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形容学习的成语

时间:2024-02-05 10:10:22 成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形容学习的成语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成语吧,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你知道经典的成语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形容学习的成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形容学习的成语

关于形容学习的成语1

  (一)不耻下问

  【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释义】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二)不求甚解

  【出处】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释义】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成语故事】

  陶渊明十八岁那年为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传》。陶渊明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喜爱闲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很喜欢读书,似对所读的书不执着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爱喝酒,可是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我这个情况,所以时常备了酒邀我去喝。而我呢,到那里去总是把他们备的酒喝光。

  (三)开卷有益

  【出处】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太平)御览》第三卷;因事有阙(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释义】

  开卷:打开书本;益:益处;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成语故事】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关于形容学习的成语2

  [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引锥刺股] 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学非所用] 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夺胎换骨] 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跬步千里] 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盈科后进] 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车在马前] 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一曝十寒]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一暴十寒] 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切磋琢磨] 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切瑳琢磨] 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冷暖自知] 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春花秋实]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华秋实] 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多歧亡羊]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鹘仑吞枣]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学如穿井] 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勤学好问]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悬梁刺骨] 形容刻苦学习。

  [悬梁刺股] 形容刻苦学习。

  [刺股悬梁] 形容刻苦学习。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居安资深] 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然糠照薪] 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悬头刺股] 形容刻苦学习。同“悬梁刺股”。

  [不知肉味]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贪多嚼不烂] 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开华结果] 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开花结实] 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同“开华结果”。

  [夜以继日]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日以继夜]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浮光掠影] 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浮光略影] 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继晷焚膏] 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寝食俱废] 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学而优则仕]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晚生后学] 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循序渐进]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贪多务得] 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因材施教]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孳孳不倦] 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孜孜不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笃学好古]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循循善诱]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驽马十驾]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枕典席文] 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鲁斤燕削] 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春诵夏弦]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蓬赖麻直]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胡服骑射]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忘餐废寝] 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废寝忘餐] 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汉人煮箦] 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好学不倦] 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敬业乐群]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不足为法] 不值得学习、效法。

  [幼学壮行] 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力学不倦] 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力学笃行]{解释} 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半部论语治天下] 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群起效尤] 大家一起向坏的学习。

  [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顿学累功]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不愧下学] 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困而学之]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能者为师]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为人师表] 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洒扫应对] 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钝学累功] 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万世师表] 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抗颜为师] 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学而不厌]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独学寡闻]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学如登山] 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择善而从]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邯郸学步]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学步邯郸] 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循常习故] 循常:遵循常规。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