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踵而来成语的解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少成语都是从文言文中提炼出来,被大家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使用。但不知道大家对成语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接踵而来成语的解释,欢迎阅读与收藏。
【成语】:接踵而来
【拼音】:jiē zhǒng ér lái
【简拼】:jzel
【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示例】:整个的“新饭碗”一时虽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却~。 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
【近义词】:接二连三、络绎不绝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接连不断地来
【顺接】:来之不易 来之坎坎 来势汹汹 来历不明 来去分明 来去匆匆 来去无踪 来回来去
【顺接】:白往黑来 北去南来 悲从中来 不请自来 乘兴而来 触处机来 春去冬来 春去夏来
【逆接】:兵刃相接 兵连祸接 不暇应接 短兵相接 风马不接 后手不接 花移木接 肩摩毂接
【逆接】:接三换九 接三连四 接不上茬 接二连三 接吻拥抱 接应不暇 接木移花 接绍香烟
接踵而来的近义词详解
川流不息
拼音:
chuān liú bù xī
解释: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出处: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接二连三
拼音:
jiē èr lián sān
解释:
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家中事情接二连三,也无暇及此。”
熙来攘往
拼音:
xī lái rǎng wǎng
解释:
熙、攘:喧闹、纷乱的样子。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只见这弄堂里面,熙来攘往,毂击肩摩;那出进的轿子,更觉络绎不绝。”
纷至沓来
拼音:
fēn zhì tà lái
解释:
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出处:
宋 楼钥《序》:“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
络绎不绝
拼音:
luò yì bù jué
解释:
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也是不断之意。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断”。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车水马龙
拼音:
chē shuǐ mǎ lóng
解释: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接踵而来的反义词
远走高飞yuǎn zǒu gāo fēi 离开旧地走向很远的地方。多指离开不愿待下去的地方或逃往远处。
【接踵而来成语的解释】相关文章:
接踵而来的近义词12-02
经典成语及解释10-12
成语的解释01-28
猴的成语及成语解释03-30
接踵而来的近义词及造句12-02
描写春天的成语及成语解释03-31
形容快的成语的成语及解释02-25
形容很多的成语及成语解释04-10
关于智商的成语及成语解释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