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金针度人成语

时间:2021-05-08 10:25:00 成语 我要投稿

金针度人成语

金针度人成语1

  【成语】:金针度人

  【拼音】:jīn zhēn dù rén

  【简拼】:jzdr

  【解释】:金针:比喻秘法,诀窍;度:通“渡”,越过,引伸为传授。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

  【出处】:金·元好问《论诗》诗:“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示例】:用笔之活可作~。 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

  【近义词】:诲人不倦

  【反义词】: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人

  金针度人 成语接龙

  【顺接】:人一己百 人丁兴旺 人不聊生 人不自安 人世沧桑 人中之龙 人中狮子 人中豪杰

  【顺接】:暗箭中人 暗箭伤人 暗锤打人 百世一人 百年树人 百载树人 暴不肖人 北道主人

  【逆接】:摆袖却金 百忍成金 背紫腰金 弊帚千金 敝帚千金 谗口铄金 成城断金 寸土尺金

  【逆接】:金丸使者 金丹换骨 金乌玉兔 金书铁券 金人三缄 金人之箴 金人之缄 金人缄口

金针度人成语2

  【金针度人的故事

  相传,织女是一个聪明漂亮、心灵手巧的仙女,她与牛郎私自相爱,结果被王母娘娘棒打鸳鸯,经过不断抗争,才争取到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和牛郎在银河的鹊桥上相会的权利。每到这天晚上,凡间的妇女便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像她那样有一双灵巧的手,有一颗聪慧的心,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从此,七夕就成了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

  唐朝有个叫郑采娘的女子,每年七夕都要向织女乞巧。这年七夕又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采娘设案焚香,独自进行祭拜仪式。不一会儿,她似乎听到空中有什么动静,不由瞪大眼睛,只见一列华丽的车辆,遮住了天空。在中间那辆最精致的车上,坐着一位仪态高雅的女人,穿着彩霞似的轻柔衣裳。她走下车来,面带微笑地说:我就是织女,你要祈求什么福气呢?

  采娘见织女亲自询问自己的需求,非常高兴,连忙跪在地上,激动地说:我希望有一双巧手。于是,织女就拿出一根长一寸左右的金针,放到采娘手里,并叮嘱说:你把金针别在裙子里。二天之内,自己一人呆在一间屋子内,不要说话。采娘连连叩谢,等她抬头时,发现天边空荡荡的,车辆、仙女全都不见了。这一切真像是一场梦啊!采娘揉了揉眼,当她看到自己手上的金针时,才明白一切都是真的。于是,她朝天空又拜了几拜。一连三天,采娘都非常谨慎地按织女的叮嘱去做了。三天后,采娘走出屋子,开始织布绣花,飞针走线,果然手巧无比。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听说这个神话传说后,大发感慨,写了首诗。诗云: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说的是刺绣工艺的高超技巧与针法,定要秘而不传。但是,综观元好问的一生,我们会发现,他一直在金针度人,启迪后学。元好问是金朝最有成就的文史学家。他学识渊博,著述丰富,援引后进,为官清正,在金元文坛上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即使到了明清时期,能与他相提并论的学者也寥寥无几,他的学生、师友及后人尊称他为一代宗匠。

  金哀宗天兴二年(公元1233年)四月,蒙古兵攻破汴京,元好问立即向时任蒙古国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荐了五十四个中原名士,请耶律楚材加以保护并任用。而元好问教育或指导文坛名人如郝经、王恽、王思廉、孟琪等人的事迹,尤其是他对剧作家白朴的教育与关爱一直传为文坛佳话。据说,白朴之所以能成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与元好问金针度人是分不开的。

  《论诗》

  【金针度人的意思

  把金针给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金针,高超的技艺;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

  【活学活用】她是个闻名全国的师奶级演员,但非常乐意扶助年轻人,经常有金针度人之举,把自己的表演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

  【妙语点拨】织女金针度人,使得郑采娘拥有了一双巧手;元好问金针度人,启迪后生,为后辈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发挥了杠杆作用。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具有金针度人的心胸,将自己所知倾囊相授,多多与他人交流,在互相的切磋中更上一层楼。

  【近义】诲人不倦

金针度人成语3

  我们经常听说一个词叫做“以己度人”,实际上,这两个词别说意思完全不一样,就连“度”字的读音都不一样,大家请注意。

  “金针度人”出自金代元好问《论诗》中的第三首:“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字面上理解这首诗,说的是绣花的技术每一次都不同,绣好的`鸳鸯你想要给谁看都行,但是绣花的技术和诀窍就不能随便教给别人了。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传说故事。从前有个叫做采娘的少女,为了让自己更加心灵手巧,就烧高香求了织女七天七夜。织女终于受不了就下来问:“你水平都不错了,你还求个啥啊。”采娘表示,绣花这事情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于是织女就给了她一根一寸长的金针,让她把针放在衣裙里面随身携带,而且三天之内不能和人说话。三天之后,采娘的绣花技术突飞猛进,作品越做越好,附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姑娘了。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像是“乞巧”成功的样板,所谓“乞巧”,其实是古代女子或者裁缝业界在七月初七会做的一件事情,祈求上天保佑自己的手艺越发精进。所以“七夕节”一开始和情人节其实真的没啥关系,只不过后来大家都喜欢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罢了。

  元好问用了这个典故,说不要把金针随便交给别人,实际上想说的,就是不能把作诗的技艺、秘诀教给别人。而在我看来,这也许不是一种自私的行径,而是作诗论道这事情需要自己领悟,自己的经验也许并不适合别人。

  “金针度人”,比喻把那些高明的技艺和方法传授给别人。

金针度人成语4

  金针度人

  【注音】jīn zhēn dù rén

  【出处】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金·元好问《论诗》诗

  【解释】金针:比喻秘法,诀窍;度:通“渡”,越过,引伸为传授。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人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郑采娘从小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她的针线活、刺绣做得十分精巧。她七夕之夜设香案向织女祈祷,祈求做针线的绝活。当夜的梦中她见到织女送给她一枚金针,三天后可以得到绝技,然而她急不可待把到手的金针给弄飞了

  【成语举例】用笔之活可作金针度人。 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

【金针度人成语】相关文章:

古代成语历史典故成语11-17

文搜丁甲成语04-18

门到户说成语04-17

成语典故04-15

成语接龙04-14

成语典故05-22

肝脑涂地成语的典故-成语典故素材12-24

的成语逆天行事的成语解释01-12

成语典故介绍04-19

狗仗人势成语解析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