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再三再四成语解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为大家带来再三再四成语解释,快来看看吧。
发音:zài sān zài sì
简拼:zszs
类型:中性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联合式;作状语;指重复好几次。
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我其实不回来了,两脚车上装七个人,也不必再三再四的了。”
解释:重复好几次。
示例:他本来不想去,可是人家再三再四地邀请,盛情难却,他只好去了。
(净王秀才云)姑夫,想您儿三四岁儿,姑娘带将我来到这家里,亏姑夫抬举的成人长大。知道的,是你老人家改常,不知道的,则说我生事要出去哩。各尽其道。罢、罢、罢,我去我去。我如今一脚的出了这门,使不的你可使人来赶我。我是个直人,我可不来了,你可也不要扯扯拽拽的,我也不回来了。可使不的你摆酒着人与我和劝,我其实不回来了。两脚车上装七个人,也不必再三再四的了。我则这一遭,辞了姑夫、姑娘,我就出去了罢。(做拜科)(起身往东边走科,云)姑娘、姑娘,扯一扯儿来么。(卜儿云)你去便去了罢。(净王秀才云)放了手,扯我怎么呢?谁又来你家里来,则你家里饭好吃?姑娘劝一劝儿么。
再三再四,指的是反复的强调或叮嘱某件事情,让对方多加注意。这个典故源于《左传》中的公元前591年晋国的赵盾,他看到晋国国君晋景公对待大夫很不公平,就多次向晋景公反映此事,但是每次都被晋景公婉拒。终,赵盾通过多方努力,把晋景公感化了,让他改正错误,使得晋国得到了安定和谐的局面。
造句:我已经再三再四地提醒你不要吃垃圾食品,可你还是不听,这样对你的健康不利。
近义词:重申、重复、强调。
反义词:轻描淡写、漫不经心、敷衍了事。
再三再四这个成语,表达了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情的极度重视,无数次地重复强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期引起对方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要说话,还要学会适当地使用成语来增添表现力,让表达更加生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