阅读是生活的基石。
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能力,是雷夫先生的阅读观点。作为语文老师,我尤其关注利用阅读,培养学生的品行,引导学生心理,陶冶学生的情操。
现在的学生在浮躁的时代,埋头作业,抬头活动,很少能静下心来探寻自己的内心。为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我们八年级语文备课组每周收集好的文章,让孩子们利用午休时间进行专题阅读,并以练笔的方式摘录独属于自己的句子,为周末的随笔寻找灵感累积素材。周三中午我们集中阅读自己精心选择的书本,甚至在课前2分钟交流同学作品或欣赏同学的摘抄。在交流中,学生阅读的热情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度有了一定的加强。为了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我们又开展名家作品众人谈活动,对每月学生的阅读写作做一汇报和展示。
阅读让孩子们终身受益,在阅读《第56号教室的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的智慧的启发,得到了教育教学的无限力量。喜欢阅读雷夫先生这样一位拥有着无比热情和无限智慧的美国教师,更喜欢将他的智慧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的实践。阅读着,收获着……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12
今年寒假再次拜读它――《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心境完全不同,因为思想更加成熟,所以当我再次走进这本书时,我不仅从这本书里收获了很多,而且有了很多的发现……
雷夫老师的这一做法我很感兴趣――雷夫老师把学生分三类(当然我会为了保护每个孩子的自尊心,心里这样分,但绝对不公开,在班里每个孩子眼中大家都是平等的。)第一类聪明,喜欢老师,家长也喜欢老师,各方面都优秀;第三类讨厌老师,讨厌学习,顽固不化,并且爱捣乱;第二类资质平平,学习一般,不是跑得最快的那群人,不是最漂亮的女生,也不会成为最伟大的科学家或最出色的作家,但是他们还过得去。正因为他们还过得去,所以从来没有人注意到他们……雷夫老师通常关注第二类学生,把精力花在他们身上,这些学生会很兴奋:老师注意到我了!于是表现得像第一类学生一样,而第三类学生就被晾在一边,没法捣乱。他的这一做法给我的启示是:打破常规,改变关注对象。别老盯着“坏”孩子的缺点无限放大,天天跟这些孩子斗智斗勇,生气不说,还起不了一点教育效果。要学习雷夫老师用榜样的力量引领感化“坏”孩子,也让他们融入到教室这个学习知识,学做真人的天地,我想这样的教育才会创造真正的奇迹。
雷夫老师的这个观点我很赞同――雷夫老师重视阅读。“一个孩子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为乐趣而阅读的孩子比大多数只阅读指定功课的孩子,会拥有更多的热情。从整个雷夫与许多教育名家的对话中,我们能体会到雷夫老师对于阅读的关注度和阅读带给56号教室每个学生的影响。对于这一点我的启示是:作为一位兼语文学科的班主任,更应该明白生活在现在这个繁华浮躁的社会中,阅读且广泛的阅读不仅重要,而且很有必要,也很迫切!因为只有阅读才能让一颗颗浮躁的心灵沉静下来,只有阅读才是每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所以,远离手机,做手捧书本的'一员,不做低头看机的一族。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是一顿教育的大餐、一次智慧的盛宴,更值得我在教育路上反复品味:在班级管理中打破常规,改变关注对象;教育教学上努力用阅读安抚孩子们浮躁的心灵,这样我们的教室也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更会有意想不到的奇迹发生!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13
雷夫老师在自序中他就写着:“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着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感觉雷夫老师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教师。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也有同样的感受:有时为了思考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突出一个教学重点、如何突破一个教学难点,常常是反复的思考、推敲、有时甚至是寝食难安。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我想这几个字一定就是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吧。“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是一种多么朴素的意识和想法啊!我想:要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以信任代替恐惧。
正如雷夫老师所说:“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有的时候教师可能是“爱生心切”,一个知识点教了几次有些后进生都不会,这时教师就免不了语气会重一些,甚至会骂几句,这个时候的学生就象一直“惊弓之鸟”,越紧是听不进去,最后学生和老师都弄的筋疲力尽。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和谐、平等、信任的环境中学习,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得搏击。
二、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
雷夫老师说:“绝对不可拿某个学生的测验分数跟另一个学生相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这句话说得非常睿智。作为一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我从来不拿一个学生和另一个学生相比较,而是注重学生学习表现的纵向对比,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表扬。”
三、要培养孩子们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地克服困难的学习态度。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有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一次次的攻克难点中不断进步的,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在学习的路途上。
四、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学生犯了错误,不能一味的批评,而是应该帮助他找到错误的原因,避免类似的错误重复发生。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14
利用暑假时间,我读完了学校推荐给我的《第56号教室的故事》,掩卷思量,其实整篇文章不是说56号这个漏雨的教室多么有名,而是讲述了勒夫这个美国同行,他的师德有多馨香。我看用刘禹锡先生《陋室铭》前几句话“山不再高,有仙则名,水不再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来总结,那是再也恰当不过;56号教室的出名正是因为有雷夫这样一个老师显灵:
一、率真实诚的雷夫:
雷夫·艾斯奎斯是美国的霍巴特小学的一名教师,他一直认为“教学是一种非常不易的工作”,他自信“我是一个好老师,虽然经常遭遇失败,请不要认为我就是一个坏老师”。他是一个“疯狂的老师,延长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他的观点率真,对中国目前应试教育风暴痛击,“教师操心的是如何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能,不要担心年终考试,要关注学生当下的成绩,要关注的是孩子们十年后的成绩”;“老师的责任不是去创造会考试的好学生,而是去塑造好人”;雷夫老师是一个真诚的人,他说“教育家完全是真实的、有缺点的、卓越的教师”,“真正的教育家是接地气的人……”;“在做中学,让孩子在失败中找到成功”。他尊重事实,不说睁眼瞎话“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我做不到”“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被教好,教师的职责是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挽救自己的灵魂”;雷夫老师是一个诚实的人,是美国家喻户晓的教育家,但也从不把自己吹嘘成神,“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普通教师,对于教育,我不过是比其他人多了一点热爱”,“我也总是犯错误,常常有失败感”。
二、热爱孩子,忠诚教育事业的雷夫:
“比其他人多一点热爱”,让他成为世界名人,美国的教育英雄,但这一点是多少呢?“延长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安排各种各样的音乐艺术活动,把这些活动列为教学的一部分内容”,“想要帮助孩子们,让他们成为更伟大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耐心”,“我们应该先慢下来,一定要对孩子,特别有耐心,因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能让他们一下子就明白所有东西”;“让教室成为安全的天堂”,“平等需要被看见,需要被感受到,只要双方平等的时候,你才有可能被感受到、被喜欢”;正是因为这种爱,他对教育有了更多的领悟,“教育是一种奖赏,而不是惩罚”,“教育不是为了抓到一些坏孩子,教育要学会等待”,“真正的爱就是看到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力量,把这种力量唤醒,让它舒展开来,这就是生命的'绽放 ”,对教育孩子有了更多的研究:“抓中间而非抓两头”,“给予中间的学生更多的关注”。
三、注重家校合作共建的雷夫:
“家庭是影响孩子的最重要因素”。“给家长的第一个建议是,每天一定要和孩子吃晚餐,第二个建议是,不要在孩子的房间里放上电视和电脑,第三个建议是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让孩子学习音乐”。这些建议,需我们在实践中去实践。
总之,通过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对教育的不同认知,让我有了新的发现和体验。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 篇15
拿到书时,不禁对书名产生了疑问和好奇。教室里会有什么奇迹,有的不就是桌椅和学生,五十六号教室里又有什么奇迹呢?带着种种疑问和好奇,我走进了第五十六号教室,阅读完了整本书。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惊讶的是第五十六号教室则是位于洛杉矶某个布满贫穷,暴力地区的小学教室,那里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特殊的成就;而那个第56号教室的雷夫老师,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他对教育的投入和激情及他在教育上的智慧与爱心都深深的感动了我。
这位令人敬佩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虽然国情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我们仍能从书中发现中美教育面临的许多相似之处。了解这些相似之处,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教师职业的确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辛苦是因为这项工作的确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开发出自己的智慧,成为好的教师,特殊,是因为这个职业面对的是一群质朴无型的孩子,工作的场地是一间教室。
“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老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雷夫正是以他对教育无法比拟的热情将不足40平米的教室无限延伸,使得这里成为了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在化学实验上,一个小女孩因为找不到灯芯而苦恼,眼里含着泪水。为了不让她掉队,雷夫老师决定停下来帮助她。由于灯芯太小,所以雷夫将头靠的离酒精灯很近,由于很专注,连头发烧着了都没有发觉…
其实这样的事可能很多老师也都能够做到,我真正感动的不是这个故事也不是插图,而是插图下面的那是几个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也许一个教师几十年如一日的从事教学并不鲜见,也许一个教师几十年如一日的从事教学并不鲜见,也许一个教师为了工作而做出牺牲也实属正常,但是一个教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于教学,并且将这种专注视为是正确前进方向的指引的话,那么这位教师已经超越了这个单纯的职业,而将其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并且将这种精神转变为了自己的信仰。我想这才是教育的真谛。雷夫就是这样一位教师,一位可敬的教师楷模!
书中还有很多故事和小的细节表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专注与热爱。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
仔细回想一下,真的是当局者迷,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老师。但有很多次,教育方式有所偏颇,其实我应该再多点耐心。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必须要努力才行。任何教学的决策都必须谨慎小心,务必以学生的最大利益为考虑,学会使用更优雅、更成熟、更能达成目的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以超然的角度和孩子站在同一阵线,用心体会他们的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从艾斯奎斯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努力找到平衡,真正以孩子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汲取教训学会跟孩子沟通,让自己成为一个既有智慧又很成功的教师。
【《第56号教室的故事》五年级读后感】相关文章:
《第56号教室的故事》小学读后感05-02
《第56号教室的故事》读后感400字05-02
五年级作文:教室的故事04-23
教师第56号教室的故事读后感05-02
教室里的故事10-05
教室里的故事05-25
教室里的故事10-17
教室里的故事10-17
教室的故事-作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