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软筋麻的成语解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骨软筋麻的成语解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语】:骨软筋麻
【拼音】:gǔ ruǎn jīn má
【简拼】:grjm
【解释】:
①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
②形容极其害怕的样子。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王吉心慌撩乱,将身子尽力挨出,挨得骨软筋麻,才到得稀松之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众臣悚惧,骨软筋麻。战战兢兢,痴痴痖痖。”
【示例】:警备队一听,吓得~,暗暗说道:‘碰上老八路了,快跑吧!’ 马烽 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九回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极其害怕
【顺接】:麻中之蓬 麻姑掷米 麻姑掷豆 麻姑搔背 麻姑献寿 麻婆豆腐 麻木不仁 麻痹不仁
【顺接】:愁绪如麻 顶针续麻 纷乱如麻 骨软筋麻 鸡犬桑麻 快刀斩麻 力软筋麻 密密麻麻
【逆接】:冰肌玉骨 彻心彻骨 抽筋拔骨 抽胎换骨 戳脊梁骨 刺心切骨 刺心刻骨 村筋俗骨
【逆接】:骨化形销 骨化风成 骨头架子 骨头骨脑 骨如瘦柴 骨寒毛竖 骨朵子直 骨甲文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骨软筋麻”。
⒉ 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王吉心慌撩乱,将身子儘力挨出。挨得骨软觔麻,纔到得稀鬆之处。”
⒊ 形容极其害怕的样子。见“骨软觔麻”。
引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九回:“警备队一听,吓得骨软筋麻,暗暗说道:‘碰上老八路了,快跑吧!’”
国语词典:
比喻恐惧害怕。
【骨软筋麻的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经典成语及解释10-12
成语的解释01-28
猴的成语及成语解释03-30
形容快的成语的成语及解释02-25
形容很多的成语及成语解释04-10
描写春天的成语及成语解释03-31
关于智商的成语及成语解释11-19
常用成语及解释精选08-09
成语大全及解释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