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不自量力成语故事

时间:2023-05-30 11:14:08 炜玲 成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自量力成语故事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语吧,成语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深奥的,含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自量力成语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不自量力成语故事

  【成语】:

  不自量力

  【拼音】:

  [bù zì liàng lì]

  【解释】:

  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也说自不量力。量:估量。形容对自己估计过高。

  【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

  【举例造句】:

  一次乒乓球比赛上,小刚主动提出要和上届冠军挑战,同学们都说他是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郑国被迫应战,同敌人厮杀,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说道:“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而且,恐怕息国快要灭亡了。”——不韪,即“不对”或“不是”,也就是错误的意思。有句成语叫做“甘冒不韪”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说:明知不对,还是硬干,是自已心甘情愿犯错误,犯天下最大的错误。

  当时人们说的息国所犯“五不韪”是哪五条呢?根据《左传》记载,就是:“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意思是: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国君出于同姓、本是亲属而不亲爱,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又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是以知息之将亡也。”意思是: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由此可以看出息国快要灭亡了。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这个故事,说息国所犯“五不韪”之一的“不量力”,即成语“不自量”的出处。

  唐代诗人韩愈在《调张籍》一诗中,开头几句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几句诗的意思是:李白、杜甫的诗文顶天立地地存在着,犹如万丈光芒(照耀了诗坛)不可泯灭。没想到一群无知的人竟然这样愚蠢,借故设法对他们进行毁谤。就象那蚂蚁企图去摇撼大树,太可笑不自量力了。这六句诗很有名,常为后人所引用。韩愈在这里,对李杜的诗歌成就作了极高的评价,同时对诋毁李杜的轻薄后生给予了辛辣的讥斥。

  成语“不自量力”便是从“不量力”和“不自量”两种说法演化而来的,同时又都可单独使用,又作“自不量力”,意思都是自己不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人们多用来讽刺那种自高自大,不量力行事的人。

  成语“冒天下之大不韪”则是从故事中“犯五不韪(wěi)而以伐人”扩展变化而来。冒:犯,不顾。天下:普天之下,泛指全世界。大不韪:最大的不是。意思是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现 在多用以指公然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而干坏事。

  春秋时期,实力弱小的息国对郑国发动战争,结果被打败。分析人士认为自不量力的息国一定会被消灭,因为息国国君不考虑自己的德行,不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分不清敌人与朋友,不团结邻国,结果没过多久息国果真被楚国消灭。

  成语接龙

  不自量力—— 力不从心—— 心悬两地—— 地地道道—— 道学先生—— 生知安行—— 行不顾言—— 言不逮意—— 意气用事—— 事以密成—— 成败论人—— 人中狮子—— 子曰诗云—— 云游天下—— 下气怡色—— 色胆如天—— 天行时气—— 气吞河山—— 山鸡映水—— 水中捞月—— 月晕主风—— 风风雨雨—— 雨散风流—— 流言飞语—— 语重心长—— 长天老日—— 日旰忘食—— 食不餬口—— 口口声声—— 声色犬马—— 马面牛头—— 头面人物—— 物是人非—— 非昔是今—— 今生今世—— 世道人情—— 情天泪海—— 海岱清士—— 士死知己—— 己溺己饥—— 饥駈叩门—— 门户之见—— 见利思义—— 义断恩绝—— 绝薪止火—— 火树银花—— 花光柳影—— 影形不离—— 离世绝俗—— 俗下文字—— 字字珠玉—— 玉走金飞—— 飞升腾实—— 实至名归—— 归十归一—— 一叶障目—— 目击耳闻—— 闻声相思—— 思所逐之—— 之死靡二—— 二三其节

  释义: “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来表示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或过高地估计自己。

  故事: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

  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

  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发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

  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黄门待诏夏贺良等建议改变年号和帝号,说增加漏的刻度可以使国家永远安宁,我误听了他们的话,希望给天下带来安宁,但是并没有应验。夏贺良等所说的所做的,都是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日的诏书,除了大赦一项之外,全部废除。”

  这次改号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夏贺良等人因妖言惑众,被处以死刑。

  成语资料

  释义: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也说自不量力。量:估量。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自不量力 螳臂当车 蚍蜉撼树

  反义词:妄自菲薄 自知之明 量力而行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

  《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成语示例:《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为首者前致辞曰:‘吾主越王,不自量力,得罪于上国,致辱下讨。’”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七回: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

  例句

  一次乒乓球比赛上,小刚主动提出要和上届冠军挑战,同学们都说他是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愚公想要把山移走,在外人看来是不自量力的行为。

  有只小老鼠说它能打到一只大象,结果大家都嘲笑它不自量力。

【不自量力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不自量力成语故事07-29

成语不自量力的典故02-11

不自量力成语典故04-24

形容不自量力的成语及解释04-10

不自量力的反义词08-14

不自量力的同义词03-30

成语不自量力作文04-02

关于不自量力作文04-13

不自量力的同义词是什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