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血未干的成语解释
【汉字书写】:口血未干
【汉语注音】:kǒu xuè wèi gān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九年》:“与大国盟,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刚订盟约就毁约,多用来指口头订立盟约。
【口血未干的意思】:口血:饮血或用血涂于口旁,是古代结盟的一种仪式。古代的人歃血为盟,结盟的人嘴上涂上牲畜的血以示诚信。这里指血还没有干就毁约了,形容立盟的时间很短就背弃盟约毁约了。
【口血未干的近义词】:墨汁未干、尸骨未寒、见异思迁;
【口血未干的反义词】:始终不渝、一如既往 、忠贞不二、忠心耿耿;
【口血未干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都想争夺郑国,晋国便联合了七个国家一起进攻郑国,郑国派出使者希望可以讲和。晋军首领荀偃主张困住郑国,待楚国前来救援郑国的时侯联军打败楚军后再讲和收获更大。但联军认为讲和后退兵楚国会来攻打郑国,待他们两败俱伤的.时侯联军很容易就能打败楚军。于是晋军代表和郑国代表签订了盟约,郑国的卿士公子騑参加了盟誓。晋军代表读完盟约后说:“郑国今后若不听从晋国便会遭到上天的惩罚。”公子騑听后马上说道:“郑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今后我们肯定服从大国,如果大国侵略郑国也会遭到上天的惩罚。”果然在结盟后楚国为了此事向郑国问罪来了,眼见楚军一步步逼近,郑国上下十分紧张,这时公子騑建议跟楚国议和结盟,有的大臣认为刚跟晋国结盟,口血未干如何能违背盟约呢?公子騑解释道:“我们在跟晋国结盟的时侯我说服从大国,楚国是大国当然也可以结盟呀。”大家觉得有道理便又派出使者跟楚国讲和,定立了盟约。楚军这才退兵回营。
【口血未干例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口血未干,宋人背盟,寡人伐之。”
清.王韬《淞滨琐话.金玉蟾》:“嫁娶之盟,姆所亲许,天日临其上,鬼神鉴其旁,口血未乾,想或不负。”
蔡东藩《民国演义》第六十八回:“与同舟坚约,拥护共和,口血未干,卖友自绝,罪五。”
【口血未干造句】
我们在小的时侯总会拉勾勾做一些约定,不过很多时侯口血未干便都忘到脑后了。
小两口过日子免不了做些常规上的约定,但经常都是口血未干转个身就又不记得了。
【口血未干的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目乱精迷的成语解释01-16
涸思干虑的成语解释01-14
画蛇著足的成语解释01-14
分而治之的成语解释04-13
凤毛龙甲的成语解释01-14
观往知来的成语解释01-14
不瞽不聋的成语解释01-14
狐兔之悲的成语解释01-14
狐朋狗友的成语解释01-14
买犊卖刀的成语解释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