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绝妙好辞的意思及故事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绝妙好辞的意思及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语】:
绝妙好辞
【拼音】:
[jué miào hǎo cí]
【解释】:
从文章曹操感叹自己的才能不如杨修,说明杨修是才高八斗,绝顶聪明的人。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蒱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举例造句】:
文人笔端有口,能就现前真景,抒写成篇,即是~。
【成语典故】:
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隋书·经籍志》将它列入小说。《宋书·刘道规传》称刘义庆“性简素”、“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该书所记个别事实虽然不尽确切,但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所住之村镇即更名为曹娥镇,殉父之江为曹娥江,并建以寺庙慰其孝心。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记述自汉未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淡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释义】“绝妙好辞”形容极妙的文辞。
【出处】典出自《世说新语·捷悟》。
东汉时,会稽郡上虞县有一个孝女,叫曹娥。
她的父亲曹盱会唱歌跳舞,有人说他居然能迎来神仙。
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农历五月五日(公元143年),曹盱为了迎接伍君神,乘船沿江溯流而上,没想到却被洪水吞没,最终连尸体都找不到了。
当时,曹娥只有十四岁,悲号痛哭,十分想念父亲。
她把一个瓜放到江上,说:“假如父亲的尸体在这里,瓜儿你就沉下去。
她等了十七昼夜,也哭了十七昼夜,瓜儿突然下沉了,曹娥马上投到江里,自杀了。
上虞县的县令度尚很敬佩她,为她改葬,并命弟子邯郸淳为她撰文立碑,这就是有名的曹娥碑。
魏武帝曹操曾经路过曹娥碑下,主簿杨修(字德祖)也一起跟随着。
曹操见碑背上题刻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他感到困惑不解,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就问杨修说:“你懂得这是什么意思吗?”杨修说:“我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曹操说:“你先不要说,等我考虑考虑再说。
等到向前走了三十里路以后,曹操才说:“我已经弄明白了。
于是叫杨修把自己的想法写了下来,杨修说:“这八个字,是另外四个字的隐语。
‘黄绢’,是有颜色的丝,比喻‘绝’字;‘幼妇’,说的是少女,比喻‘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比喻‘好’字;‘齑臼’,就更容易。
‘齑’,是切细的酱菜或腌菜,并且带有辛辣味儿。
把它放在臼里,臼就要承受辛辣之物。
‘受’和‘辛’合起来就是‘辞’。
因此,‘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个字的隐语是:‘绝妙好辞’。
曹操已经把自己的见解记下来了,与杨修的说法几乎相同。
曹操十分感叹地说:“我的才智远不如您,走了三十里路,才想出来啊!”
【绝妙好辞的意思及故事】相关文章:
绝妙好辞成语故事01-06
悬驼就石的意思及故事11-30
趋炎附势的意思及故事07-19
干卿底事的意思及故事03-29
推梨让枣的意思及故事04-21
废寝忘食的意思及故事12-01
天罗地网的意思及故事08-16
投鼠忌器的意思及故事10-07
强弩之末的意思及故事05-17
如胶似漆的意思及故事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