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将相和》阅读训练

时间:2024-09-25 21:55:28 宜欢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将相和》阅读训练

  《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将相和》阅读训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将相和》阅读训练

  《将相和》阅读训练 1

  阅读《将相和》选段,回答问题。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这段话是根据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这个故事就是成语___________的来源。

  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秦王我不怕,可是我怕廉将军。

  B、秦王我不怕,我更不怕廉将军。

  C、秦王我不怕,我有点怕廉将军。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片段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日:‘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这句话与片段中第_____自然段相对应。

  4、从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的人,廉颇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参考答案:

  1、司马迁;史记;负荆请罪。

  2、B

  3、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4、宽容大度、深明大义;知错就改。

  《将相和》阅读训练 2

  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⑩,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⒀,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规章制度)

  A.而蔺相如病

  笃:深重

  B.奢不能

  难:驳倒

  C.悉更约束

  约束:束缚

  D.败走

  详:假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表明赵括不可将兵的一组是(3分)(D)

  ①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②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③受命之日,不问家事④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⑤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⑥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

  A.①③⑤⑥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面对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于是秦就使用反间计,唆使赵王以赵括为将,赵王中计,并以赵括来代替廉颇。

  B.赵王起用赵括为将时,遭到蔺相如、赵括父母等人的极力反对,他们多次劝谏均于事无补,最终造成秦军坑杀数十万赵军的惨痛结局。

  C.赵母将赵奢与赵括进行对比,认为赵括不如父亲体恤部下,不能以国事为重,并已预见到了战争的失败,恳求赵王免于连坐,最终如愿。

  D.秦将白起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四十多天,赵军饥饿难耐,赵括亲自与秦军搏斗,死于战场,赵国损失共四十五万人。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2)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答案

  (1)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

  (2)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做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

【《将相和》阅读训练】相关文章:

关于将相和的阅读题01-27

《过秦论》阅读训练04-21

《观潮》阅读训练09-10

《橡树》阅读训练10-28

阅读训练《雪花》12-17

《郑人买履》阅读训练03-12

离群的大雁阅读训练10-25

《摆渡老人》阅读训练10-19

蟋蟀的住宅阅读训练10-29

知了学飞阅读训练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