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始作俑者成语解析

时间:2024-01-20 13:27:29 成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始作俑者成语解析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成语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始作俑者成语解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始作俑者成语解析1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了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梁惠王上》)。这是最权威的解释,其经典之处在于,它不但是对这句话的解释,更是其出处。事实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语即非出自《论语》,也非出自《礼记》,而恰恰是出自孟子与梁惠王的这一席话。正是《孟子》史无前例地记载了孔子的这一句话,并同时阐述了孔子这么说的理由——因为俑太像人了。在这里孟子并没有解释“其无后乎”的具体含义,但言下之意无疑是鄙视的态度。从某种角度来说,孟子的理解是不容置疑的——与其质疑他的理解,还不如干脆质疑他凭空捏造孔子的话。

  除此之外,宋朝的朱熹还对此作了补充。他说:“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孟子集注》)”

  “刍灵”即用茅草扎成的人马,为古人送葬之物。《礼记·檀弓下》记载:“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明器指的是古代人们下葬时带入地下的随葬器物,即冥器。)

  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天运”篇中也出现过“刍狗”,即祭祀时用草扎的狗来代替活的狗作为祭品,祭祀完如同废物,随意丢弃践踏。[1]

  孔子如此厌恶发明俑人殉葬的人,自然是赞同那之前的葬法了。但俑人之前并非真人,而是草人。因此孔子决不是赞同真人殉葬,而是赞同使用草人。俑人不过比较像真人,孔子尚且反对,何况用真人殉葬呢?商朝时期是流行真人殉葬的,考古发现很多商代坟墓中都有人殉的遗迹,周朝予以禁止,转而采用刍灵,即草人来取代活人。后来有些诸侯国渐行奢华风气,使用更加像人的精致俑人,这其实在开历史的倒车。如果把孔子的话,放到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理解,就不难发现,他是希望恢复周礼,以免文化的倒退。

  除此之外,对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还有另一种完全相反的解读,即为始作俑者含义正名者,做相反的理解,认为真正含义,是指“开始作俑来殉葬的人,难道就绝后了吗”,孔子的本意是赞扬始作俑者,而不是责骂始作俑者。依据有:句式上,“其无后乎”为反问,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之类一样。事实逻辑上讲,孔子时代,已经普遍采用俑人代替活人殉葬,推责用俑替人殉葬的人绝后,和事实逻辑不符。如果以俑代人殉葬是恶劣的风气,第一个采用以俑殉葬的人应当被责骂唾弃,难道后来以俑殉葬的人就不应当被责骂唾弃吗?孔子思想的整体逻辑上讲,“仁”是孔子学说的根本,一个提倡仁慈的人,对用陶俑代替活人行殉葬之礼的人,自然应当是赞赏的态度而不是责骂的态度,况且孔子认为人类“性相近”,如果换作你是将被用来殉葬的人,对你是否很残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对发明用俑代人来殉葬免除人死之灾的人,应当是持肯定的态度。理解一句话的含义,应当放在其语境中。《孟子·梁惠王·作俑》章中,孟子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换句话说,用棍棒打死了人,用刀杀死人,(或者以政治的方式害死人,或者以殉葬的名义亡人,)有区别吗?“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孔子说,开始作俑的人,难道没有后人了吗?

  近来,有一些学者指出,“后”的解释不是指后代子孙,而应为“后来人”。如若第一个使用陶俑殉葬的被谴责,难道第二个殉葬的'俑人长得就不像真人了吗?!为什么只谴责第一个,而不是把他们不一起谴责——“彼作俑者,其无后乎”。草人代替真人殉葬循周礼,而社会经过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用俑人代替草人成为可能和炫耀的资本。然而俑人却成为了草人和更加奢侈陪葬品(真人)的桥梁,这是生产力的进步,却是文明的退步。应该谴责的是“始作俑者”跨出了第一步(僭越周礼),这种行为一定会被后来人所效仿和跟随,最后发展到使用真人来殉葬。那么一个僭越礼乐制度的的行为或者风气,如果不加以干预,使之恢复到之前的行为和制度,那么最后一定会发展到弑君谋逆,刺王杀驾。这才是孔夫子谴责的实质——有了第一个次挑战,就会有后来人的第二次,和后来人的无数次,僭越周礼,不可不止!所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中的“后”并不是指后代子孙,而是后来人的意思。尊王复礼一直是孔夫子的追求,“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典故也基于此。再例如《孟子·离娄上》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个“后”也不是指后代子孙,而是指“后代的责任”,解释为“不孝有三种,以没有循守后代之责为大。”那么“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本句解释为——“第一个开始做陶俑殉葬的人,他不会有后来人(所效仿)吗?”

始作俑者成语解析2

  今天给大家讲解的成语是“始作俑者”[shǐ zu yǒng zhě] 。

  它的字面意思是“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为什么制作俑是一种恶劣的风气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词的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当年孟子去见梁惠王,和后者说起治国之道的时候提起了他的前辈孔子说过的一句话:“那些一开始用制作俑来陪葬的人,怕是要绝子绝孙没有后代了吧!”就这么一句话,可以看出孔子是有多讨厌用俑人来陪葬。

  按理说,比起用活人陪葬,用木制或者陶制的俑人来陪葬不已经是一种进步了么?秦始皇不还弄了一大堆兵马俑嘛,看来也没什么问题啊?现在还留下了一个不错的旅游景点呢。

  孔子的看法是,这俑人做得实在是太像人了,用它们来陪葬和用活人陪葬实在是没有什么不同。在关于孔子的观点问题,学术界也有一定的争议,有一派说法认为,孔子之所以不喜欢用精致的俑人代替活人陪葬,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一直坚持恢复周礼的观点。因为在周朝一度禁止使用活人陪葬,而是改用稻草扎成的草人,孔子认为使用草人陪葬才是正确的'做法,用俑人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风气。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无从考证孔子的真正想法了,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现代的社会里面,这个词是一个贬义词,总是用来形容那些最开始做坏事的人,大家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情感。

  对于这个事情的始作俑者,一定要将他找出来严惩,才能平息大家的怒火。

【始作俑者成语解析】相关文章:

褒义成语及解析04-13

寻山问水成语解析及近义词06-30

形容专心的成语解析10-30

聚沙成塔成语解析及造句10-20

关于木的成语及解析12-07

后悔何及的成语解析08-01

管中窥豹成语的出处及解析04-12

有关时间的成语解析10-21

关于岁月的成语解析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