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有感的心情日记
今年清明,我没有回家。
已经连续好几年这样了。在外求学,回家一趟总不容易。于是清明祭祖这事儿,只好暗暗在心里惦记着。
学校靠山,二月末开始,便有人扛着锄头,戴着帽子,大汗淋漓,络绎不绝。这里的人注重祭祖扫墓,每每都是拖男带女,扶老携幼,整个家族出发,一行数十人,浩浩荡荡,好不热闹。此处的青年一辈,每逢清明之时必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更有甚之,朝从千里风尘而至,晚便潇潇踏上归程。
冷冰冰的墓碑里头,或有先祖,或有至亲,外头,却甚少悲戚。长辈忙忙碌碌,除草、润色、清扫、焚烧纸祭品……年少一辈熙熙攘攘,喧闹嬉戏,对绿草绿山绿水无一不好奇。或有馋嘴的小孩,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乳猪等祭品。也许,长辈早已看化,悲痛不再,年少一辈少不经事,少有感触。年复年,扫墓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仪式。
仪式过后,众人便各奔东西。
除却清明,后山一般冷清。新生之时百无聊赖,我常在后山攀登。后山不高,两百多米,后山不大,绵延学校。然而,每走几步,总遇见墓碑,密集之处,四面皆有。墓碑早已褪色,碑文隐约难辨,杂草丛生,萧条败落。
学校附近有一村落,零零落落百来人。这里的人笃信神佛,庙宇长年香火不断。然而,他们信佛拜佛,重的.只是形式。总以为磕头跪拜,焚香烧烛,便能带来福运,此之为何清明香火不断,祭品丰盛的缘由。本人愚昧,以为祭祖之事,重的是心灵的洗涤。如今生活忙碌,难得有一假期,让人沉静下来,面对逝者,思考前路:生命稍纵即逝,应当如何善用?
我不迷信,也不否决鬼神之说———至少如今无人能证明确实有鬼神,也无人能证实确实没有鬼神。我相信,世界上总有一个角落,属于我的先祖,尽管时光剥去了他们的形体,夺取了他们的肉身,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在我们身上绵延着。作为后辈,我们的一行一举延续了先祖的期望。与焚香烧烛相比,时刻惦记着他们,为他们完成未竟的理想,似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