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成语

时间:2024-02-05 13:29:41 成语 我要投稿

幼儿园成语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成语都不陌生吧,成语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深奥的,含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成语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成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成语

幼儿园成语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也能做成的道理。

  2、学习成语“磨杵成针”,理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的含义。

  活动准备:故事碟片,图片,铁棒,针;文字(磨杵成针)

  活动过程:

  1、念古诗,引出故事主人公。(8分钟)

  ⑴师:老师念一首古诗给你们听听,好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⑵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吗?(李白)对,这首古诗是唐代非常有名的大诗人李白写的,他写了很多很多好听的诗呢,你们会念他的诗吗?(请幼儿念一念)李白写了这么多的诗,真了不起。

  ⑶其实,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要到山上捉捉小鸟,摘摘野果,一点也不爱学习,一看书就打哈欠。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一件事情很感动,于是才刻苦用功,发奋努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到底是什么事情才使他努力学习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2、放碟片故事《磨杵成针》(3分钟)

  3、边看碟片,边提问:(10分钟)

  ⑴李白小时候是怎样的一个人?(贪玩、不爱学习)

  ⑵有一天,李白在河边看见了谁?(老婆婆)

  ⑶老婆婆在干什么?(磨一根铁棒槌)

  ⑷出示铁棒:这就是铁棒,谁来摸摸看,有什么感觉?(硬硬的、粗粗的)出示针:你有什么办法把这粗粗的、硬硬的.铁棒变成这细细的绣花针?(讨论一下)

  古时候没有加工的机器,只能在石头上磨,你们说把又粗又硬的铁棒磨成绣花针艰难吗?

  ⑸李白看见老婆婆在磨铁棒是怎么说的?老婆婆又是怎么回答的?

  ⑹李白没磨几下就喊累了,老婆婆说了什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起读三遍)铁杵就是铁棒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只要有毅力、有恒心,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⑺李白听后有什么感受?又是怎么做的?(很感动,从此努力学习,终于成了一位大诗人)

  ⑻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磨杵成针》)这是一个成语故事,这四个字是一个成语。

  4、集体讲故事。(5分钟)

  ⑴出示文字:磨杵成针(解释含义:比喻只要有毅力有恒心,肯下功夫,无论做什么都能取得成功。读几遍,请个别幼儿读)

  ⑵一起讲一遍故事。

  5、总结。

  ⑴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什么事情是通过努力、坚持,最后获得成功的?

  ⑵师小结:对呀,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也能做成。李白刻苦用功后,成了一位伟大的诗人,我相信,只要你们努力了,也一定能学到很多的本领,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

幼儿园成语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讲成语故事比赛活动的开展,激发孩子积累成语的兴趣。

  2、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竞争的意识,在激烈与友好的比赛中,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有趣、学习的快乐、学习的重要。

  3、活动的开展与拓展,学生灵活应能力的能力有所提高。

  二、活动准备

  1.自由组合,全班分成4个小组。

  2.组内讲故事,评出2名小组内的讲故事能手,参加全班的比赛。

  三、活动过程

  1. 自我表现,激发趣味

  (1)本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成语故事,谁来说一说。

  (2)你还知道其它的成语故事吗?

  (指名说说,表现各自的'才华)

  2、比赛开始

  今天,我们又听说了这么多的成语故事,你们想知道这些故事都讲些什么吗?接下来,我们进行一次友谊比赛,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比较能干,成语故事讲得最好听,让我们大饱耳福。

  老师主持

  4个小组长评分,选出“讲故事能手”。

  3、活动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愿我们的小朋友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思与学、积累更多的成语。

幼儿园成语3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

  2、通过故事,让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关心不能欺负其他小朋友。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两张;动物图片:狐狸和老虎;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出示动物图片:“小朋友看,谁来了?"出示老虎和狐狸,请小朋友用好听的词来形容一下。(如:狡猾的狐狸、凶饿的老虎等)

  2、有一天,老虎抓住了狐狸,你们猜猜看,老虎会对狐狸怎么样呢?(幼儿自由讨论)

  3、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两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听听,老虎抓住狐狸后,到底是怎么做的?:

  (1)听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老虎抓住狐狸后,狐狸会对老虎说些什么话呢?老虎会相信狐狸的话吗?请你找一找哪张图片讲的是这个内容?

  (2)听故事后半部分

  提问:小动物看见老虎会怎么做呢?为什么?哪张图片讲的是这个内容?我们一起来学学,狐狸是怎样走路的`?(大摇大摆)老虎是怎样跟在后面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4、我们一起听录音来讲一遍这个故事。

  5、这就是发生在森林里的故事,狐狸很狡猾,借着老虎的威风去欺负别人,为非作歹,所以给这个故事取名《狐假虎威》(让幼儿认一认)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6、老虎没有吃狐狸而是把它放了,为什么呢?

  7、教育幼儿不要向狐狸、老虎学习,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帮助,不能欺侮别的小朋友。

  8、现在我们把这个故事去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幼儿园成语教案。成语故事可以提高幼儿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扩大知识面,增长智慧,丰富词汇量,成语故事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可以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成语教育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很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

幼儿园成语4

  成语一《安居乐业》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老聃(“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

  老子对当时的社会不满,并反对当时政治革新,他怀念着远古的社会,认为社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痛苦。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社会。他的“小国寡民”社会大概的样子是: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尽管有许多的器具,人们也不去用它。不让人民用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尽管有车辆和船只,也无人去乘坐;尽管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要使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上面的这段文字就是安居乐业的'大概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老子》,原文是“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成语的意思是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成语二《拔山举鼎》

  “拔山举鼎”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力强气壮。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今骓(zhui)不逝。”

  项羽,名籍,秦末下相人。少年时代,项羽不喜欢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肯好好学。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高兴,但也只求略知大意,不肯认真钻研。

  据说,项羽二十二三岁时,身体魁梧,体力强壮,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

  之后,项羽起兵反秦,然后又同刘邦争夺天下,从24岁开始,奋战了8年,最后被刘邦等包围在垓下,终于自刎于乌江。

  自刎前,在四面楚歌的那天晚上,项羽在营帐中对着爱妾虞姬和叫骓的名马,慷慨高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成语三《安如泰山》

  “安如泰山”这则成语来源于的《上书谏吴王》,原文是“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

  吴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野心很大,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很有才能的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其他的几个诸侯准备叛乱。

  枚乘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磊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公元前154年,刘濞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

  枚乘在这时候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队伍打败了叛军。吴王刘濞被杀。

幼儿园成语5

  【拼音】àn bīng bù dòng

  【典故】偃然按兵不动。 《荀子·王制》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吕氏春秋·恃君览》

  【释义】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贸然行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用法】作谓语、定语;多指接到任务后不肯做

  【结构】兼语式

  【近义词】以逸待劳、裹足不前

  【相反词】雷厉风行、闻风而动

  【同韵词】诳时惑众、兴戎动众、省吃细用、言必有中、一心两用、厚栋任重、恩威并重、行师动众、调词架讼、欺世惑众、......

  【邂逅语】下象棋不走卒

  【年代】古代

  【灯谜】休战

  【造句】在探清敌人的虚实之前,我军还是先按兵不动。

  【故事】: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位于晋国东部的一个弱小国家——卫国,长期以来受着强大晋国的压迫,苦不堪言。这个时候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毅然投靠了与晋国同样强大的齐国,缔约结盟。这种做法令当时晋国的`执政卿赵鞅十分恼怒,集结大军准备讨伐卫国,大军出发前,赵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卫国,暗中调查卫国内部的情况,并约好在一个月后回来报告,可是,一个月,两个月很快过去了,史默仍旧没有消息,赵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况,晋国内部也开始议论纷纷,史默已经被卫国杀害,不可能再回来了。况且卫国只不过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不如干脆出兵,一举击破,赵鞅否定了这种说法,他认为卫国之所以敢背叛晋国投靠齐国,一定已经做好了十分充分的准备,贸然进攻,会使晋国损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听消息回来之前,决不能草率采取行动。就这样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终于回来了。赵鞅问他:“为什么耽搁这么长的时间呢。史默答道,经过六个月的观察,卫灵公很有才干,国内贤臣很多,人民拥戴,举国上下团结一心。如果我们要依靠武力使卫国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经过这半年来,还是寻找不到卫国的弱点,所以我只好回来了。赵鞅听后,同意史默的看法,暂时打消了攻打卫国的念头,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幼儿园成语6

  1、雪中送炭宋太宗贵为帝王,却知道创业不易,因此生活很俭朴,也很能体恤百姓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着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里还觉得冷他思虑道“天气这么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

  2、铁杵磨针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

  3、雪中送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脸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晚年退居收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着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

  4、醇酒妇人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赵国被秦兵围困,赵相平原君派人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救赵,迫于秦国的压力,晋鄙不敢行动魏公子信陵君盗取兵符,杀了晋鄙,亲自率军救赵他中了秦王的反间。

  5、千虑一得晏婴是齐国的大夫他父亲死后,由他继任齐国的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王朝的相国晏婴为人正直,当官清廉,生活非常俭朴,上至君主下至百姓,对他都很尊敬一天,晏婴正要吃午饭,刘。

  6、杞人忧天杞国有一个人,老是怕天塌下来,怕地垮下去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觉也不敢睡,饭也不想吃他的朋友看他老是担忧,倒替他担忧起来,跑去跟他说“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大气你整天。

  7、对症下药东汉末年,有一个杰出的。

  8、典故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

  9、当匈奴贵族横行北方西晋王朝面临崩溃的时候,晋朝有一些有志气的将领还坚持在北方战斗刘琨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刘琨年青的时候,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祖逖在西晋初期,他们一起在司州治所在今洛阳东北做主。

  10、不翼而飞战国时,有一年秦王派大将王稽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一连攻了十七个月,也攻不下城池王稽非常烦恼,有个名叫庄的人向王稽献计说“你如果犒赏部下,就可以鼓舞他们的斗志,邯郸攻破是。

  11、打草惊蛇唐朝有一个人名叫王鲁,他在当涂做县令这个王鲁爱财如命,经常掠夺。

  12、水滴石穿宋朝时期,张乖崖在崇阳县担任县令当时,崇阳县社会风气很差,他决心好好整治这股歪风有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视,看到一个管理县行钱库的小吏慌慌张张地从府库中走出来,张乖崖喝住小吏结果,在他的。

  13、成语十面埋伏拼音shí miàn mái fú解释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成语故事秦朝末年,韩信属于楚军的行列,曾经多次参加战争,但是始终没有得。

  14、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大道理大智慧,通过描写生活的一些简单的事,让我们感觉到有趣从而明白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

幼儿园成语7

  一、主题进入

  早上玩区域游戏时,欢欢正在收拾美工区的材料,他把皱纸、浆糊、剪刀一起往篓子里放,站在一旁的慧慧着急了,叫起来:“欢欢,你看你,做事马马虎虎的,……”欢欢听了,笑着说:“你会讲成语。”(前一阶段,班上一幼儿曾讲过,老师告诉他们叫成语)杨金凑了过来:“马马虎虎不是成语。”“是成语。”“不是。”几个幼儿争论起来,幼儿的争论,引来了老师:“你们有成语书吗?回家去查一查,明天来告诉大家。”第二天,十几名幼儿带来了各种有关成语的书籍、磁带,孩子们边看边听边兴致勃勃地交流起来,还提出了许多有关成语的问题,孩子们的举动引起了教师的关注,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和浩如烟海的典籍,为汉语留下了精粹的语言材料,并经常在口头和书面中出现,从而使说话和作文更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为培养幼儿从小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长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语言能力,为入小学做准备,我们设计了《我喜欢的成语》主题系列活动。

  二、主题网络

  丰富词汇 增长知识与才智 言简意赅

  动物类

  谈话 绘画 制作 表演 作 用 数字类

  我喜欢的成语 成 语 种 类 同字类

  表征活动 寓意相同类

  我制作的成语邮票 凿壁借光 囊莹映雪 悬梁刺股

  向他们学习

  三、关键经验

  1、知道汉语成语是中华民族瑰宝,能关注生活中使用的成语,激发喜爱成语的积极情感。

  2、了解汉语成语的种类、作用,体验其精炼明快、言简意赅的特点。

  3、愿意运用多种方式(讲、画、制作、表演)创造性地表现喜欢的成语。

  4、能运用调查、查阅、交流等方法进行探索学习。

  四、教师准备

  教师要全面了解有关成语的历史、种类、特点等知识,同时,让家长了解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与幼儿共同收集相关的资料:图书、磁带、碟片、调查表、图画,带来与同伴分享、交流,丰富感性认识。在教室的环境中要留出让

  幼儿对即将进行的主题进行表现与展示的空间,大量的操作材料一定要准备充分:竹筷、棋板、背心袋、彩纸、卡纸、调查表格、笔、剪刀、服装等。当幼儿提出要表演某一成语时,教师可与幼儿一起协商、制作道具,如感到困难的,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

  五、主要活动安排

  晨间情趣活动

  小记者:有关成语的`调查

  小博士:学成语: “掩耳盗铃”

  小作家:有趣的成语

  小演员:成语比赛:盖高楼

  集体情趣活动

  谈话:我喜欢的成语

  计算:我给成语分类

  美工:制作提线木偶

  社会:向他们学习

  区域情趣活动

  语言区:动物成语棋

  计算区:成语接龙

  美工区:我喜欢的成语

  生活区:量体裁衣

  游戏活动

  小剧院:我会表演成语故事

  乐乐邮局:我制作的成语邮票

  家园情趣活动

  1、将调查表带回家查阅资料,与幼儿共同填写。

  2、有意识地与幼儿共同收集电视、广告、书中的成语。

  3、当幼儿询问有关成语问题时,家长及时解答,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成语的关注。

  4、家长向幼儿介绍相关成语的典故,和幼儿一起收看有关成语的动画片,木偶戏。

  六、主要活动案例

  成语小问号

  1、 为什么成语一般都是四个字的多呢?

  2、 成语是什么朝代有的?

  3、 为什么成语都有比喻呢?

  4、 为什么这些都叫成语,而不叫其他名字呢?

  5、 为什么成语字很少,却能代表一大段的意思呢?

  6、 为什么成语以前多,而现在却没有呢?

  7、 为什么成语四个字、八个字多,而一个字、三个字、五个字少呢?

  8、 为什么每一个成语都有不同的故事?

  9、 为什么成语能流传到现在?

  10、为什么成语有故事,而唐诗却只是一句句话呢?

  幼 儿 调 查 问 卷 内容 情况

  你家有成语书吗?它们是什么样的?请你把它画下来。

  你知道哪些成语?请写下来。

  你在哪儿听过成语?

  你喜欢成语吗?为什么?

  有关“成语”的调查

  目的:

  1、对幼儿掌握成语的原始状况进行摸底、了解。

  2、对调查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评析:

  从大多数幼儿的表格中,我们发现幼儿曾经听过成语,看过成语书,偶尔也用过成语,可是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成语”。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幼儿获取成语的途径还不少,但是家长缺乏对成语教育作用的应有认识,成语能丰富幼儿的知识,提升幼儿语言表达的水准,进而感受到成语的琅琅上口。此调查表格也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正在开展的活动,从而使家长能更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周围使用的成语。

  晨间情趣活动:有趣的成语

  目标:

  1、通过生动简单的成语故事,初步了解成语。

  2、有喜欢、学习成语的愿望。

  指导要点:

  1、一边转动,一边唱歌,引出活动栏目——“小作家”。

  2、教师讲述《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

  3、引导幼儿讨论《守株待兔》故事的意义,引出成语。

  4、幼儿简单介绍有关“成语”的知识与特点,并请幼儿自由提问,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刚才,我们讲的那么多的意义,古人很聪明用四个字就把它概括了,叫守株待兔,一直流传到现在,我们称它为“成语”。(成语是古代人使用流传下来的,它只有几个字却代表很多很深的意思,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

  5、了解幼儿知道成语的情况,并请知道的幼儿说一说。

幼儿园成语8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成语故事内容和含义,客观认识狐狸的行为,知道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慌,要学会动脑筋、想办法,保护自己。

  2、初步用于故事内容匹配的动作、表情、语气来表演故事。

  3、体验大胆表演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狐假虎威》故事图片,ppt。

  2、老虎和狐狸头饰若干。

  3、故事狐假虎威的视频。

  (三)活动过程

  教师指导语:小朋友们有没有去过幼儿园?看过什么动物?(教师据幼儿的回答简要的概括动物的特点)

  1、猜谜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谜语一:身穿花衣四脚走,头上有王真威风,张开大嘴一声吼,吓得百兽都发抖。(谜底:老虎)

  谜语二:眼睛细细三角脸,拖着一条大尾巴,爱吃兔子和小鸡,专门会想坏主意。(谜底:狐狸)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

  (1)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狐狸被老虎抓到的时候是怎么办的呢?说了什么?请几个小朋友学学 (镇定下来,我是上帝派来…重复几遍老虎和狐狸的对话,为下面的游戏打基础)

  (2)小动物们看到狐狸后怎么样了啊?你认为他们是害怕狐狸,还是害怕老虎?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聪明)一只怎样的老虎?(粗心)

  小结: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慌,要学会动脑筋、想办法,保护自己。

  3、 选择一个角色,用有感情的.声音和动作表现狐狸和老虎

  (1)第一次练习对话,请小朋友表演。

  教师指导语:小朋友们邀请自己的好伙伴自由表演1分钟。

  出示图1:狐狸被老虎抓到后师:表演之前先考考小朋友们,故事里狐狸说话时的声音是怎么样的?(不慌不忙,镇定)老虎说话时的声音又怎么样?(疑惑的)下面我们用不同的声音来表演狐狸和老虎,让别人一听就知谁是狐狸,谁是老虎。

  (请小朋友表演)

  出示图2:表演狐狸眼珠骨碌碌一转,想出好办法的样子。老虎摇头疑惑的样子师:狐狸和老虎在说话的时候还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狐狸和老虎分别会做什么动作呢?谁来学一学?(教师适时的提醒)

  师:我们再现在请小朋友上来表演一下,注意把声音、表情、动作都表演出来,让别人一听、一看就知道谁是狐狸,谁是老虎。

  出示图:3:

  师:老虎相信了狐狸的话,于是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里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地走在前面,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地走在后面。

  表演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样子。

  表演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样子。

  出示图4: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见到狐狸和老虎它们是怎样做的?

  请小朋友表演小动物害怕地逃跑的样子。

  (四)看视频,听故事。

  小结:这个故事叫做《狐假虎威》,聪明的狐狸,能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想办法了一个好办保护了自己。

  (五)活动延伸

  在生活中遇到危险要不慌张,动脑筋,保护自己。

幼儿园成语9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的生字词。

  2、详细讲解前两则成语故事。

  3、让学生认真领悟两则成语故事的寓意。

  二、教学重点:

  1、理顺故事发展的思路,把握重点字词句。

  2、让学生体会两则成语故事包含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一抓一放。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不少成语了,谁来说几个给大家听听?

  (生回答)

  师:同学们积累得还真不少,那有同学知道成语的来源吗?

  (生思索回答)

  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民间口语,一是书本记载,本记载包括故事、典故、寓言。

  师:今天啊,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八课《成语故事》。带领学生读课题。

  2、精读《自相矛盾》。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则故事《自相矛盾》。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听过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吗?

  生:听过或没有。

  师:有人听过。那有人能说说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吗?

  (生回答)

  师:那自相矛盾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了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2)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把这则故事读一读,读的时候注意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生读课文。)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本课的生字词。

  “矛(茅) 盾 楚 锐 戳”

  请学生读生字词,读准字音。请学生自己说一说在写这些生字词时有哪些注意点。最后让学生组词。

  (3)师:好。本课的生字词我们就学到这里,我们来看这里“矛”这里的“矛”是什么意思呢?(生思索)盾呢?(生思索)

  矛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在长杆的一头有金属枪头。盾是古代的一种兵器,用来遮挡提防兵器。

  师:我们这里还有一个字“戳”,这是一个动词,同学们你们能做做戳的动作吗?

  生拿出笔纸。让他们听指令做动作。第一次“矛”戳不穿“盾”,第二次“矛”戳得穿“盾”。同时讲解并板书

  戳不穿→→矛 不锐利

  戳得穿→→矛 很锐利

  盾很坚固 盾不坚固

  师:文中的楚国人是怎样夸奖他的'矛和盾的呢?请同学们找一找,用∽∽∽画出。

  生找到后请生朗读。

  师:你们注意到楚国人说此话时的提示语了吗?

  突出“夸口”一词,夸口是说大话的意思。让生再读一遍,注意读出“夸口”的语气。

  师:听了楚国人的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师:我们的同学都很聪明,看出了这个楚国人的破绽。其实看穿他的不止我们同学,文中的路人他是怎么问的?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由生读出路人的话。

  师:那路人问完之后,那个楚国人有什么反应?请一大组的同学来读一读。

  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个楚国人的神态?

  生:张口结舌。

  重点讲“张口结舌”——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了。

  师:这里的“张口结舌”可以换成哪些词语呢?

  生:瞠目结舌 哑口无言 目瞪口呆

  师:到这里,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些什么呢?

  生:说话,做事不要前后抵触,否则吃亏的是自己;不要夸口,要老老实实,实事求是。

  师:现在你能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了吗?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在黑板上抄下寓意。

  师:最后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A同学当楚国人,B同学做路人,其他的同学读旁白。

  3、引读导悟《滥竽充数》

  (1)师:《自相矛盾》我们就学到这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则故事。板书课题(滥竽充数)让学生齐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把课文读一读,你们思考一下你们在读的时候需要做些什么?

  生:画出本课生字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生读课文。

  师: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读书的情况。

  竽 腮 俸禄 奏

  开火车读,讲生字词读及写的时候的注意点,齐读,组词扩词

  (2)师:我们已经学过了本课的生字词。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篇课文,其余的同学注意思考小黑板上的几个问题。

  先出示问题,让学生读问题。

  小黑板上的问题是:

  ①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②他为什么要充数?

  ③他为什么能充数?

  ④他充数的结果如何

  生读课文,其余学生思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①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是南郭先生。

  ②他想得到俸禄,但又不会吹竽,所以他要充数。

  ③齐宣王在世时总是喜欢大家一起吹给他听,给了南郭先生可乘之机

  重点讲“居然“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

  师:这里的居然能换个词吗?

  生:竟然。

  师:从居然你看出了什么?

  生:南郭先生蒙混骗人,不该得到俸禄。

  ④充数的结果是:当齐宣王在世时他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齐湣王在位时他只好逃走了。

  师:通过南郭先生命运的转变,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人要有真才实学,否则只能混一时而不能混一世。

  生2:作为管理者要善于识别那些没有真本领的人,他们往往冒充有真本领的人混饭吃。

  (3)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装模作样的语气。

  师:你能说说你对滥竽充数的理解吗?

  生: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把不好的东西放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

  在黑板上写出寓意。

  4、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今天的作业是:

  (1)仔细体会我们所学的两则成语故事中包含的寓意

  (2)搜集与我们课文类似的成语故事

  (3)搜集成语包括除了四个字以外的三个字,七个字等字数不等的成语。

幼儿园成语10

  无缘无故 → 故交新知 → 知错就改 → 改行为善 → 善甲厉兵 → 兵贵先声 →

  声闻过情 → 情窦顿开 → 开诚布公 → 公忠体国 → 国家大事 → 事关重大 →

  大处着眼 → 眼穿肠断 → 断章取意 → 意气自得 → 得君行道 → 道路指目 →

  目语心计 → 计出万死 → 死日生年 → 年富力强 → 强词夺正 → 正视绳行 →

  言讷词直 → 直眉睖眼 → 眼底无人 → 人面狗心 → 心到神知 → 知过必改 →

  改恶为善 → 善马熟人 → 人才出众 → 众虎同心 → 心碎肠断 → 断臂燃身 →

  身先士众 → 众功皆兴 → 兴戎动众 → 众川赴海 → 海波不惊 → 惊心惨目 →

  目光远大 → 大天白日 → 日出不穷 → 穷年屡月 → 月落参横 → 横眉瞪眼 →

  眼穿心死 → 死不瞑目 → 目知眼见 → 见噎废食 → 食指众多 → 多管闲事 →

  事在必行 → 行化如神 → 神领意得 → 得胜回头 → 头重脚轻 → 轻动远举 →

  举酒作乐 → 乐于助人→ 人尽其才 → 才疏意广 → 广土众民 → 民胞物与 →

  与世无争 → 争权夺利 → 利欲熏心 → 心灵手巧 → 巧不可接 → 接三连四 →

  四亭八当 → 当务之急 → 急流勇退 → 退避三舍 → 舍己救人 → 人心不古 →

  古貌古心 → 心手相应 → 应付裕如 → 如释重负 → 负荆请罪 → 罪恶滔天 →

  天昏地暗 → 暗箭伤人 → 人存政举 → 举世瞩目 → 目无全牛 → 牛刀割鸡 →

  鸡鸣狗吠 → 吠形吠声 → 声应气求 → 求田问舍 → 舍己从人 → 人微权轻 →

  轻重倒置 → 置之脑后 → 后来居上 → 上下一心 → 心灰意冷 → 冷暖自知 →

  知人之明 → 明争暗斗 → 斗转参横 → 横七竖八 → 八方呼应 → 应付自如 →

  如花似锦 → 锦心绣口 → 口沸目赤 → 赤胆忠心 → 心平气和 → 和盘托出 →

  出将入相 → 相惊伯有 → 有求必应 → 应有尽有 → 有名无实 → 实逼处此 →

  此唱彼和 → 和而不同 → 同工异曲 → 曲尽其妙 → 妙手空空 → 空谷传声 →

  声势浩大 → 大度包容 → 容光焕发 → 发扬光大 → 大有人在 → 在家出家 →

  家贫亲老 → 老羞成怒 → 怒发冲冠 → 冠盖相望 → 望子成龙 → 龙争虎斗 →

  斗酒只鸡 → 鸡口牛后 → 后患无穷 → 穷凶极恶 → 恶醉强酒 → 酒入舌出 →

  出以公心 → 心术不正

幼儿园成语1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园小朋友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

  2、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所学过的成语,激发幼儿园小朋友对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的兴趣。

  3、丰富幼儿园小朋友的语言,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一至十中文、阿拉伯数字卡;图书、成语字卡若干;

  2、表情类、动物类成语图卡若干。

  3、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书的排序,巩固一至十的成语。

  1、幼儿园小朋友选择一本图书,提问:你选择的是什么图书?它的价钱是多少?

  2、请幼儿园小朋友按从最便宜到最贵的价钱顺序给书排序。

  3、引导幼儿园小朋友复习一至十的成语。

  二、游戏《成语对对碰》,巩固所学成语。

  每两个幼儿园小朋友为一组选择两张图片,组成一个成语。游戏进行2~3次。

  三、听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

  1、幼儿园小朋友边看大图书,边猜故事情节。

  2、告诉故事名称,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通过探望与讨论,帮助幼儿园小朋友理解故事的寓意,教育幼儿园小朋友遇事要灵活。

  4、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启发幼儿园小朋友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四、通过看图片,巩固所学成语,并对成语给以分类。

  1、动物类

  2、表情类

  3、其他

  五、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园小朋友创造性的表现学过的成语。

  1、教师做动作,幼儿园小朋友猜成语。

  2、个别幼儿园小朋友做动作,幼儿园小朋友猜成语。

  3、教师出示成语字卡,幼儿园小朋友做动作。

  4、在音乐伴随下,幼儿园小朋友自由发挥表演成语。

  附:《郑人买履》成语故事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幼儿园成语12

  《必恭必敬》

  “必恭必敬”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态度极为恭敬,后来也形容十分端庄和有礼貌。

  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君,他昏庸暴虐,政治。

  公元前779年,褒国进献了一个姓姒的美女,叫褒姒。周幽王十分的宠爱她。褒姒一向不爱笑,幽王用音乐歌舞、美味佳肴都不能让她笑。有人献计点燃报警的烽火台,召来各路诸侯兵马,使他们上当,让褒姒笑一笑,幽王也欣然同意。

  他带褒姒到行宫游玩,晚上传令点燃烽烟,各地诸侯见到烽烟,以为有盗寇侵扰京城,纷纷率领兵马赶来相救。到了一看,只见幽王在喝酒取乐。幽王派人对他们说:“没有什么盗寇,让你们辛苦了!”诸侯受骗,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褒姒看了不由大笑,幽王也很开心。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幽王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废掉申后生的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

  宜臼遭到废黜,住在外祖父申侯家里。他对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满怀忧愁的,心中十分痛苦,写了一首题目叫作《小弁》的诗,抒发自己的心情。

  诗的第三节说:“看见屋边的'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必恭必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谁人不是父母的骨肉,谁人不是父母所生?上天生了我,可我的好日子到何处找寻?”由于幽王无道,诸侯纷纷叛离。公元前771年,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的军队进攻镐京。幽王下令点燃烽烟,但是诸侯受过骗,都不派救兵。犬戎的军队攻下镐京,杀了幽王,掳走了褒姒。

  “必恭敬止”后来演化为“必恭必敬”,也有写作“毕恭毕敬”的。

幼儿园成语13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

  1)学会识别并理解一些常用的成语。

  2)掌握一些成语的常见用法。

  3)丰富学生的成语知识。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培养学生爱好中华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常用的成语。

  教学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成语。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1. 教学内容

  1)成语的定义和分类。

  2)常用的成语及其用法。

  3)成语接龙活动。

  2. 教学方法

  1)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2)学生一起探讨、分享经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自学成语,并提出问题让全班探讨。

  4)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和设计

  1. 导入

  老师以“成语火拼”的方式导入,分两组,以时间限制比赛,看哪组同学能说出更多成语,以此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课堂教学

  (1)成语的定义和分类

  老师向学生解释成语的基本定义和分类,并通过实例介绍“死不瞑目”、“半途而废”等常见的成语。

  (2)常用的成语及其用法

  老师列出一些常用的成语,并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掌握其使用方法。例如“一马当先”、“口无遮拦”等等。

  (3)成语接龙活动

  老师分组让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活动,每个小组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想出最多的成语,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错误和正确的成语,培养合作精神和开始自学成语的能力。

  3. 课堂活动

  1)小组活动

  老师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小组内互相学习、讨论成语,互相问答,挖掘成语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2)个人练习

  老师在课堂后布置小作业,鼓励学生在家庭、社会活动中运用成语并记录下来。

  4. 课后作业

  让学生选择一些常用的成语,自己进行分类归纳,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成语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以提高自学能力。

  五、教学评价

  1)学生的.课堂表现。

  2)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互相学习的情况。

  3)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成语的领会水平。

  4)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和理解程度的提高。

  六、教学反思

  本堂课主要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成语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练习运用,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感受成语的美妙和文化内涵。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鼓励学习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并在课后进行练习和思考。

幼儿园成语14

  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上来得一块玉璞(末经加工的.玉,外包一层石质),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和大臣及玉匠看后说是石头,并以欺君之罪把卞和的左脚砍掉了。

  武王继位后,他又把玉璞献给武王,结局同样,又失去了右脚。文王继位后,卞和不敢再献玉了,就抱着玉在荆山下痛哭,直哭得眼里流血。文王派人问其原因,他说:我伤心的主要是你们把玉认作石头,把好心认为是欺诈。文王命人把玉璞凿开,里面果然是一块质量极高的玉,被作为国宝珍藏起来,人称和氏璧。后来这纸璧落到赵惠王手里,秦昭王要用15座城换取。从此以后,人们就把极有价值的东西称为价值连城。

幼儿园成语15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

  字卡、动画片“守株待兔”、勾线笔及白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字,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1、能等到2、等不到

  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三、通过绘画续编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幼儿园成语教案。成语故事可以提高幼儿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扩大知识面,增长智慧,丰富词汇量,成语故事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可以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成语教育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很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