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字成语故事

时间:2024-05-10 16:24:23 成语 我要投稿

四字成语故事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成语吧,成语在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且每个成语都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语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字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字成语故事

四字成语故事1

  南北朝时,南齐有个名叫陈伯之的,曾任“江州刺史”。南齐亡后,他在南梁继任原职,仍旧镇守江州。但是他对于南梁并不心服,同时更听信了部下邓缮的教唆,于是起兵反梁。结果,吃了败仗,只得投奔北朝,在北方鲜卑族的北魏政权,当了“平南将军”,统领淮南一带兵马,和南梁对抗。

  梁武帝萧衍命他的.兄弟“临川王”萧宏率军北伐,和陈伯之在寿阳1对垒。萧宏叫“i己室”(秘书)丘迟出面写信给陈伯之,说明梁朝对他将既往不咎,只要他及早回头,便可宽大处理。

  丘迟在这封信中,说“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意思是,走错了路而知道回头,是古代的圣人所赞许的,错路走得还不远就能改归正道,是历来的经典中所推崇的,诚恳告诫陈伯之,千万不可执迷不悟。

  陈伯之读了这封信,大受感动,加以萧宏率领的梁军,兵力雄厚,难于对敌,便决然离魏回梁。

  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于是成为人们传诵一时的名著,并被收集在“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中。《梁书》和《南史》的《陈伯之传》,也有这封信的全文。

四字成语故事2

  手不释卷这段故事,原文见《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的注文。

  三国时,吴国的.大将吕蒙,行伍出身,读书很少。孙权见他年轻有为,而且身当要职,劝他要多读些书,以增长知识。吕蒙想:读书是文人学者们的事,领兵上阵的人只要能打胜仗就行,哪里要读什么书呢?便推托道:“军队里事情太忙,没有空闲时间读书

  孙权听了,很严肃地跟他谈了半天,说:“你说事情忙,难道比我还要忙吗?我少年时代,就曾读过一些经书,后来主持国家军政大计,又在百忙之中陆续读了一些历史和兵法的书箱,自己觉得很有长进,对做事情也很有益处5像你这样的青年,聪明,记性好,如果认真读书,特别是多读些历史和兵法,那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收获和成就。”孙权还举了两个好学的军人为例,说:“光武(即汉光武帝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即曹操)也是老而好学,你为什么不能自求上进呢?"

  吕蒙很受感动,从此勤奋读书,努力自学,终于成为一代名将。

四字成语故事3

  解释: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典故:《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战国时候,有一回魏国的大夫季梁到赵国去旅行。

  旅途中忽然一日他得到了魏王想发兵攻打赵国的消息。

  “魏王怎么能攻打赵国呢……”季梁立刻感到了一种不安。

  为制止魏王攻打赵国,他停止旅行,转身回魏国而去。

  他一回到魏国,衣顾不得换,脸顾不得洗,便匆匆忙忙地去见魏王。

  魏王看他风尘仆仆、慌慌张张的样子,觉得很奇怪,问道:“季梁大夫,你不是说要走很久吗?为什么现在就回来了?难道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情吗?”季梁不紧不慢地说道:“事情并不算特别要紧,只是我遇到了一个怪人以及他的怪事,我愿意早一点告诉你罢了。

  ”魏王问:“那是什么样的怪人和怪事呢?”季梁说道,有一回,他走在赵国地域上的.太行山下时,遇到了一人乘着一辆马车由南向北行驶。

  但他却声言要到楚国去。

  季梁觉得他走的方向不对,便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不朝南走反而向北去呢?难道你不知道楚国在南边吗?”那乘车人回答说:“没关系,我的马好,跑得快!”季梁说:“你的马虽然好,可你走的并不是去楚国的路呀?”那乘车人又道:“不怕,我带的路费多。

  ”季梁说:“你的路费多又有什么用呢?这确实不是去楚国的路呀。

  ”那乘车人坚持着要往北去,并说:“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季梁说:“你的这些条件再好,如果朝北去,离楚国也只能是越走越远呀!”听了季梁讲的无头无尾的故事,魏王很是觉得好笑,就问季梁道:“天下难道真有这样胡涂的人吗?”季梁说:“有,不光赵国有,我们魏国也有。

  ”魏王不以为然:“什么,我们魏国也有?”季梁直言道:“是的,比如魏王你吧,你的志向是建霸业,当诸侯的首领。

  为此目的,你倚仗着国家的强大与军队的精良,想利用攻打赵国的办法,来扩大地盘和抬高威望。

  可你这样做,别的国家会怎样想呢?我觉得,你这样攻打别国的次数越多,离你的宏伟志向就越远。

  这不正如那个乘车的赵国人欲去楚国不朝南反朝北走一样吗?”季梁这番话,说得魏王的脸暗暗地红了。

四字成语故事4

  退避三舍

  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你如果回到晋国的话,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楚国遍地是人杰,到处物产丰饶,比晋国富多了,我拿什么报答您呢?楚成王又说,那你还是报答一下我吧。重耳说,若以您的贤明,让我回国,以后如果晋楚会师中原,交起战来,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认为这样还不足以报答,我将只好与您战斗下去!

  听了重耳的话,楚成王认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违反天意是要闯大祸的.。于是以礼相待,并把重耳送到了秦国。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

四字成语故事5

  在古代,有一个名叫李华的年轻人,他常常被人说成是一个“见异思迁”的人。有一次,李华决定要去学习书法,可是没过多久,他又突然改变主意,想要学习绘画。不久,他又觉得学习音乐更有意思。李华的父亲见状,便对他说:“你做事要有恒心,不能总是见异思迁,才能有所成就。”李华听后深有感悟,决心要坚定自己的志向,不再轻易改变主意。经过努力,李华最终成为了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子,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坚定的意志。

  见异思迁成语故事

  【出处】《国语·齐语》。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贤明君主,被誉为五霸之一。他胸怀宽广,通达事理,从不计较小节,善于识人善任。尽管曾经被箭射伤过,但他仍然任用射箭的人,让他担任宰相之职。

  有一次,相国管仲和桓公一同商讨治理国家之道。“桓公问道:‘相国,齐国人口众多,土地广阔,各行各业繁荣发展,如何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呢?’”

  "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相当庞大,如果让他们都聚居在一起,势必会相互影响,甚至可能引发混乱。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然后进行分散管理,这样才能有利于国家的'稳定。让他们分散居住不仅能让他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还有助于他们后代的成长。如果一个人从小受到良好的影响和教育,长大后便会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不会轻易改变初衷,这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后来,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国家安定,兵强马壮,呈现出繁荣强盛的局面,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四字成语故事6

  【注音】tán hé róng yì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常侍郎东方朔极力反对汉武帝划上林苑,提出耕战强国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他只好写《非有先生论》,虚构故事:非有先生在吴国做官三年,从不发表政见,吴王纳闷。他列举关龙逢及比干等进言被杀,臣下向君上进言真不容易。

  【出处】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 《汉书·东方朔传》

  【解释】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不象说的'那样简单。

  【用法】作谓语;形容问题复杂

  【相近词】来之不易

  【相反词】一挥而就、轻而易举

  【英文】beeasiersaidthandone

  【成语示列】

  像这种勇猛改过的精神,刻苦精勤终身不懈的毅力,真有雷霆万钧之势,若无豪杰过人之节,真是谈何容易?

  然而,对于这个刚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沼泽地走出的东方大国来说,解决几万万同胞的温饱问题谈何容易?

  然而,这种保护谈何容易,因为雄性隆头鱼除了担负巡逻其边界的任务外,还必须时时守护在它的"妻妾"周围。

  可是,全灌区有千百户人家,几百口塘坝,几千亩水田,谈何容易。

  消灭地震灾害谈何容易,总之得有一个过程嘛。

四字成语故事7

  【成语】: 风烛残年

  【拼音】: fēng zhú cán nián

  【解释】: 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成语故事】:

  刘因,是元朝初年的人。他非常聪敏,写了一手好文章,并且肯下功夫读书,著作有“静修集”和“四书集义精要”等著名的.书。他幼年时父亲就死了,一向对母亲很孝顺;长大以后,曾在朝廷做右赞善大夫。后来因为母亲生病,才辞去官职,返回家乡侍奉母亲。不久,朝廷又叫他去做官,他却不愿意再去了。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放弃这个做官的机会呢?他回答说:“我的母亲已经九十岁了,就好象是㈱风中残烛﹞,朝不保夕,我怎么可以远行,去贪图那些荣华富贵呢?”

  这句“风中残烛”本来是比喻风中烧残的蜡烛,很容易熄灭的意思;一般人就用来形容老年人的衰竭,不久人世。例如,隔壁的老奶奶最近经常生病,犹如“风中残烛”。这句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切衰竭的事物,例如在商场上,可以这么说:“最近商场的景气不好,这家公司经常入不敷出,犹如“风中残烛”,不知还能维持多久?”另外,“风中残烛”也可以叫做“风前之烛”或者是“风烛残年”。

四字成语故事8

  成语名称:恬不知耻

  成语拼音:tián bù zhī chǐ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要脸。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恬:安然,无动于衷。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成语来源: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卫礼至杀邢国子》:“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成语造句: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43章:“打这个恬不知耻的走狗!”

  恬不知耻的成语故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为神宗时宰相,主持变法(列宁曾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崔公度有口吃病,不健谈,但头脑异常清醒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他作的赋深得欧阳修、王安石、韩琦等名士的赏识。公度布衣出身,朝中无亲朋可依靠,于是专以顺附谄媚王安石为务,经常不分昼夜向王安石请安,即使在厕中相遇,也莫不诚惶诚恐。一次他尾随王安石之后,手执其衣带尾,王安石回顾疑惑不解,公度却笑着说:“相公,您的衣带有点污垢,我已小心地用袍袖擦干净了。”见者无不耻笑,而他自己却不以为耻。

  恬字开头的成语

  恬不知耻

  包含有恬字的成语

  恬不知耻

四字成语故事9

  晏婴,字平仲,春秋时齐国人。他身材矮小,但才智出众,起先担任大夫之职,后来他父亲晏弱死后,继任齐国的相国。

  有—年,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存心侮辱晏婴,派人在城门边上挖了一个狗洞,要让晏婴从狗洞进城。晏婴来到楚国,发现了楚王的阴谋,站在狗洞前,看着周围看笑话的人群,故作惊讶地说:“哎呀!今天我难道是到了狗国吗,不然,怎么这城没有城门而只有狗洞呢?”负责接待的官员听了,只得灰溜溜地引晏婴从城门进城。

  晏婴来到楚国的宫中,楚王居高临下,装模作样地问:“齐国难道没人了吗?怎么派你这样一个人出使楚国呢?”

  晏婴听了,反驳说:“我们齐国光都城临淄就有成百条街道,几万户人家。人们张开衣袖就能遮住太阳,挥把汗水就像下雨一样,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怎么会没有人呢?”

  楚王听了,轻蔑地说:“既然齐国人那么多,为什么不派一个比你强一点的'人到楚国来呢?”

  晏婴也轻蔑地笑了一笑,回敬说:“大王,你不知道,我们齐国在委派外交使臣时,有这么一条规矩:贤明的使臣就派他到贤明的国君那里去,无能的使臣就派他去见无能的国王。我在齐国是最无能的,所以就被派到楚国来见大王了!”

  楚王听了,无言以对。后来,他只好改变态度,隆重地接待了晏婴,并说:“圣人是不可以和他开玩笑的,我是自取其辱呀!”

四字成语故事10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的。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谏的。

  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其国有汁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的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

  “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

  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四字成语故事11

  升堂拜母成语故事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东汉末年,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自为太师,他独断专政,不听他人意见,飞扬跋扈,他的倒行逆施,引起各路军阀的不满,准备讨伐董卓,孙坚也是其中积极的一个,可是他无法抛下家眷,左右为难,苦无良策。

  孙坚的长子孙策,那时才15岁,他结交了不少江东名士,很有些少年英伟的名声。舒城有个周瑜,年龄与孙策相仿,也是一个才能出众的少年,慕名从舒城来到江东拜访孙策,两人在一起谈论时事经纬,武艺韬略,十分投合,成了好朋友。

  周瑜见到孙坚满脸忧愁,询问原因后对孙策说:“我家有一处宅院闲置,可以让你全家安居,如果伯母愿意的话,非常方便。” 孙策听后回去告诉孙坚和夫人,他们也都表示赞同。于是,孙坚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下,便将搬家的`事情交给了孙策处理。

  孙策把母亲、周瑜和孙策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年纪相仿,感情深厚。他们一起搬到了舒城,对孙母吴氏十分尊敬,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侍奉。每天一大早,他们都会一起来到堂上跪拜孙母,请安叩拜。吴氏总是喜欢把周瑜扶起来,对他如同自己的儿子一般。他们的关系如同家人般亲密,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和谐。

四字成语故事12

  成语解释:

  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成语出处:《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成语繁体:勢如破竹

  成语简拼:SRPZ

  成语注音:ㄕˋ ㄨˊ ㄆㄛˋ ㄓㄨ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势如破竹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破,不能读作“pè”。

  成语辨形:势,不能写作“事”。

  成语辨析:见“势不可当”(890页)。

  近义词:势不可当、所向披靡

  反义词:坚不可摧

  成语例子: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

  英语翻译:with a crushing force

  日语翻译:破竹(はちく)の勢(いきお)い

  俄语翻译:с сокршительной силой

  其他翻译:<德>unaufhaltsam und erfolgreich voranschreiten<法>sans rencontrer de résistance réelle

  成语谜语:东一个西一个

  成语故事: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故事出自《晋书 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四字成语故事13

  这个成语出自《尚书》。

  据古史记载,商纣王荒淫无度,暴虐无道,诸侯都起来反对他,老百姓更是怨声载道。周武王起兵伐纣,各地响应,万民拥护,军事进展十分顺利。

  当周武王疣领大军夜渡孟津过黄河的时候,水面平静无波,天上月明如昼,八百诸侯的军队,在渡船上齐声歌唱,声势极为雄壮c渡河以后,军威更是振奋,直向商都朝歌推进。就在朝歌南郊的牧野,举行了庄严的`誓师典礼。一场大战,随即开始。周武王的军队是正义之师,战士们为了除暴安民,人人奋勇当先,乐于效命,有的还载歌载舞,欢笑上阵。商纣王的军队则不然,他们眼见王朝已临末日,谁愿意出力拼命;刚一接触,尚未交锋,就土崩瓦解、全部溃退,并且纷纷起义、倒戈相向。封王见大势已去,就自焚而死,商朝于是灭亡《

  周武王灭了商朝,在军事上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于是凯旋而归,建立了周朝。以镐为京城,称为镐京。这样周武王就一统天下,成为周朝的第一个天子。

  《尚书·武成》说,周武王当时正式宣布战事结束,恢复和平生活,并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削减军队,提倡文教。同时,“归马”、“放牛”,把战时征用的牛马一律放归到农牧业生产上去。

四字成语故事14

  日行千里成语故事

  【出处】北朝·北齐·魏收《魏书·吐谷浑传》。

  涉归是古代鲜卑族一个部落的首领,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吐谷浑,二儿子若洛。涉归死后,若洛接替了父亲的位置,吐谷浑分到700户牧民。一天,吐谷浑与若洛双方的马群互相斗殴,若洛派人去对吐谷浑说:“父亲已给我们分家,你为什么不走远一点!”吐谷浑对那人说:“马是动物,它们之间斗争,却怨怼到人身上,这未免太不公平了。既然他这么说了,我就决定搬到遥远的地方去,远离这种纷争!”若洛后悔把哥哥撵走,就派大臣去把他追回来。

  吐谷浑对追来的大臣说:“你如果能够把我的马群赶回去,我就跟你回去。”大臣的手下人拼命驱赶着吐谷浑部落的马群,赶了几百步后,群马突然长嘶短鸣,纷纷掉头向西方狂奔。吐谷浑部落再也不肯回头,他们决定继续向西方前进,最终抵达青海草原地带,在那里建立起了自己的'部落。

  吐谷浑部落的这次大迁移正值西晋末年。后来,这个部落逐渐发展壮大,并且逐渐被汉人同化,到了唐代,他的后代被封为青海王。吐谷浑当年曾经得到几匹波斯种马,他把它们放入青海湖畔,繁殖出一种又高又大的青白色的马,这种马能够“日行千里”,人们非常喜欢它。

四字成语故事15

  1、爱屋及乌

  该典故来自《尚书大传.大战》。殷商末代的纣王是个残忍无道的昏君。当时的西部诸侯之头领姬昌,因反对纣王被囚禁。出狱后,姬昌回到周的都城岐山,称周文王,要推翻商朝。他聘请姜尚(姜太公)为军师,开始扩军备战,并迁都丰邑(今陕西省)。不久,周文王去逝,其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他联络几个诸侯,出兵伐纣。大军渡过黄河,直逼商朝京城朝歌。商纣王早已失尽人心,朝歌很快被攻克,纣王自杀。纣王虽死,敌人并未完全肃清。周武王召见姜太公,请教如何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否使局面安定下来。姜太公答道:"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之鸟;不爱人者,及其胥余。"就是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他屋顶上的乌鸦也喜欢;如果不爱那个人,就连他住处的墙壁也讨厌。姜太公的主张是要把敌对分子彻底消灭。

  后来,该典故常被人们用作描述因为深爱某人,连带也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这种现象。

  2、安乐窝

  该典故来自《宋史.列传.道学一.邵雍》。邵雍字尧夫。初到洛阳的时候,住在四面透风的破房子里。富弼、司马光和吕公著等各位贤人,被罢官以后也住在洛阳。平常他们很敬重邵雍,经常跟邵雍来往,而且为邵雍买了园田与住宅。到了农时,邵就自己去园田耕种与收割,但收获下来的粮菜,只能够一个人的吃用和换取必备的衣裳。为表示"安贫乐道,不求荣华富贵",邵雍把自己的住处叫作"安乐窝"。早晨起来,点好香坐着休息,到了傍晚,自己便斟上三、四杯酒喝下,稍微有一点酒意就行了,但从不喝醉。兴趣来了,他就吟成诗章,然后又放声朗诵。每到春天和秋天,邵雍就到洛阳城里去游玩。刮风下雨是不出门的。出去的时候,就坐一辆小车,让一个人拉着,心里想到哪儿,就到哪儿。官宦人家的人一听出他的'车音,就争着出门等候迎接。这些人家的小孩子与奴仆,也喜欢他来,互相说:"我们家的先生来了。"他们就不再称呼邵雍的姓名了。他在这些人家,有时竟一连住上两宿方肯离去。有一些好多事的人,便在自己家里仿照邵雍的"安乐窝",盖一处房舍,等邵雍来了住,他们把这房子称作邵雍的"行窝"。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安逸舒适的生活。

  3、暗中摸索

  该典故源于于唐.刘束的《隋唐佳话》。唐朝时,大臣许敬宗为人非常自傲轻慢,凡属他见过的客人,尽管经人介绍,也常常忘记很快,如果再见面如同生人一样。有的人就讥讽他记性太差了。许敬宗则回答说:"像你这样的人,我当然很难记住。但是假如碰到像南朝的何逊、刘季绰、沈约、谢兆等著名学者,我即使在黑暗中摸索,也能辨认出来。"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没有师傅或门径,独自探索知识或技术的掌握与创造。

  4、按图索骥

  该典故载于《汉书.梅福传》。在春秋时代秦国,有个相马专家叫伯乐,原名孙阳。他善于识千里马并写了一本《相马经》。伯乐的儿子死读《相马经》,按照书中所说的马的样子去寻找骐骥良马。有一天,在看见一只大蟾蜍,他便高兴地对伯乐说:"爸爸,这是一匹良马,眼睛和额头跟你书上描述的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大一样。"伯乐知其子之愚,转怒为笑地说:"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无法驾驭)。"

  该典故比喻做事情拘泥教条,不能理论结合实际。

  5、阿娇失宠

  该典故来自《昭明文选》卷十六《赋.长门赋》。汉武帝刘彻的妻子陈阿娇非常得宠,被立为皇后。但后来陈皇后一直未生下独生子,她又嫉妒别的宫妃得宠,便暗中搞媚术和"巫盎"(用巫术诅咒的办法)害人所以被汉武帝废弃,逼令住在长门宫中。她悲苦愁闷,想恢复过去皇后的地位。听说蜀郡成都人司马相如,是妙笔生花的大作家,就奉献一百斤黄金给司马相如和他妻子卓文君,请他们买酒喝。托司马相如为她写一篇能解脱苦闷生活的文章。司马相如就写成了《长门赋》,呈献给汉武帝,劝导他不记旧怨,重新和好。由此,陈皇后又得到汉武帝的宠爱。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有美无人赏、有才无人用的冷落境遇。

  6、安步当车

  该典故原载《战国策.齐策》。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颜蜀的人,很有才能,不愿做官,宁愿隐居在家。有一天,齐宣王召见他并用十分傲慢的口气说:"蜀,过来!。"蜀站立不动,也叫道:"王,过来,"齐宣王大怒,高声喝道:"到底是国君高贵还是文士高贵?"蜀笑道:"当然是文士高贵,国君有什么高贵的。"颜蜀讲了一个例子:"从前秦国攻打齐国,路经鲁国,为了保护名士柳下季的坟墓,秦国号令全军:谁要毁坏坟墓五十步以内的草木,立即处死。进入宋国时又下令:谁要杀了齐王,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可见,一个活着的国王还不抵一个死去名士之墓。"齐宣王无话可话,表示十分钦佩,接着便改换笑脸请颜蜀收他为弟子,劝颜蜀住到宫里,每餐都有肉吃,出门有车坐,荣华富贵享受不尽。颜蜀回答道:"我不要荣华富贵,宁愿\'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娱\'!"意思是说:吃不起肉,可以晚一些吃饭,肚子饿了,饭自然就香;步行只要走得安稳,就好比坐车;只要不犯罪,清白正直就是高贵,不当官,可以自在自乐。

  该典故旧时表示文人安于贫苦生活费的清高思想。现在只用其字面意义,形容不乘车而从容步行的乐趣。

  7、安然无恙

  该典故源于《国策.齐策》。战国时,齐王派使臣出访赵国。赵威后接见了这位使臣,一见面,赵威后便问:"今年你们齐国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齐国的使臣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就对赵威后说:"我是奉齐王之命来贵国的,现在你先我年成,再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国君,这不是先贱后贵,贵贱倒置吗?"赵威后听了连连摇头:"不!如果没有好年成,老百姓就过不上好日子,如果没有老百姓,哪里还有什么国君?我不这样问你,难道让我舍本问末,本末倒置吗?"

  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8、安如泰山

  该典故见于《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分封了一些同姓诸侯王。其目的是想以血缘关系作为政治支柱,加强西汉王朝的统治。但结果适得其反,诸侯拥有地盘,又有征收赋税、铸造钱币和任免相、太傅等以下官吏的权力,加之有的恃亲骄横、贪得无厌,野心膨胀,对中央政权形成了严重威胁。在分封的诸侯王中,刘邦的侄子刘濞被封为吴王。他"招天下亡命",冶铜铸钱,占城五十多处。并宣布吴国不收农民的赋税,引诱西汉政府直辖区的农民到吴国谋生,在势力与野心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刘濞准备谋反。这时吴王手下的一个郎中(官名)枚乘上书劝阻。书中说:"你(想谋反)的想法是很危险的,难于实现。但如果改变想法则易于反掌,安如泰山。但吴王刘濞不听枚乘的劝千。枚乘便投奔了梁孝王。

  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事物的稳固、牢靠,不可动摇。

  9、按兵不动

  该典故见于《吕氏春秋.召类》。春秋时候,晋国的赵简子准备进攻卫国,令部下史默去卫国探听情况,规定一个月之内必须回来。但是一直过了六个月他才返回来。赵简子问史默:"你去卫国,怎么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史默回答:"想得到利益,却会召来祸害,你还没有观察出来吗?现在卫国有蘧伯玉做相国,史鳅辅佐,孔子也在那里做客,子贡又在国君的面前谋划大事,国君很能听取他们的意见,可见卫国国君的助手多是很有才能的人。"赵简之一听这话,就打消了进攻卫国的念头,命令队伍原地待命。

  现一般用此典故说明在军事上由于某种原因,而不采取进攻或抵抗的行动。也用来比喻对眼前事物抱着观望的态度,而拿不出办法来。

  10、暗渡陈仓

  《史记.高祖本纪》。秦朝刚被推翻的时候,项羽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而封刘邦为汉王,统辖该典故载于巴、蜀和汉中。刘邦也有独霸天下之心,很不服气。他发现手下有一位才华出众的军事家,就是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策划夺取天下。刘邦去汉中途中烧毁栈道,表示无意东还谋取天下,使项羽放心。然后采用韩信的计策,派出几百名士兵去修复栈道。项羽手下大将章邯镇守关中西部,听到消息笑道:"这么大工程只派几百名士兵,哪年才能修完?"章邯对刘邦、韩信这一行动,根本没引起重视。韩信表面上装作要从栈道东进,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队伍从小路暗袭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当章邯接到急报时,刘邦大军已攻入关中。章邯被逼自杀。关中地区一下子被刘邦占领了。

  这一典故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利用假象以给别人造成错觉,而暗中采取另一些措施来达到目的计策。

【四字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四字成语故事09-01

四字经典成语故事03-01

四字成语故事07-19

灭此朝食的四字成语故事09-26

塞翁失马四字成语故事06-15

幼儿的四字成语故事06-04

四字成语故事:买椟还珠09-27

讳莫如深四字成语故事09-25

老弱残兵四字成语故事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