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茶馆有感

时间:2021-04-29 20:53: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茶馆有感

  篇一:茶馆读后感300字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友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渐小有成就。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同样,老舍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警、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政府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间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

  老舍,无论您想传达予后人什么,至少《茶馆》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不能评说它的优劣,在如此剧你面前,我只有说声:“谢谢!谢谢您留予青少年如此宝贵的财富。”

  篇二:茶馆读后感

  《茶馆》里有的对白能引人一笑,但是这笑中更多的是苦笑,是无奈的自嘲。这些发笑的对白,要么出自那些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人无奈之下说出的无奈之话,要么就是那些令人厌恶的角色的溜须拍马。笑过之后,不禁感到一丝悲凉——“人活着总得有条路走啊,可是哪有路可走啊!”愿为国家排忧解难的人们飘零四方,一辈子只想太太平平的老掌柜被逼上吊自杀,见风使舵溜须拍马毫无良心的人却有钱有势,不惜让别人用命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打学生的老师追杀爱学生的老师,给官差两个洋钱就能免去杀身之祸,官差指谁就杀谁——“这什么世道啊?”

  《茶馆》最后的一部分,三位气数将尽的老人碰在一起,回顾自己的一辈子,让人颇感心酸:心怀浩然正气的常四爷干了一辈子的活却“一事无成”,心怀实业救国理想的秦二爷耗了四十年心血建的工厂“拆了”,安分守己的王掌柜“做了一辈子顺民”,到了让人赶出自己开了50年的茶馆。这就是“爱国”“顺民”的“下场”……

  “我爱咱们的国啊,可是谁爱我啊?”常四爷在同一地点时隔五十年两出此话,着实让人嗟叹不已……

  篇三:茶馆读后感作文

  今天,我读了老舍的着作《茶馆》的简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裕泰茶馆却是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

  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爱国者遭逮捕。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战争使百姓深受苦难,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仍在经营,把茶馆后院租给大学生当公寓。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还在波及着茶馆:百姓堵在门口,官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又过了三十年,已是人过半百的王掌柜,仍在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政府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汉奸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他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以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常四爷,一位是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茶馆,在中国极为常见,但却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茶馆几乎浓缩了整个社会的各种形态,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同步地演出着一幕幕的人间话剧。

  篇四:茶馆读后感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剧作之一,我读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想。

  《茶馆》的故事发生在清朝末期的北京,那个时期非常混乱,军阀混战、敌寇入侵,裕泰茶馆里却是热热闹闹,那里聚集了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掌柜王利发为了适应当时革命的浪潮,不断改良茶馆的经营,把茶馆开了下去,但最终还是被军阀霸占,成了他的歌舞厅,王利发便上吊自尽了。

  茶馆本是给人歇脚、喝茶的地方,在《茶馆》中,它被描写成一个缩小的社会,提鸟笼的有钱人、卖蝈蝈的穷人、算命的先生、专横无理的士兵、奸诈狡猾的商人都聚集在这里,人物描写得非常生动,有正直善良的王利发、常四爷,也有奸诈狡猾的刘麻子、吴祥子等,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冲突都体现了旧社会的封建与腐朽,就像常四爷的经典对白:“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呀。”

  当时的社会局势动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茶馆里每天都有悲惨的事情发生,这让我体会到,我们能拥有现在美好的生活,非常不容易,裕泰茶馆里的那些人,不正是为这样的生活而奋斗的吗?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这幸福时光、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同时也要不停磨练自己,就像裕泰茶馆的改良一样,接受失败、知难而上,这样才会更上一层楼。

  这篇剧作也让我体会到了那时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是多么困难,谈国事谈多了就会掉脑袋,他们能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使我更佩服劳动人民的坚忍不拔,我要向他们学习。

  篇五:茶馆读后感

  茶馆内,人们彼此说着家常谈论山海经的地方。但在小茶馆内却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能具有如此独特视觉的大师便是老舍。他用平庸无奇的茶馆来做背景,却总暗藏着更深的含义。

  老舍的手法独一无二。全剧分为三幕,一幕一时段,见证了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政府政权覆灭前夕的历史变迁。其中的人物也丰富多彩,相辅相成,每一个人物都代表着当时一类人得表现。其中有几位人物贯穿全文,其核心作用:王利发(茶馆掌柜)、松二爷(胆小,人却不坏)、常四爷(正义之士)。

  不过我最喜欢的人物并不是他们。而是一名叫康顺子的女角色。她受了一辈子的苦,但其精神很坚强,最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就是时代的女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但是《茶馆》的故事也暗示这个情况正慢慢地改善。这就是我喜欢这位出场次数并不多的角色的原因。

  而主人公王利发则是个本分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可社会总是不争气,用其魔爪雨来越紧地卡住他的脖子,最后无奈吊死。他的形象很有代表性,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生活要求,是当时小市民普遍的心态,也表现出底层人民的愤怒。

  老舍,无论你想传达予后人什么。至少《茶馆》让我受益匪浅。在这雄伟的巨作面前,我不能评说它的优劣,我只能说:“谢谢!谢谢您给予青少年如此宝贵的财富。”

  篇六:茶馆读后感

  人民艺术家老舍笔下的《茶馆》真不愧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全剧的人物复杂多样,却简单到从陈设的古朴变为新式,最后沦为简陋,昭示出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时代特征。

  清末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不可救药是全剧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要反映的现实社会的特点。为此,老舍先生精心刻画了各色人物。从旧社会小资产物、小商人的典型任务王利发的经营方式的改变,充满爱国热情、最后沦落为卖菜的常四爷……无不时刻在步步深入文章的主旨。我们可以从这家老茶馆中的精彩演出,看出就制度的必然灭亡。

  老舍行云流水的笔法在语言特色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浓烈的“京味”语言笼罩了整个剧本,代表了中国的艺术剧本。精练而又个性的语言,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廊来更能突显老舍的戏剧特点。当然少不了像“将,你完啦”这样一语双关的潜台词,让人读了很有味道。语言中蕴藏了老舍先生高超的写作手法。

  茶馆代表的不仅是一个人,一个茶馆的兴衰,更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浓缩的典范。

【读茶馆有感】相关文章:

读《茶馆》有感12-08

读茶馆有感作文03-11

读《茶馆》有感作文04-20

读茶馆有感10篇01-30

读《茶馆》有感1000字06-22

读茶馆有感1000字11-29

读《茶馆》有感500字范本05-29

读《月亮茶馆里的童年》有感12-27

读《后茶馆式教学》有感范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