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胯下之辱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你知道经典的成语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胯下之辱的意思及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语】:
胯下之辱
【拼音】:
[kuà xià zhī rǔ]
【解释】:
①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
②若:汝,你。
③中情:内心。
④众辱:当众侮辱。
⑤能死:不怕死。
⑥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
⑦信:韩信,汉代名将
【成语典故】:
在淮阴有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着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单影只。于是,他便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在场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很胆小。史书上称“胯下之辱”。宋·陆游《忆荆州旧游》诗:“君不见将军昔忍胯下辱。”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三回:“如韩淮阴贫时受了胯下之辱,后来以千金谢了漂母,把恶少封了官,真如太虚浮云,有何挂碍!”韩信并不是胆怯,而是看清局面的睿智。
有传说韩信富贵之后,找到那个屠夫,屠夫很是害怕,以为韩信要杀他报仇,没想到韩信却善待对屠夫,并封他为护军卫,他对屠夫说,没有当年的“胯下之辱”就没有今天的韩信。史书中记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视之,俯出裤下匐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关于韩信胯下之辱的原因,在老淮安市还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韩信年轻时有二种爱好,一是钓鱼,二是剑,当地一个屠夫要他的剑,他不给,屠夫让他从胯下钻过去。第二种说法是一次经常周济韩信的漂母生病了,韩信为了给漂母弄点肉吃,到屠夫那里赊肉,屠夫让他从胯下钻过去。还有一种说法是,韩信受生活所迫,偷了屠夫的肉,屠夫说你从我的胯下钻过去我就不要了,在韩信做了大将军后,还去看过这个屠夫,不但没有报复他,还让他作了手下的中尉。对于胯下之辱,韩信后来说,我当时并不是怕他,而是没有道理杀他,如果杀了他,也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了。
胯下之辱的主人公韩信军事成就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
《咸丰·清河县志》第十三卷“艺文”中记载:“韩信三篇”其小注云:“汉成帝令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其权谋中有韩信三篇。前后汉书艺文志皆载之。且云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一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盖淮阴人著书之最古者。”由此得知,韩信曾有三篇军事著作,这是淮阴人著书立说的最早记载。
韩信在被软禁的时间里与张良一起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兵书整理,为中国军事学术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同时还收集、补订了军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已佚。
【胯下之辱的故事】
秦朝时期,韩信小时侯家徒四壁,经常在别人家里面混吃混喝,时间长了大家都开始反感起来,这样他就不好再留在人家家里吃住了。有一天韩信想在河边上钓只鱼来吃,但无论如何都没办法钓起来。这时在旁边洗衣服的一位妇女看到他可怜巴巴的,便叫他把她带来的米饭吃了。一连十天韩信都到河边来钓鱼,妇人的饭他也连吃了十天。韩信对她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日后我定会报答你的!”妇人听了却骂他道:“你一个堂堂男子汉大丈夫却不能自食其力,如何能够谈得上报答,我是看你可怜才拿给你吃,我才不稀罕你的报答呢。”韩信被羞得面红耳赤,只好惭愧的离开了。到了市场,韩信碰到一群恶贯满盈的地痞,他们围着韩信指手画脚地说道:“韩信你虽然长得人高马大,身上还佩着宝剑,但我们却不怕你,你不过是个胆小鬼罢了,如果你是条汉子就举剑杀了我们,倘若不敢便从我们的胯下钻过去吧。”说完地痞们把双腿张开等韩信钻过去。此时韩信心里想道:要想成就大事业就要能够忍受得了屈辱,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他伏下身子,慢慢地从他们的胯下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