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生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时间:2021-05-03 12:01:2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小学生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范文

  《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写的,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下面是小学生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欢迎参考阅读!

小学生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范文

  小学生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二十八年时光能做什么?是现在平庸学习以至后几年碌碌无为?还是今天奋力学习换来今后创造一片辉煌?每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鲁滨孙就用自己的二十八年在一座荒岛上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一次风暴海啸中,作为唯一幸存者的鲁滨孙流落到一座荒岛,初到之时孤独无助的他颓废过,放弃过,但最终还是站起来迈出了第一步。首先,他要考察地形,熟悉环境。他沿着海岸线转了一天欣慰的找到了一个可以栖身的处所,但这里危机重重,随时都有可能遭到野兽的攻击。于是他开始对房屋进行改造,搭帐篷,挂吊床,人作为最高等动物的智慧都被他挖掘出来,一切都往好的方面发展,真可谓是绝地逢生。一天早上,他发现他遇险的船竟搁浅在海滩边,或许这是上天对他坚强生命的鼓励,鲁滨孙勇敢地登上了船,他在那找到了酒、枪、子弹、谷与几只玩伴。那之后,鲁滨孙用箱子木板做围墙,虽然发生了塌方,但鲁滨孙不放弃,把松土重新运回,再装上天花板,用柱子支起。他还用圆木做栅栏,及时处理一根木头也需要半个月,但是鲁滨孙还是毫不气馁地完成了这一项浩大工程。并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出了桌椅等家具。他训练出了猎狗,刚开始以打猎为生,后来再一次意外中竟琢磨出了培养作物的方法,并饲养了山羊、鹦鹉,制造出了瓷器。这些听起来那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在他身上实现了。为了回家,他又努力制船,即使花了六个月费劲心思制造的船因搬运问题没有办法使用,也没有气馁。他努力想着办法,再后来因星期五的出现和一些机遇的发生,鲁滨孙最终回到了故土。

  二十八年的荒岛生活,没有使鲁滨孙放弃生的希望,而是在这荒岛上创造出了一片辉煌。这二十八年是对鲁滨孙的考验,也是对鲁滨孙的历练。而这二十八年的荒岛生活也同样交给了我们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如何保持乐观和自信的精神状态。

  在遇到挫折之际,鲁滨孙选择地迎风直上,而如果是遇到挫折的.我们呢?是否就一击即败,毫无走下去的毅力。无论挫折大小,我们都应该勇敢地面对自己。或许只是学习上的失败,或许是今后事业上的阻碍,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等待或是创造自己的机会,勇于把握住机会。如果鲁滨孙没有遇到那艘船的话,如果他即使遇到也不敢登上船的话,或许他便不会如此创造辉煌,也就不会有今天的《鲁滨孙漂流记》。因此我们要勇于迈出脚,或许我们在坚持之下就已经踏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小学生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这个学期我读了一部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看完之后,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勇敢坚毅,喜欢航海,乐观积极的一位航海家。

  这本书主要讲一个叫鲁滨孙的航海家在航海途中遇到大风,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生活了28年之久。中间遇到许多困难,最后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问题,最后回到英国的故事。

  看完之后,我不禁对鲁滨孙不畏艰险,在困境中寻找办法,再想到坏处的同时也能想到好处聊以自慰的这种生活态度深感敬佩。而且里面的两句名言使我深受启发。一句是“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另一句是“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内心感到由衷的安慰。”没错,生活都有好处和坏处,只有会生存的人才会在想到坏处的同时也能想到好处。但那些不会生存的人,只会一味地去想这事的坏处,而不会用自己的智慧去想想该怎么解决。而鲁滨孙是哪一种人呢?对,没错!他就是一位会生存,不向命运低头,永不言败的一位航海家!

  其实仔细回想,我们这些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也能像鲁滨孙一样会生存吗?能!当然能!但是学会生存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的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少不了坎坎坷坷,但我们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活中耗尽了自己,我们要战胜脆弱。不仅这样,我们还要抛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己学会保护自己,学会生存。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历程才会更加精彩,我们的生命之花才能永不凋谢!

【小学生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范文】相关文章: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_650字01-24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汇编15篇)03-01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05-22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实录10-25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反思10-25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10-25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汇编15篇08-04

鲁滨孙漂流记优秀读后感09-12

公开课《鲁滨孙漂流记》教案04-26

不怕困难,乐观向上—读《鲁宾逊漂流记》有感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