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程子言箴有感征文作品
语言,一种情感的真情流露;一种思维的高速跳跃;一种思想转变的标志;一种性格的具体体现。
“人心之动,因言以宣”人心的动摇,是从语言开始的。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一切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是不断地去完善,也可以是逐渐地去丧失。三国时期,蜀国的后主,刘禅,在诸葛亮出师北伐时,对自己的“相父”报以最真挚的信任与支持,期待诸葛亮能够助他“兴复汉室,统一中华”。然而正在诸葛亮即将完成他北伐的第一步骤是,因小人的谗言使得刘禅内心惶惶不安。他动摇了,谗言使他动摇了!诸葛亮的北伐化为泡影,这也使得蜀国丧失了一次能够“兴复汉室,统一中华”的大好机会。语言,改变了一个人内心的初衷,同时也毁了一个国家的前途。
“发禁躁妄,内斯静专”内心要得到专注与安宁,首先就要平息躁动和妄念。古人云:“人心不静,何以专?”无法平息妄念,无法脱离浮躁,皆由自己言语过多,口若悬河所造成。平静而安稳的内心,不会造就一个废话连篇,说三道四的人。而对于学生来讲,要想非常深入到学习当中,首先就要宁静,因为“宁静方可致远”。天天口若悬河的人,拿什么去深入呢?
“伤易则诞,伤烦则支”说话说得过于简单,就会显得十分荒诞,别人同不懂你在说什么;说得过于繁杂,又显得支离破碎,使人半天不得要领。清朝末期有位“啰嗦先生”,自认为“大知识分子”天天嘴边“之乎者也”没完。有次他在酒馆中喝酒,在结账时,有位顾客感到价钱太高而与店主发生争执,这位“啰嗦先生”呢又是爱“狗拿耗子”的闲人,于是他又开始了他的“经文”:“酒家,客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何至寸金之利而至客于不利邪?……”(族繁不足备矣)。本来可以简洁的表达出自己的论述主题,但又饶了一大圈,啰啰嗦嗦没完没了。“伤繁”多出现于我们中学生的作文题上,多数学生为了追求“量的突破”,为了突破字数的“封锁线”写的就如那位“啰嗦先生”的话一样繁琐,而主题往往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个人为人处事,说话谈吐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千万不可让人匪夷所思。
语言,散发一个人人格魅力;语言,拨乱一个人的心弦;语言,丰富整个人的生活;语言,毁灭整个人的一生。
种下一颗言谈端庄的种子,你将会收获光彩照人的一生!
【读程子言箴有感征文作品】相关文章:
读于丹作品有感06-23
读张贤亮作品有感05-17
读曹文轩作品有感05-04
读《冯骥才作品》有感05-02
读《少年莫言》有感01-06
读莫言感言有感05-11
读席慕容作品有感02-14
读《穷人》作品有感作文04-28
读契诃夫作品有感作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