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友的成语典故 推荐度:
- 交友的成语典故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精选28个)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都有哪些经典的成语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欢迎大家分享。
交友的成语典故 1
割席断交
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噹”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启示:
志不同道不合,很难成为朋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热,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也失去了做朋友的意义。
交友的成语典故 2
伯牙绝弦
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伯牙的人,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了,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最终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交友的成语典故 3
知音之交
知音也成为知己是指非常了解、能赏识自己的知心朋友。最初知音之交形容历史上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相传俞伯牙是著名的音乐家,而钟子期只是一介樵夫。
有天,俞伯牙在一个山下,突然琴兴大发。专心致志的弹起琴来,一首又一首,突然他发现有个人一直在停着关注他,俞伯牙心想,一介樵夫,能听懂吗?那个人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先生志在高山啊。”
俞伯牙非常惊讶,认为唯一能听懂的'就是钟子期了。后来就和钟子期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后来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非常伤心的摔坏了琴,说“子期一死,我弹琴给何人听”后来,就用知音之交形容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关系。
交友的成语典故 4
管宁割席
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十一》,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
交友的成语典故 5
管鲍之交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小王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大王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交友的成语典故 6
舍命之交
“舍命之交”,八拜之交之一,又名“角哀伯桃”,来自于“羊左”的典故。出自《文选.刘峻.广绝交论》:“莫不缔恩狎,结绸缪,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唐代李善注:“《烈士传》曰:‘羊角哀、左伯桃为死友,闻楚王贤,往寻之,道遇雨雪,计不俱全,乃倂衣粮与角哀,入树中死。’”
说的是战国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交友的成语典故 7
莫逆之交
出自《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原文记述:“子祀、子兴、子梨、子来四人相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kāo,屁股),孰知生死存亡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为友。
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讲到子祀、子兴、子犁、子来四人交谈说:“谁能以无为头脑,以有为脊背,以死为屁股,知道死生存亡为一体就可以成为朋友。”四人相视而笑,觉得莫逆于心,就相互结为好朋友。
交友的成语典故 8
杵臼之交
杵臼之交出自《后汉书.吴佑传》。原文:“时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意思是交友不嫌贫贱。
东汉时期,有一个穷苦好学的读书人,名叫公沙穆。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读书,总认为自己所学有限,想进入京城太学继续深造。公沙穆家中穷困,没有那么多钱作为他入太学学习的费用。於是,公沙穆到一位吴佑的富户家做舂米工人。吴佑曾任齐相、长史等官职。有一天,公沙穆正在舂米,吴佑来到他的`身边,吴佑见公沙穆举止斯文有礼,根本不像做粗工的人,便和他攀谈起来。言谈中,吴佑发现公沙穆学识渊博,很有见解。吴佑不顾彼此贫富悬殊,便和他在杵臼前成为朋友。在封建社会,贫富县殊,等级森严。一个富豪能够屈尊降贵与一个穷苦读书人交朋友,是件难得之事,因此被传为一段佳话。
交友的成语典故 9
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战国时,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从邯郸出发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封为上大夫。后来,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屈服。蔺相如和廉颇将军力劝赵王出席,并设巧计,廉颇以勇猛善战给秦王以兵力上的压力,蔺相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和对赵王的一片忠心使赵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邯郸。赵王为了表彰蔺相如,就封他为上卿,比廉颇将军的官位还高。这下廉颇可不乐意了,他认为自己英勇善战,为赵国拼杀于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个消息,便处处回避与廉颇见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称病不出。有一次,蔺相如有事出门在回车巷遇到廉颇。廉颇就命令手下用各种办法堵住蔺相如的.路,最后蔺相如只好命令回蔺相如府。廉颇就更得意了,到处宣扬这件事。蔺相如的门客们听说了,纷纷提出要回家,蔺相如问为什么,他们说:“我们为您做事,是因为敬仰您是个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现在您居然对狂妄的廉颇忍气吞声,我们可受不了”蔺相如听了,哈哈一笑,问道:“你们说是秦王厉害还是廉颇将军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颇呢?秦国现在不敢来侵犯,只是慑于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顾国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颇听说后,非常惭愧,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向蔺相如请罪。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齐心为国效力。
交友的成语典故 10
白头如新
西汉时期,有一个人名叫邹阳,是齐地人氏。邹阳在梁地游历时,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准备处死。
邹阳十分激愤,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臣曾听说只要待人真诚,就不会没有福报;只要诚信无欺,就不会被人怀疑。臣平日始终信奉这两句话,现在才知道这纯粹是一句空话罢了。昔日荆轲仰慕燕太子丹的为人,忠义感动上天,出现了白虹贯日的天象,但是太子丹却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卫先生为秦国策划了长平战役,精诚感动上天,出现了太白金星侵蚀昂星的天象,但是秦昭王却曾怀疑过他。精诚忠义感动上天,但却不能感动人君,不能让他们明白,这是何其悲哀之事啊!如今臣忠心耿耿,开诚布公,将自己心中所知和盘托出,希望大王能够斟酌采用,结果大王左右之人并不理解,最后臣反而被逮捕受审,为世人所怀疑。这就好比是荆轲、卫先生复生,而不能为燕、秦两国君主所理解!还请大王明察秋毫啊!
“当年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可是楚王却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脚。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使得秦国统一天下,结果却被秦二世处以极刑……谚语说道‘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认识时一样;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这是什么道理呢?不过是相知与不相知罢了。“
邹阳在信中列举了一系列事例,详细阐述这一道理。梁孝王读了邹阳这封信后,很受感动,立即把他释放,并且以贵宾之礼接待他。
交友的成语典故 11
君子之交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衣食无着落,全靠王茂生夫妇经常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唯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惩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
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交友的成语典故 12
贫贱之交
东汉时,有个人名叫宋弘,他非常廉洁自爱,一无所有。光武帝刘秀非常赏识他,封他为宣平侯。
一次,光武帝刘秀召见他,闲聊时刘秀不时地回头看屏风,原来那屏风上面画着许多千娇百媚的美女。宋弘就严肃地对他说:“我还没有见过你喜欢崇高的德行像喜欢女色的.样子。”
刘秀马上叫人拿走屏风笑着说:“我听到正确的意见就能马上改正,可以吗?”
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她丈夫死后,刘秀很想让她在朝官中物色个人再嫁,就与她一起谈论谁合适。湖阳公主说:“宋弘这个人很好,我看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
过了几天,刘秀把宋弘找来,试探地问:“谚语说,地位高了就会朋友多,金钱多了就会对妻子喜新厌旧,这是人之常情吗?”
宋弘回答说:“我听说贫困时所交的朋友不应该忘记,共同患难的妻子不可以抛弃(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宋弘走了以后,刘秀对湖阳公主说:“宋弘太爱他自己的妻子了,你还是重新再找个人吧。”
交友的成语典故 13
布衣之交
战国时期,齐国公子孟尝君的一个门客爱上了孟尝君的一个宠妾。虽然这事没留下什么真凭实据,但是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有人对孟尝君说:“这个人的人品实在是太差了,他做你的门客却对你的姬妾心怀不轨,这样的人太不讲道义,根本就不能留他在世上。”可是孟尝君却说:“看见漂亮的女人心生爱慕之情是人之常情,也没有什么特别不可原谅的,这事就这样吧,以后就不要再提了。”这些话后来传到了那位门客的耳朵里,他十分惭愧,同时对孟尝君的宽容心怀感激。
过了一年多,孟尝君找来那个门客,对他说:“您到我这里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您的才华我是知道的,但是我这里没有合适您的官职,让您做个小官又委屈了您。卫国国君跟我是布衣之交,在他还没有显贵的时候,我们的关系就已经很好了。所以您可以带上一些车马礼物,我向卫君推荐您,您今后去投奔卫君吧,他会很好地对待您的',兴许在他那里您会有更大的发展!”
那个门客到了卫国,因为是孟尝君推荐来的,所以很受卫君的器重,在卫国做了大官。后来,齐、卫两国关系恶化,卫君想趁机联合其他几国进攻齐国。这个人知道后,就对卫君说:“孟尝君不知道我是一个无德无才的人,把我推荐给国君您。如今国君这样器重于我,有几句话我却不能不说。齐、卫两国的先君,曾经杀牛宰羊,盟誓说:‘齐卫两国后世永远不互相攻伐,如果互相攻伐,那么他的下场就是这样。’现在国君却要联络各路诸侯去攻打齐国,您这样做是有违先君盟约的,而且也对不起曾经帮助过您的孟尝君。希望您能放弃攻打齐国的想法,这样对齐、卫两国和国君您都有好处。今天如果国君能接受我的意见那最好不过;如果不能,我就只好以死相谏,流尽我的热血,血染国君的衣襟,以报孟尝君对我的知遇之恩!”说完,就拔出宝剑准备自刎。卫君听完慌忙拦住他说:“先生千万不可如此!您这样珍惜故交,我怎么能不顾朋友之谊呢?我答应您就是了。”于是,卫君下令撤军,齐、卫两国又重新和好。
后来齐国人知道这件事情,都说如果不是当初孟尝君对那个门客宽宏大量,就不会有齐国今天的转危为安!看来对人宽容一些是没有坏处的。
交友的成语典故 14
莫逆之交
古代有四个怪人,即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聚在一块谈论“无”的伟大和崇高,他们一致认为“无”就像人的头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别时,四人都认为大家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为一体的道理,于是都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相互交往而成为好朋友。
不久子舆生了病,子祀前去探望他。子舆出门去迎接时,腰弯背驼,五脏穴口朝上,下巴隐藏在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弯曲的脊骨形如赘瘤朝天隆起,对着子祀说:“上天真是伟大啊,把我变成如此屈曲不伸的样子。”
子祀说:“你屈曲成这个样子一点也不讨厌不忧虑吗?”
子舆回答:“没有,我怎么会讨厌这副样子,如果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便用来报晓;如果把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来打斑鸠吃。如果把我的臀部变化成为车轮,我便用来当骏马乘坐,难道还要更换别的.车马吗,至于生命的获得,那是因为适时,生命的丧失,那是因为顺应。所以,我只要顺应自然就行了,怎么能去厌恶和忧虑现状呢?”
又过了一段时间,子来也害病了,而且将要死去。子犁前往探望,见其妻子儿女围在床前哭泣,便劝说:“哎呀, 你们不懂事,怎么可以惊扰子来由生而死的变化。”子犁靠着门门跟子来说话:“伟大啊,造物者又将把你变成什么?”
子来回答说:“大地把我的形体托载,用生存来劳苦我,用衰老来闲适我,用死亡来安息我。也因此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是好事。天地是一个大熔炉,阴阳是一个伟大的铁匠。我正被天地铸造着,怎么能够表示出痛苦呢?”
子犁紧紧握着子来的手说:“我们的心相通,真是知心朋友!”就这样,子来安详熟睡似地离开人世,又好像惊喜地醒过来而回到人间。
交友的成语典故 15
忘年之交
祢衡,东汉时人,思维敏捷,口才出众,但为人刚强任性,喜欢嘲弄权贵名流,因此一直不得志。
曹操当权时,祢衡来到许昌谋求发展,但拒绝去拜会当时几个有声望的名士,扬言许昌城里除了孔融和杨修,其他的都是徒有虚名。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当时官高禄厚,极有才名。他听了祢衡的话以后,很想见见这个狂傲的年轻人,便特地换了便服屈尊去拜访他。
两个人一见面就感觉意气相投,推心置腹,毫无顾忌,完全忘记了年龄的隔阂。当时孔融已年届四十,祢衡还不到二十岁。之后,孔融经常把祢衡请去家里喝酒。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孔融对祢衡的.才学有了了解,就多次在丞相曹操面前推荐他,希望曹操能够对他加以重用。
曹操约祢衡来见面,但祢衡一向鄙薄曹操的为人,托病不往,还经常在别人面前奚落曹操。曹操被触怒,将他送到荆州刘表那里,不久刘表也不能忍受他的傲慢,将他转荐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黄祖喜怒无常,一次被祢衡顶撞后当场将他斩首。
孔融非常悲痛,认为是曹操间接害死了自己的朋友,之后对曹操更为不敬,最终被曹操以放荡狂言等罪名杀害。
交友的成语典故 16
八拜之交
出处:邵伯温《闻见前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
在中国宋代,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中有一段故事:文彦博听说李稷待人十分傲慢,心中非常不快,他对人说:“李稷的父亲曾是我的门人,按辈分他应该是我的晚辈,他如此傲慢,我非得教训他不可。”有一次,文彦博任北京守备,李稷听说后,便上门来拜谒。文彦博故意让李稷在客厅坐等,过了好长时间才出来接见他。见了李稷之后,文彦博说:“你的父亲是我的朋友,你就对我拜八拜吧。” 李稷因辈分低,不敢造次,只得向文彦博拜了八拜。文彦博以长辈的身份挫了李稷的`傲气。成语“八拜之交”就由此出典。后来,人们用“八拜之交”来表示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
交友的成语典故 17
杵臼之交
东汉时期,有一位读书人公孙穆,字文义,胶东人,家境贫寒,为人好学,住在山中苦读。他自幼就钻研《韩诗》《春秋左氏传》等,学问精深,但他不愿出仕,在东莱山一带过着隐居生活,潜心求学。他读书读到一定阶段,很想再求深造,进一步去游太学。
不过,想进太学读书,需要许多钱,公孙穆家里很穷,拿不出这笔巨大费用,正在焦急,忽然听有人说:有一个富户吴祐,正想招雇一大批舂米工人。公孙穆一想,不如去做工攒点钱,将来再进太学也不迟。他便装成工人模样,前往应征,挣点工钱来作游学的路费。
这家主人叫吴祐,二十岁父亲去世,家境也是困难的,还给人家放过猪。后来举孝廉,当过长史、齐相、河间相,是个有学问、有正义感的官员。一天,吴祐巡视舂米的工地,见到这个工人,不像是做工的.样子,举止斯文,问起原因,才知原来是一个饱学之士,和他相谈起来,更是觉得公孙穆学问渊博,见解高妙,又惊又喜,两人就在舂米房里、杵臼之间交上了朋友。吴祐对公孙穆这种苦学精神,十分佩服,便慷慨地资助他人太学深造。
交友的成语典故 18
割席分坐
东汉末年有个隐士叫管宁,他曾和三国名士华歆是好朋友。管宁和华歆自小一起长大,关系非常好,二人经常在一起读书、做事。
一次,管宁和华歆一起在院子里锄草。锄着锄着,二人忽然在土里翻出了一块金子。管宁从来不在意金钱、物质,所以完全没有反应,继续挥动锄头锄草;可是华歆见到金子却非常高兴,赶紧去捡了起来,看到管宁的脸色有异才把金子扔了。
又过了不久,管宁和华歆两个人坐在一张席子上一起读书。就在这时,外面响起一阵锣鼓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而华歆听到以后,放下手里的书,起身走到窗前去看个究竟。只见外面有一大队人马,敲锣打鼓的,再往后面瞧,就见众多人抬着一顶轿子,那轿子的两边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上面蒙着的布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轿子的顶部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身穿统一服装的随从拥在两边,好不威风!
华歆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对管宁说:“外面有那么多的人,还有豪华的轿子,一定是有朝廷高官经过这里。我们出去看看吧!”管宁对华歆的话不以为然,仍旧在原处专心致志地读书。华歆见状,只好一个人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看热闹去了。
过了一会儿,华歆回来了,兴高采烈地对管宁说:“你知道吗?那个坐在轿子里的人还真的是个大官!我以后也要努力当大官!”
这时,管宁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惋惜和失望。他从里屋拿出了一把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然地对华歆说:“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交友的成语典故 19
半面之识
应奉,字世叔,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县)人。桓帝时先后任武陵太守,司隶校尉等职。“纠举奸违,不避豪戚,以严厉为名。”少时极聪明,记忆力十分强,据史载,应奉有一次到彭城相袁贺家去作客,适逢袁贺开门外出,就在这时他看到袁家门内有个造车的匠人露出了半张脸。
几十年后,应奉在路上遇到了这个车匠,还向他打招呼,可见,应奉的记忆力是多么好。
交友的.成语典故 20
白衣送酒
晋朝时期,彭泽令陶渊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辞官归隐,从此躬耕终生。有一年重阳节,因为家贫没酒喝,心情特别烦闷,独自在篱笆边散步,忽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说奉王弘之命前来送酒,陶渊明心中大喜,接过酒立即尽饮至醉。
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指官府给役小吏)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交友的成语典故 21
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奏。刚弹琴时表现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钟子期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似泰山一样高大。”过了一会儿,琴声表现出了随流水常进不懈的志向,钟子期再一次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似长江黄河一样激荡。”
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拉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不是只有弹琴似这样,贤德的人也这样。
即使是有贤德的'人,如果不以礼相待,贤德的人如何尽忠呢?这就如同驾驭不好,良马也不能跟随他跑千里远一样。
交友的成语典故 22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少年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读书后,同归乡里。范式对张劭说:“我两年后回来,那时我将要去府上拜见尊亲,再看看令郎令嫒。”与此同时两人还约定了拜见的日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间约定的日期将至。张劭把这件事禀告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饭食以迎接挚友的.到来。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这么长的时间,你与他又相隔千里,你怎么能那么相信那约定的时间呀?”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会违背。”母亲说:“要是果真如此,我要为你们酿酒。”
到了约定的这一天,范式真得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饮,尽欢才散。
交友的成语典故 23
出自《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鲍叔牙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参军作战,临阵却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老的母亲。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当时齐国朝政很乱,公子们为了避祸,纷纷逃到别的国家等待机会。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公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另一个齐国公子小白。不久,齐国发生乱,国君被杀死,国家没有了君主。公子纠和小白听到消息,急忙动身往齐国赶,想抢夺君位。两支队伍正好在路上相遇,管仲为了让纠当上国君,就向小白射了一箭,谁知正好射到小白腰带上的挂钩,没有伤到小白。后来,小白当上了齐侯,历史上称为“齐桓公”。齐桓公一当上国君,就让鲁国把公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起来。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上卿,帮助他治理国家。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当上卿的能力。他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鲍叔牙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上卿。”齐桓公不同意,他说:“管仲当初射我一箭,差点把我害死,我不杀他就算好了,怎么还能让他当上卿?”鲍叔牙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公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把管仲接回齐国。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上卿,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齐桓公成为诸侯王中的霸主。
交友的成语典故 24
弘治十二年(1499年)皇帝朱见深的第五子就藩青州,称衡王。
话说当年,衡王过寿。发出告示:寿礼最珍者,请首席首座。届时,青州的文武百官,豪绅贵族为了讨好衡王,抬猪羊,携厚礼,蜂拥而至,好不热闹!
献礼必,百官们各怀鬼胎。但无一人敢去首席就座,全在偏席吃茶,时近正午,从大门外进来一个人,他衣衫褴褛,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且两手空空,却旁落无人的径直到首席坐定,众官见了即惊又妒,挤眉弄眼。咳嗽扬声:何许人也,献有何礼?其貌不扬者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对大家说:“鄙人礼品最珍,诸位请随我来!”
至午朝门外,挥手向南,口称:愿衡王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众人抬眼看去,只见云门山峭壁上有一巨大“寿”字闪闪发光,光芒直射王府。
众人惊叹不已,目瞪口呆。过了多时,衡王细看那字,只见那“寿”字下面的“寸“部少了一点。衡王忙问那人这是怎么回事,衣衫褴褛者笑曰:“众官以貌取人,不辨贤能,那一点就随它去吧!”衡王整衣上前,纳头便拜,口称:“知错知错,先生有何补救之术?”那人说道:“好说,我自有办法。”
他命文武百官一起动手,撩水磨墨,众官虽有不快,但又不敢不从,个个累得汗流浃背,精疲力竭,一天一夜之后,那人吩咐取来绸缎两匹,卷作一团,向墨盘中一抹,信手向南抛去,绸团凌空飞起,直朝大“寿“而去,正好补上了那一点,众人拍手叫绝。随着那一点的形成,又是一阵强烈的金光闪耀,耀得众人眼睛都睁不开。
据说这光向北一直照射到渤海之滨,于是老百姓都说在青州城的北边便出现了寿光县。这神奇的`现象让大家惊叹不已。那衣衫褴褛之人就是雪蓑,在宴席上出尽了风头,让文武百官羡慕极了。酒足饭饱后,衡王带领大家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云门山上,一路上还暗自盘算雪蓑用了多少金子才铸成了这个寿字。可到了寿字前一看,衡王才发现自己上了当,原来这个寿字是用红泥巴糊在山崖上,外面贴了一层麦秸皮,阳光照在上面一反射,便金光闪闪。衡王恼怒之余,却又舍不得这个寿字,于是找来青州最好的石匠,把寿字刻在了山崖上,寿字留住了,金光却永远消失了。
云门洞旁的悬崖上镌刻着巨大的“寿”字,它通高7.5米,宽3.7米,为天下第一寿。寿字座南朝北,端庄大方,“寿比南山”亦来源于此。
交友的成语典故 25
秀才张劭,字元伯,乃汉明帝时人,汝州南城人氏。自幼奋志读书。有弟张勤同在家务农耕种,以供六旬老母。时到东都洛阳应举,于客店遇秀才范式正危于时疫之中。式字巨卿,乃楚州山阳人氏,年四十岁。元伯扶救巨卿于垂危之际,二人结成生死之交,式为兄,伯为弟。
二人已误考期,时值重阳节,临别,相约于明年今日,巨卿到元伯家相会,元伯言设以鸡黍相待。
到明年,巨卿因家中衣食所累,忙苦之中,到日邻舍俸酒插萸,方想起鸡黍之约。其心慌极已碎,盖因相隔千里之遥,非一日可至。
闻‘人不能日行千里,魂行千里’之说,特以死而赴。元伯是日终日伫立而待,至夜半方迎来巨卿,乃魂魄也!后元伯急赴山阳,半月至。见兄棺,亦自刎而求同葬,以死相报耳。
盖义约之重,过生死也!
交友的成语典故 26
春秋时,楚元王崇儒重道。招贤纳士,天下贤人闻其风而归者,不可胜计。时有左伯桃,乃西羌积石山贤士。幼亡父母,奋发攻书,义成济世之才,学就安民之业。遂赴元王处,值雍地,于竹林间茅舍,求宿于羊角哀。二人彻夜长谈,十分投机,结成生死之交。伯桃年长,角哀为弟。
后一同赴仕,不幸中途因风雪连日,二人因衣食故不能同往,伯桃决然以死以助角哀前往。角哀不可拒,遂一人得见元王。封后,即辞王回梁山树洞寻伯桃尸。卜地葬于蒲塘之原,前临大溪,后靠高崖,左右诸峰环抱,风水极佳。为伯桃建享堂,塑仪容,立牌匾。不料此墓恰于荆轲之墓相近,故轲鬼逼伯桃。伯桃灵魂无奈,夜告角哀。角哀大愤,自刎而赴以助兄共战荆轲,裂其坟,抛其骨。此二人义交侠举,遂为千古美谈。
交友的成语典故 27
昔,齐有管仲,字夷吾;鲍叔,字宣子,自幼以贫贱相交。后鲍叔先在齐桓公门下,信用显达,荐管仲为首相,位在己上。两人同心辅政,终始如一。
管仲曾有言道: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吾尝三仕三见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吾尝与鲍叔论,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与鲍叔为贾,分利多,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故而古今谈知心结交,心曰“管鲍”。
交友的成语典故 28
管宁和华歆二人一起在菜园中锄地,见到地里有一片金子,管宁把它当作砖头瓦碴一样的东西,照旧锄之,不予理会;华歆却把它拾起来,然后扔了出去。
二人曾在同一张席上读书,遇有达官贵人从门外经过,管宁依旧读书,不受影响;华歆却把书抛在一边,出去看热闹。管宁便把席子割为两半,跟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交友的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03-10
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大全09-14
有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精选13篇)04-26
交友的成语02-05
成语典故06-25
有关交友的成语02-05
关于交友的成语04-30
成语“卜昼卜夜”的典故08-21
惟命是从成语典故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