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赴蹈汤火的成语解释

时间:2022-08-01 14:15:38 成语 我要投稿

赴蹈汤火的成语解释

  赴汤蹈火,是汉语的一则成语,源出《荀子·议兵》、《三国志·魏书·刘表传》裴松之注引《傅子》。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赴蹈汤火的成语解释,欢迎大家阅读!

  【成语】:赴蹈汤火

  【拼音】:fù dǎo tāng huǒ

  【简拼】:fdth

  【解释】: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示例】:臣是顾命大臣,义当以死报国,虽~,皆所不避。 明·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

  【近义词】:赴汤蹈火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勇敢

  【英文】:jump into the water and walk through fire

  【顺接】:火上加油 火上弄冰 火上弄雪 火上浇油 火上添油 火中取栗 火中生莲 火伞高张

  【顺接】:熬油费火 把薪助火 抱薪救火 抱雪向火 鼻头出火 鼻端出火 鼻端生火 憋气窝火

  【逆接】:风驰电赴 全力以赴 首尾相赴 云趋鹜赴 風馳電赴

  【逆接】:赴召玉楼 赴死如归 赴汤投火 赴汤跳火 赴汤蹈火 赴火蹈刃 赴蹈汤火 赴险如夷

  成语出处

  赴汤蹈火,语出《荀子·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最早的直接来源是《三国志·魏书·刘表传》裴松之注引《傅子》:“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1-3]

  成语故事

  赴汤蹈火东汉末年,皇室衰微,军阀割据,社会不安。担任荆州刺史的皇族刘表,对当时的军阀混战采取观望的态度。汉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争战。袁绍派人请求刘表支援刘表口头答应,实际上按兵不动,对曹操也采取同样的态度。从事中郎韩嵩认为刘表采取这种态度不妥,对他说:“曹、袁两公相持不下,将军的行动举足轻重,应慎重选择一方。若是继续犹豫,后果必然得罪两方。”韩嵩向刘表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认为胜利必在曹操一方,建认刘表归附曹操,才是万全之策,其他将领也赞同韩嵩的建议。

  刘表还是犹豫不决,他考虑再三,对韩嵩说:“目前,曹公已经迎天子到了许都,请先生到那里为我去观察一下实情如何?”韩嵩严肃地说:“我是您的部下,自然应该听从将军的.命令,就是要我赴汤蹈火,也会奋不顾身,死也不推辞。不过要请将军郑重考虑,如果此番能作出上顺天子、下归曹公的决策,那么我去京都是正确的;如果将军主意还未定下来,就派我进京,若天子封了我的官,我就成了天子之臣,不能再为将军效力了。望将军到时不要使我为难。”

  刘表对此没有明确地表态,就让韩嵩去京都了。果然不出韩嵩所料,他到京都见到受曹操控制的汉献帝后,马上被任命为零陵太守。韩嵩赴任前,去向刘表辞别。刘表知道韩嵩已接受汉献帝的任命一事后,勃然大怒,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背叛,当场要将韩嵩处死。文武官员都非常震惊,纷纷为韩嵩求情。韩嵩却神色自若地对刘表说,他进许都前有言在先,因此刘表现在这样处置他,是刘表负了他,而不是他负了刘表。接着,他把先前对刘表说的话重说了一遍。刘表只好不杀韩嵩,而将他囚禁起来。[4]

  成语寓意

  编辑播报

  赴汤蹈火这个成语告诉人们,遇到事情,要有沸水敢蹚,烈火敢踏的精神,不怕牺牲,不避艰难险阻,才能把事情办成功。[5]

  成语用法

  赴汤蹈火这个成语在句子中通常作谓语,形容不畏艰难险阻,比喻奋不顾身。[1]

  运用示例

  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第十五回:“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6]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小娘子若用得着小可时,就赴汤蹈火,亦所不辞,岂有推托之理?”

【赴蹈汤火的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带有汤火的成语及解释03-30

发扬蹈励成语解释12-30

循规矩蹈的成语解释05-05

发奋蹈厉成语解释01-05

复蹈其辙成语解释12-07

履常蹈故成语解释01-13

高举远蹈的成语解释01-10

拾陈蹈故成语解释12-10

赴汤滔火的意思和造句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