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站在世界的两个边缘》有感
【篇一:站在世界的两个边缘读后感】
我总是后知后觉,在一本好书被人们热烈讨论和赞颂的时候,我才开始关注。和绝大多数一样,在看完《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才开始去访问知乎网站,翻阅“伯爵在城堡”生前的痕迹,然后默默悼念、暗自感触。
我总在想象最简单的幸福,就是一觉醒来会见到灿烂的阳光,是怎样的一种期待和感受;我也想过假如还有几天的生命长度里,我会怎样去努力生活,淡然面对死亡的那一刻。然而,一切假设与想象都是虚幻,任凭我多么努力,设身处地,还是一无所获。所以我还是那个浮躁庸碌的年轻人:睡前想的是明天能睡个懒觉,嘴里叨念的是哪一天才能休假。这便是不同的人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态度,程浩对于生命的理解远远超过大多数人,尽管他的一生只有短暂的20年。
他说自己是美丽世界的孤儿,这个形容,贴切得让人感到心酸,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他只生活了常人的四分之一个年载,承受的痛苦却是常人的无数倍。我们总是埋怨世界对他的不公,满腹心疼。他却说“命运如此,休论公道”。人们总是用“乐观”形容他,这些词的确不能轻率地概括这个曲折多舛的人生,其实未尝不是人们对这个年轻人发自内心地赞赏和敬意。更是对自己生活的鼓励。
算了,本想写着去投稿得,看到别理半天潦草的文字,还是放弃了,就当做自己的读后感吧,总之一句话,这本书让我产生很多感慨,没有共鸣。我会努力珍惜现在每天的生活,在未来的人生绽放光芒,我也会继续读书,不是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么,我会践行这句箴言,里面还有句喜欢的话,送给自己,“真正牛逼的人,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人”。不同的是,我还没有值得夸耀的事迹,我想有很多可以骄傲的可以夸耀的事迹,不好意思,我亵渎了这句话的涵义,但是我最真实的想法。仅此而已。
【篇二:站在世界的两个边缘读后感】
生前,他曾梦想着有一天能出版自己的作品,现在实现了;生前,他默默无闻,如今,他用生命写就的句子,给人带来心灵的冲击,灵魂的震撼。他就是《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的作者程浩,被医生断言活不过五岁的他,却表现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坚强毅力,战胜了肉体疼痛的折磨,走过了二十个春秋。
他的文字并不稚嫩,但是有个性,能感受到他的率性与真诚,不人云亦云,时不时展现智慧的光芒,到处都体现他的悲悯情怀,甚至还有幽默。书本里有很多诸如“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其短暂”。“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这样格言警句式的语录。他把读书当成习惯,他坦言喜欢漂亮的女孩,他标榜特长是吹牛。他不仅自己不计较上帝没有给他时间完成理想,还常常尽力化解别人的烦恼。“别再把精力放在那些你力所不及的事情上面。把自己当作世界的‘切口’,从下一秒开始,改变自己,改变心态,改变时间,改变生活,改变……”
这本书很好地诠释了一个意义,即活着的意义。正如书中所说,命运,休论公道,只此一句,就可击中上天的天平。几乎所有的人都曾经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平,抱怨过自己承担的比他人多,获得的比他人少。然而面对程浩,我们并没有资格妄论命运。这是一个勇敢的少年,从他的一字一句间,我可以体会到思考的深度,体会到他的豁达和认真,体会到一个站在两个世界边缘的人,内心散发的真挚情感。
看完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惭愧。没想到一个93年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感悟的那么深刻。面对病魔的困扰会是那么释然。这种乐观的心态真的值得我们去学习。最重要的是他对时间的珍惜,因为幸福就是一觉醒来,窗外的阳光依然灿烂。愿他在天堂一切安好。
【篇三:站在世界的两个边缘读后感作文】
有这么一本书,能给人带去心灵的冲击,灵魂的震撼,对我来说,这本书就是《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这本书的作者叫做程浩,被医生断言活不过五岁的他,凭着自己顽强的意志,走过二十个春秋。
在读这本书之前,曾有人这么问我:“你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长度还是厚度呢?”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长度。”当时的自己无疑还很肤浅,只是单纯的认为:“只有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只是在读完《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这本书后,我才明白:生命之可贵,在于其短暂;生命之伟大,却在于起厚度。生命的长度可以测量,生命的厚度却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就好比作者程浩,他的生命虽然仅有二十年,但他对生命的理解以及他生命的厚度,却在大多数人之上。
“也许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已经为梦想流下了太多的泪水。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绝不能回头。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这句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是的,我们为梦想付出了太多太多的血与泪了,我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太久,太远了,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份执著与希望,我们已注定难以回头,如果一回头,我们之前的所有努力就会化为虚无。所以,哪怕这条通往梦想的路永远没有尽头,或是在尽头等待着我们的并非是成功,我们也必须咬着牙这下去,因为,地狱一直伴随在我们的身后。
记得书中有这么一篇文章,题目是《人终有一死,现在的.奔波劳累有什么意义?》。看到这一标题,我不禁陷入了沉思:纵然是不可一世的帝王,到头来不过化为一抔黄土;纵然是风华绝代的佳人,几十年后也不过是一具白骨。时间总是将一切美好吹散。到底是什么促使我们在早已注定了结局——死亡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向前,不断奔跑呢?思索了好久,我才恍然大悟,其实这个答案不过显而易见罢了:若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人生的起点,离开世界的刹那是人生的结束,那我们不停奔波的时光无疑就是人生的过程了。上天给我们一次宝贵的生命,为何不好好珍惜,不好好做一些有意义,能令自己快乐的事呢?虽然起点与终点早已注定,但人生的过程却完全是由自己去谱写的!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不仅仅是一本书,这其中蕴含着的,是作者的生命与灵魂,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可歌可泣的非凡人生。
【篇四:站在世界的两个边缘读后感】
程浩很年轻,他却走了。但是他却没有给自己短暂的人生留下遗憾,他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世界永不孤单,永不害怕。
程浩所言:“纵然你是一代天骄,坐拥天下,到头来不过化作一抔黄土;纵然你是绝代佳人,艳冠群芳,到头来不过是一具白骨。但是,难道因为死亡是人生的终点,我们就要放弃生命的过程吗?”当然不能。
“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生命,只要有思想,认真活过,无论长短。
“不必可怜谁,不必同情谁。所谓生活,不过就是一种‘昂着头的艺术’,仅此而已。”人活着就要自尊、自强,积极的面对生活。
“幸福就是一觉醒来,窗外的阳光依然灿烂。”生活是美好的,幸福也是很简单的,正如每天看到明媚的阳光一样。
“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如若不珍惜现在拥有的,那么等待自己的只有残酷的地狱。
“没有爱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没有爱的人生是注定遗憾的。爱,永远是不能替代的。”爱不但是爱自己,更重要的是还要懂得爱别人,爱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爱陪伴自己的亲人朋友们……
“命运嘛,休论公道。”人真的不能以年龄的高低来衡量知识的多寡,更不能用学历的高低来衡量思想的深浅。程浩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健康、生命是多么的重要,好好珍惜拥有的,与生死相比凡事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与程浩相比我们生者还有什么值得抱怨和哀叹的呢?不论读者是已有点年纪的中年,亦或刚刚入世的青年,都要通过阅读与程浩对话,思考自己的人生,对我们的生活充满希望,让我们替程浩经历他未曾经历的世界。
【篇五:站在世界的两个边缘读后感】
看到这本书我被它素雅清淡的外表所吸引,带着对书名的疑惑我走进了它,然而之后它带给我的是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作者程浩,一个被医生宣判只能活到五岁的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走过二十个春秋,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年,但是他对生命的理解确是我们很多平常人做不到的。“命运,休论公道”就此一句,能看到他思考的深度,体会到他一个站在两个世界边缘的人的内心真实情感和他的豁达。他不去考虑命运是否公平,而是用心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尽可能的发挥出光和热。因为身体原因没有上过学,妈妈教他读书认字,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每天平均阅读量是十万字,从各种各样的书籍里,使他明白很多道理,以至于可以在网上帮助其他人,以至于他可以写下这么多令人感悟的文字留给我们。他不需要别人给他标上身残志坚的标签,只需要当一个正常的有思想有梦想的普通人。生命是宝贵的,为何不好好珍惜,不好好做一些有意义的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呢,生命终究是有终点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的精彩都是要靠自己去谱写。我们如此的幸运,幸运每天都能看到灿烂的阳光,幸运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幸运我们身边有爱我们的父母,珍惜自己身边的一切吧。
不管命运给了我们什么,我们终究都要去承受。只有奋力向前,冲破层层关口,才会离你的梦想越来越近。程浩有句话“正真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拿来随口炫耀的事,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保持微笑的凡人。”我们一路顺畅的走来,可能还没有经历什么困境,在我看来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比不上程浩所经历的千分之一或是万分之一,而他却能这么坦然、积极的面对生活,难道不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我想要告诉我的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只要微笑面对,生命一样精彩!
【篇六:站在世界的两个边缘读后感】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和《生命的单行道》,两本书的名字都那么有诗意,也同时有一种悲壮和凛然。作者坦言:“上帝给了我太多理想,却忘了给我完成理想的时间。”
他已经不在这个世界。
程浩,网名伯爵在城堡。知乎著名ID。2013年8月21日中午,走完了他短暂的20岁的一生。1993年出生后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他活不过五岁。二十年间,不知道收到过多少张医生下给病危通知单。病魔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什么心脏衰竭、肾结石、肾积水、胆囊炎、肺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等。”他写道:“我想说,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我没有登录过知乎,所以此前从来没听说过这个“牛逼”的人。生前他已经拥有了一批粉丝。这两本书,在他去世后的三个月,2013年11月出版,我今年4月从当当网买来,这几天一直在读。
由于身体原因,程浩没有上学,从很小起,妈妈就教他读书认字,10岁起,他阅读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自此开始了他如饥似渴的阅读生涯。他每天的平均阅读量是10万字,阅读了大量的中外作品。17岁左右,他开始写作。两三年间,他用变形的身体,写下了44万字的作品。
这44万字绝对不是因为他的逝去而显得很有价值,是他写的文字本身具有很大的价值。虽然被疾病折磨的狼狈不堪,几无体面,但是我看不到他任何的怨愤或忧伤,他自称“职业病人”却从不诉苦,他觉得自己牛逼的地方是“出生后便没有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我活不过五岁。然而就在几分钟前,我还在用淘宝给自己挑选二十岁的生日礼物”。这是他2013年的文字。其实,他并不喜欢“身残志坚”,他坦白曾经迷惘,沉迷游戏。而后来读书写作,也只不过“做了自己该做的、能做的”。
他的文字并不稚嫩,但是有个性,能感受到他的率性与真诚,不人云亦云,时不时展现智慧的光芒,到处都体现他的悲悯情怀,甚至还有幽默。书本里有很多诸如“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其短暂”这样格言警句式的程氏语录。他把读书当成习惯,他坦言喜欢漂亮的女孩,他标榜特长是吹牛。他不仅自己不计较上帝没有给他时间完成理想,还常常尽力化解别人的烦恼。“别再把精力放在那些你力所不及的事情上面。把自己当作世界的‘切口’,从下一秒开始,改变自己,改变心态,改变时间,改变生活,改变……”
是啊,不要抱怨,可以抗争;不要迷惘,必须积极。常常说某人身残志坚,可是健康无疾的大多数,身健志坚了么?上帝给了我们那么多时间,是不是都忙得没有了最初的梦想?一个人是不是享受了生命,有没有活出自我,跟身体完整与否健康与否没有必然联系。否则,怎么会有行尸走肉这个词?不论长短,上帝其实给了每一个人理想与时间,包括程浩,他在这个世界上认认真真地活过。
醒醒,醒醒,我们都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我们都走在生命的单行道上。
【读《站在世界的两个边缘》有感】相关文章:
读《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有感04-29
读《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有感范文05-16
读《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有感7篇01-19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10-24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读后感范文05-19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初一读后感12-01
站在红尘的边缘散文01-07
读《爱与痛的边缘》有感05-12
读爱与痛的边缘有感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