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成章成语故事
下笔成章成语故事1
【成语】:
下笔成章
【拼音】:
[xià bǐ chéng zhāng]
【解释】:
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很快。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举例造句】:
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如汗牛充栋,车载斗量。
【成语故事】: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自幼颖慧,10岁的时候,便诵读好多的诗、文、辞赋,深得曹操的喜爱。
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以后,问道:“你的.文章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是不是请别人代你写的呀?”曹植忙跪下说:“不是的,我能够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如果您不相的话,可以当面考我,怎么能说我是请别人代写的呢?”
当时,在邺城(今河北省临漳西南)新建了铜雀台,曹操把几个儿子都叫到台上,命他们各做一篇赋。曹植拿起笔来,马上就写成了,而且很有文采,曹操非常惊异。由于曹操非常喜欢曹植,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改立其兄曹丕为王储。
后来有一次,曹操出外打仗,曹丕、曹植都去送行。临别的时候,曹植当场念了一段颂扬曹操功德的文章,大家听了十分赞赏。有人在曹丕耳边小声说:“大王要离开了,你只要表示伤心就是了。”曹丕果然抹着眼泪向曹操告别,曹操果然很受感动,也掉下了泪。这件事后,曹操宠爱曹植的心渐渐改变。曹操觉得,虽然曹丕文才不如曹植,但是心地老实,对他有感情。
曹丕即魏王位以后,有人告发曹植经常喝酒骂人,还把他派去的使者扣押起来。曹丕抓住这个机会,立即派人赶到临淄,把曹植押回邺城审问。
据说,曹丕把曹植召来以后,为了要惩罚他一下,要他在走完七步的时间里做出一首诗。如果做得出,就免他一死。
曹植略略思索一下,就迈开步子,走一步,念一句,随口就念出了一首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觉得自己对弟弟也逼得太狠,心里感到惭愧,就免去曹植的死罪。但曹植下笔成章、七步成诗的故事却开始代代相传。
后来,人们常用“下笔成章”这句成语形容写文章很快.
下笔成章成语故事2
【注音】xià bǐ chéng zhāng
【典故】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释义】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才华横溢
【结构】连动式
【近义词】出口成章、下笔成篇
【反义词】江郎才尽
【同韵词】泪眼汪汪、魂飞魄丧、日下无双、撮土焚香、外感内伤、地老天荒、久而不闻其香、待月西厢、佛是金妆,人是衣妆、百炼成钢、......
【年代】古代
【谜语】书法
【日语】文(ぶん)を作(つく)るのに構成(こうせい)が早(はや)いこと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非常聪明,他读过很多书,做文章是又快又好。曹操故意考他,曹操说自己能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可以当场作文。他们游览完毕铜雀台,曹植很快就写出《铜雀台赋》,受到曹操及同行的夸奖
【示例】这学生天资聪颖,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将来未可限量。
下笔成章成语故事3
曹植,字子建,自幼聪明伶俐,喜欢诗、辞、歌、赋十几岁时就能诵读名篇数百,而且也非常会写文章。所以,很多人都称他是个“奇才”。”
曹操对自己儿子的才气也非常赏识,但又觉得很奇怪。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后,心里觉得曹植的文章确实写得不错,但也不免有些怀疑这文章是请入写的。于是,曹操就把曹植叫到了跟前,认真地盘问道:“你的文章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是不是请别人代你写的呀?”
曹植赶忙给父亲跪下,禀告道:“不是的,我能够言出为文,下笔成章,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当面考我,怎么能说我是请别人写的呢?”曹操听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不是,那就好啊:”
不久,曹操在官城建造的铜雀台竣工了,就让几个儿子都上去看看,并叫他们每人都写出一篇辞赋来,试一试他们的文采。曹植拿起笔来就写,一会几工夫就写好了。这就充分证实了曹植自己说过的那句话:“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太祖尝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下笔成章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下笔成章的意思及成语故事03-12
下笔成章造句08-04
下笔成章的造句04-01
下笔成章的意思及故事03-20
下笔成章的同义词09-11
怎样用下笔成章造句04-09
呕心沥血和下笔成章的故事01-29
经典的成语故事05-07
成语故事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