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葡萄牙的高山》有感

时间:2021-04-29 19:11:1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葡萄牙的高山》有感

  小说展现的三个故事既独立,又紧密相连。Ta就像是一个魔方,你阅读的过程,就是在解这个魔方的过程。刚开始你只看到了故事所展现的一面,或是两三面,始终无法面面俱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TA需要思考,在作者依稀给出的线索下,去尝试不同路径解构。我们常常误会了一句话“结果大于过程”。其实结果本身没有意义,是过程赋予结果意义。正如小说最后一句话“然后他转过身,朝着伊比利亚犀牛消失的方向跑去。”这是结果,是唯一的,清晰的。但这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还想获得些什么?

读《葡萄牙的高山》有感

  带着这份求知与好奇,我把三个故事中共同出现的事物、相同的行为标记出来。试图去揣摩这其中的联系和寓意。以下是本人的一些拙见。

  关键词:“黑猩猩”“伊比利亚犀牛”“倒着走”

  在译者的后记中写道“黑猩猩走过了和耶稣同样的路,上十字架、死去、重生,用神迹启发并施惠于世人,这是轮回。”

  回归本源,第一个故事中的黑猩猩是指“黑人”,更具象一点,可指代“苦难”。乌利塞斯神父打造的这尊十字架苦像,是基于他看到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奴隶,他的布道,祈祷无法减轻他们丝毫的苦难。他无计可施,便期望耶稣能拯救苍生于危难。托马斯同样把信仰寄托于这尊苦像,他觉得找到苦像,自己的人生就会再次出现光明。而当他历经种种艰辛,找到后却更加痛苦,苦像看上去像黑猩猩。或许托马斯在那一刻才豁然大悟,神父寄于苦像的从来不是希望,打造的初衷,是对现实的深深绝望,是一种对生活的妥协。神当然是全知全能,所以深谙,一切因人而起,一切因人而亡。

  第二个故事中,欧塞比奥医生在拉斐尔的胸腹之内看到一只黑猩猩,可以单纯的把TA视为信仰。卡斯特罗说他的丈夫生前总会重复亚伯拉罕神父的一句话“信仰永远年轻,信仰和我们不同,它不会老去。”黑猩猩臂弯里抱着的小熊崽是他们的孩子。没错,这是家,所以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

  这里穿插了一段欧塞比奥的妻子玛利亚对于阿加莎小说与耶稣的诠释。我们以为恶离我们很远,但往往最大的恶意来自身边。我们总在唾弃他人的不齿行径,却对自己的言行视而不见。我们哀叹自怜,却忘了自己才是这出悲剧的始作俑者。耶稣的死罪于民众,耶稣的复活,是人类掩盖罪恶,洗刷罪恶的一种措词。

  玛丽亚的死悄无声息,若是自杀,可视作她对一切了然,看清了人性本质,大彻大悟后对耶稣之死的赎罪。若是意外,可视作文中对“你明白的,不是吗?她必须得死!”一句话的验证。当然无论哪种情况,人的宿命就是死亡,不是他杀、意外、就是“全都活在自己扮演死者的谋杀案里。”她用一句话表明了立意“信仰是死亡的回答。”

  第三个故事中的黑猩猩完全被作者拟人化了,奥多和彼得一起生活,并指引彼得找到了自己祖先的遗迹。奥多的特殊在于Ta不仅代表人类的起源,更可能代表猿的祖先。Ta冥冥之中仿佛知晓一切,至此我们结合另外两个关键词来看。“伊比利亚犀牛”的灭绝,表明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以Ta之于人类以前。“倒着走”一来表现托马斯和拉斐尔内心渴望时间倒流,怀念至亲至爱还未相继离开人世的.日子。他们两人身体活在当下,而灵魂却留在了过去。二来最后奥多朝犀牛消失的方向跑,也可以理解为时间上的另一种倒着走。人类文明带来了生物的濒临绝种、带来了被奴役的痛苦、带走了鲜活的生命、带来了尔虞我诈。人类一路从猿进化而来,表面去芜存菁,光鲜亮丽,而褪去这层外衣,人性的残忍往往是动物所不及的,这也是一种“倒退”。

  我们要认清自己人性的不足,然后去接纳TA,而不是一畏的靠信仰来逃避现实,免除自己的责任。全文的意义或许玛利亚已在第二个故事中告诉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持久的挑战是信仰与理性的结合。理性是现实的,它的回报立竿见影,它的作用显而易见。然而,理性也是盲目的。理性,就其自身而言,无法为我们指引方向,尤其是在逆境当中。我们要追求的就是如何在两者间求得平衡,如何让信仰和理性和谐共存?”

【读《葡萄牙的高山》有感】相关文章:

读《高山下的花环》有感800字05-13

读高山下的花环有感范文650字11-04

《葡萄牙的高山》读后感400字01-12

听《高山流水》有感03-04

听《高山流水》有感09-06

读《征服高山首先征服自己》有感的范文400字10-03

高山10-08

读》有感12-29

读》有感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