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渐入佳境成语

时间:2024-10-10 15:29:30 成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渐入佳境成语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你知道经典的成语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渐入佳境成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渐入佳境成语1

  【拼音】jiàn rù jiā jìng

  【典故】恺之每食甘遮,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晋书·顾恺之传》

  【释义】佳:好;境:境地。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用法】作谓语、状语;表示向好的`方面发展

  【相近词】佳境渐入、渐至佳境

  【相反词】急转直下

  【押韵词】辞严意正、辞不获命、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习俗移性、翔鸾翥凤、灵心慧性、请先入瓮、祥麟威凤、习久成性、改名易姓、......

  【成语故事】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多才多艺,擅长人物绘画,生活上比较随便。一次朋友送一捆甘蔗给他,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欣赏风景,竟从甘蔗末梢吃起来,朋友问他感觉如何,他说渐渐甜起来,这才是甘蔗正常的吃法

  【示例】行过了许多亭阁,真是个渐入佳境。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成语造句】

  ◎ 也正因此,这份滋味便只有弈道渐入佳境者方能咀嚼品评,就像只有对生命有着淳厚理解的周作人先生才深谙苦茶妙趣一样。

  ◎ 吃饭之时,火不能灭,柴不能减,锅中加水,丢两块老姜,并烧至大滚,即"姜汤"成矣!此时饭饱汤足,渐入佳境,热汗外涌,红光扑面,行军劳累一扫而光,树上折一细枝,往嘴中乱拽,其心喜洋洋也。

渐入佳境成语2

  顾恺之是东晋时人,字长康,小名叫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他多才多艺,不但诗赋写得好,而且字也写得很漂亮。他特别擅长的是绘画,是当时的著名画家,人们称他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大司马桓温的参军。那时,东晋地方割据十分严重。桓温主张国家统一,常常率领部队去讨伐那些割据势力,顾恺之也随桓温南征北战了许多年。桓温很看重他,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一次,顾恺之随桓温乘船到江陵去视察部队。到江陵的第二天,江陵的.官员前来拜见,并送来很多捆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见了十分高兴,吩咐大家一起尝尝。于是大家都拿着吃了起来,纷纷称赞甘蔗味道很甜。

  这时,顾恺之正独自欣赏江景,没有去拿甘蔗。桓温见了,故意挑了一根长长的甘蔗,走到顾恺之跟前,把甘蔗末梢的一段塞到他手里。顾恺之看也不看,竟自啃了起来。

  桓温又故意问顾恺之甘蔗甜不甜,旁边的人也一起嘻笑着问他。顾恺之回过神来,才看到自己正啃甘蔗的末梢,便知道大家为什么嘻笑。他灵机一动说:“你们笑什么?吃甘蔗,就应该从末梢吃起,这样,越吃越甜,叫作‘渐入佳境’!”

  大家听了,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据史书记载,后来,顾恺之每次吃甘蔗时,便都从未梢吃起,当时还有不少人仿效他的吃法哩!

  其实,顾恺之是因为欣赏江景而忘情,但他善于应对,说得好像真的一样,并津津有味地从甘蔗末梢吃了起来,似乎真的越吃越甜一样。

  后来,“渐入佳境”演化为成语,比喻兴味逐渐浓厚或者境况一点点好起来。

渐入佳境成语3

  【成语】渐入佳境

  【拼音】jian ru jiā jing

  【解释】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出处】《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故事】

  顾恺之是东晋时人,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他多才多艺,不但诗赋写得很好,而且字也写得十分漂亮。他特别擅长的是绘画,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大司马桓温的参军。顾恺之跟随桓温南征北战许多年,两人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有一次,顾恺之跟随桓温到江陵去视察部队。到江陵的第二天,江陵的官员前来拜见桓温,并送来很多捆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见了十分高兴,就说:这里的甘蔗是十分有名的,大家一起来尝尝。他的'部下听了就每人拿了一根吃了起来。还一面吃,一面高兴地说:真不亏是名产,甜极了!这时,只有顾恺之独自一人出神地欣赏着江陵的美好景色,没有去拿甘蔗吃。桓温见了,故意挑了一根长长的甘蔗,把甘蔗末梢那一头塞到了顾恺之手中。顾恺之看也不看,拿着甘蔗末梢啃了起来。桓温见了顾恺之的吃相,忍住笑问:这根甘蔗甜吗?旁边的人也一起嬉笑着说:我们吃的甘蔗甜极了,不知顾参军吃的甘蔗甜不甜呢?顾恺之这才回过神来,看到自己啃的是甘蔗的末梢,才明白他们为什么嬉笑。他灵机一动,举起甘蔗说:你们笑什么!我看你们根本不懂甘蔗的吃法,吃甘蔗可大有讲究呢!大家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笑着问道:吃甘蔗还能吃出什么名堂来呢?你说说你为什么要从甘蔗末梢吃起来吧!顾恺之说:你们一开始就吃最甜的那一段,越吃越不甜,吃到后来,就倒胃口了。而我从梢部吃起,越吃越甜,越吃越有味道,这种吃法叫渐入佳境。大家听了,一起大笑起来。渐入佳境这一成语常常用来比喻境况一天天好起来。

渐入佳境成语4

  成语解释:佳境:美好的境界。逐渐进入美好境界。比喻情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成语出处:《晋书 文苑传 顾恺之》:“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成语繁体:漸入佳境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渐入佳境动宾式;作谓语、状语;表示向好的方面发展。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辨形:佳,不能写作“嘉”。

  近义词:佳境渐入、渐至佳境

  反义词:急转直下

  成语例子:行过了许多亭阁,真是个渐入佳境。(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成语谜语:逐步走向美好的前程

  成语故事:东晋晋陵无锡人顾恺之(约346-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顾恺之学问渊博,很有才气,曾经给桓温、殷仲堪等人做过参军之类的官。他尤其擅长绘画,当时的`名家如谢安等人都非常器重他。顾恺之性格怪异,与常人不同,人们都称他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表现了浪漫才子的豪放不羁。

  传说他喜欢吃甘蔗,但是与常人不一样,嚼食甘蔗时,与一般人先吃主干后吃末稍不一样,总是自末稍吃到主干再往下直至根部。有人对他的这种吃甘蔗法感到很好奇,他则回答说:“渐入佳境。”

【渐入佳境成语】相关文章:

渐入佳境作文1000字(精选20篇)11-28

春天的成语成语06-01

猴的成语及成语解释12-08

经典成语【精选】06-14

成语05-23

经典成语06-13

经典的成语09-23

成语四字成语07-22

关于智商的成语及成语解释11-19

成语中含有数字的成语07-27

渐入佳境成语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你知道经典的成语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渐入佳境成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渐入佳境成语1

  【拼音】jiàn rù jiā jìng

  【典故】恺之每食甘遮,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晋书·顾恺之传》

  【释义】佳:好;境:境地。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用法】作谓语、状语;表示向好的`方面发展

  【相近词】佳境渐入、渐至佳境

  【相反词】急转直下

  【押韵词】辞严意正、辞不获命、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习俗移性、翔鸾翥凤、灵心慧性、请先入瓮、祥麟威凤、习久成性、改名易姓、......

  【成语故事】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多才多艺,擅长人物绘画,生活上比较随便。一次朋友送一捆甘蔗给他,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欣赏风景,竟从甘蔗末梢吃起来,朋友问他感觉如何,他说渐渐甜起来,这才是甘蔗正常的吃法

  【示例】行过了许多亭阁,真是个渐入佳境。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成语造句】

  ◎ 也正因此,这份滋味便只有弈道渐入佳境者方能咀嚼品评,就像只有对生命有着淳厚理解的周作人先生才深谙苦茶妙趣一样。

  ◎ 吃饭之时,火不能灭,柴不能减,锅中加水,丢两块老姜,并烧至大滚,即"姜汤"成矣!此时饭饱汤足,渐入佳境,热汗外涌,红光扑面,行军劳累一扫而光,树上折一细枝,往嘴中乱拽,其心喜洋洋也。

渐入佳境成语2

  顾恺之是东晋时人,字长康,小名叫虎头,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他多才多艺,不但诗赋写得好,而且字也写得很漂亮。他特别擅长的是绘画,是当时的著名画家,人们称他为“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大司马桓温的参军。那时,东晋地方割据十分严重。桓温主张国家统一,常常率领部队去讨伐那些割据势力,顾恺之也随桓温南征北战了许多年。桓温很看重他,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一次,顾恺之随桓温乘船到江陵去视察部队。到江陵的第二天,江陵的.官员前来拜见,并送来很多捆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见了十分高兴,吩咐大家一起尝尝。于是大家都拿着吃了起来,纷纷称赞甘蔗味道很甜。

  这时,顾恺之正独自欣赏江景,没有去拿甘蔗。桓温见了,故意挑了一根长长的甘蔗,走到顾恺之跟前,把甘蔗末梢的一段塞到他手里。顾恺之看也不看,竟自啃了起来。

  桓温又故意问顾恺之甘蔗甜不甜,旁边的人也一起嘻笑着问他。顾恺之回过神来,才看到自己正啃甘蔗的末梢,便知道大家为什么嘻笑。他灵机一动说:“你们笑什么?吃甘蔗,就应该从末梢吃起,这样,越吃越甜,叫作‘渐入佳境’!”

  大家听了,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据史书记载,后来,顾恺之每次吃甘蔗时,便都从未梢吃起,当时还有不少人仿效他的吃法哩!

  其实,顾恺之是因为欣赏江景而忘情,但他善于应对,说得好像真的一样,并津津有味地从甘蔗末梢吃了起来,似乎真的越吃越甜一样。

  后来,“渐入佳境”演化为成语,比喻兴味逐渐浓厚或者境况一点点好起来。

渐入佳境成语3

  【成语】渐入佳境

  【拼音】jian ru jiā jing

  【解释】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出处】《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故事】

  顾恺之是东晋时人,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他多才多艺,不但诗赋写得很好,而且字也写得十分漂亮。他特别擅长的是绘画,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大司马桓温的参军。顾恺之跟随桓温南征北战许多年,两人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有一次,顾恺之跟随桓温到江陵去视察部队。到江陵的第二天,江陵的官员前来拜见桓温,并送来很多捆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见了十分高兴,就说:这里的甘蔗是十分有名的,大家一起来尝尝。他的'部下听了就每人拿了一根吃了起来。还一面吃,一面高兴地说:真不亏是名产,甜极了!这时,只有顾恺之独自一人出神地欣赏着江陵的美好景色,没有去拿甘蔗吃。桓温见了,故意挑了一根长长的甘蔗,把甘蔗末梢那一头塞到了顾恺之手中。顾恺之看也不看,拿着甘蔗末梢啃了起来。桓温见了顾恺之的吃相,忍住笑问:这根甘蔗甜吗?旁边的人也一起嬉笑着说:我们吃的甘蔗甜极了,不知顾参军吃的甘蔗甜不甜呢?顾恺之这才回过神来,看到自己啃的是甘蔗的末梢,才明白他们为什么嬉笑。他灵机一动,举起甘蔗说:你们笑什么!我看你们根本不懂甘蔗的吃法,吃甘蔗可大有讲究呢!大家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笑着问道:吃甘蔗还能吃出什么名堂来呢?你说说你为什么要从甘蔗末梢吃起来吧!顾恺之说:你们一开始就吃最甜的那一段,越吃越不甜,吃到后来,就倒胃口了。而我从梢部吃起,越吃越甜,越吃越有味道,这种吃法叫渐入佳境。大家听了,一起大笑起来。渐入佳境这一成语常常用来比喻境况一天天好起来。

渐入佳境成语4

  成语解释:佳境:美好的境界。逐渐进入美好境界。比喻情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成语出处:《晋书 文苑传 顾恺之》:“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成语繁体:漸入佳境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渐入佳境动宾式;作谓语、状语;表示向好的方面发展。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辨形:佳,不能写作“嘉”。

  近义词:佳境渐入、渐至佳境

  反义词:急转直下

  成语例子:行过了许多亭阁,真是个渐入佳境。(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成语谜语:逐步走向美好的前程

  成语故事:东晋晋陵无锡人顾恺之(约346-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顾恺之学问渊博,很有才气,曾经给桓温、殷仲堪等人做过参军之类的官。他尤其擅长绘画,当时的`名家如谢安等人都非常器重他。顾恺之性格怪异,与常人不同,人们都称他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表现了浪漫才子的豪放不羁。

  传说他喜欢吃甘蔗,但是与常人不一样,嚼食甘蔗时,与一般人先吃主干后吃末稍不一样,总是自末稍吃到主干再往下直至根部。有人对他的这种吃甘蔗法感到很好奇,他则回答说:“渐入佳境。”

【渐入佳境成语】相关文章:

渐入佳境作文1000字(精选20篇)11-28

春天的成语成语06-01

猴的成语及成语解释12-08

经典成语【精选】06-14

成语05-23

经典成语06-13

经典的成语09-23

成语四字成语07-22

关于智商的成语及成语解释11-19

成语中含有数字的成语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