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市井之徒成语
市井之徒,汉语成语,拼音是shì jǐng zhī tú,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出自《管子·小匡》。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市井之徒成语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成语】:市井之徒
【拼音】:shì jǐng zhī tú
【简拼】:sjzt
【解释】: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出处】:《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示例】:朝中服赤芾乘轩车者,三百余人,皆里巷~,胁肩谄笑之辈。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五回
【近义词】:市井小人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小市民
【顺接】:徒乱人意 徒劳往返 徒劳无功 徒劳无益 徒呼奈何 徒唤奈何 徒增颜汗 徒子徒孙
【顺接】:不法之徒 不轨之徒 不逞之徒 谗佞之徒 大简车徒 东漂西徒 斗筲之徒 耳食之徒
【逆接】:奔走如市 闭关绝市 搀行夺市 臣门如市 大行大市 大隐朝市 冠盖如市 观者如市
【逆接】:市不二价 市不豫贾 市井之徒 市井之臣 市井小人 市井庸愚 市井无赖 市人小说
【成语造句】
1.这种市井之徒,当然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2.他不过一个市井之徒,休想娶她的女儿为妻。
3.他要凭势力走进城市里,但不能做市井之徒。
4.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井之徒的刻意渲染,已有深厚的“真实性”。
5.再一想,这些市井之徒原本就是脑袋瓜转得快的,怕是拿了赠金纷纷逃走,还转过头来骂自己是傻瓜了。
【成语故事】
在古代,开一口井是非常困难的事,为了水源,人们就会聚居在井的附近,渐渐就成为当时的市集,称为市井。市井之徒就是指混迹于市井、身份低微的贩夫走卒。
当时刘邦做泗水亭亭长时,他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小官吏,和他称兄道弟的朋友中,夏侯婴是一个赶马车的,樊哙是杀狗的屠狗之辈。在当时来说,他们是典型的市井之徒,唐朝的李密有一首《淮阳感怀》诗“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史。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市井之徒成语】相关文章:
猴的成语及成语解释12-08
成语05-23
蛇的成语有哪些成语10-04
关于智商的成语及成语解释11-19
古代成语历史典故成语06-17
语文必考成语-重叠成语08-11
有蛇的成语有哪些成语10-19
煎水作冰成语解释及成语接龙09-21
牛蛇的成语有哪些成语08-20
成语中含有数字的成语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