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张弘范传》阅读题及译文
张弘范,字仲畴,善马槊,颇能为歌诗。年二十时,兄顺天路总管弘略上计寿阳行都,留弘范摄府事,吏民服其明决。蒙古军所过肆暴,弘范杖遣之,入其境无敢犯者。
从亲王合必赤讨李璮于济南。弘范营城西,璮出军突诸将营,独不向弘范。弘范曰:“我营险地,璮乃示弱于我,必以奇兵来袭,谓我弗悟也。”遂筑长垒,内伏甲士,而外为壕,开东门以待之,夜令士卒浚壕益深广,碹不知也。明日,果拥飞桥来攻,未及岸,军陷壕中,得跨壕而上者,突入垒门,遇伏皆死,降两贼将。
移守大名管民总管。岁大水,漂没庐舍,租税无从出,弘范辄免之。朝廷罪其专擅,弘范请入见,进日:“臣以为朝廷储小仓,不若储之大仓。”帝曰:“何说也?”对曰:“令岁水潦不收,而必责民输,仓库虽实,而民死亡殆尽,明年租将安出?曷若活其民,使不致逃亡,则岁有恒收,非陛下大仓库乎!”帝曰:“知体,其勿问。”
括诸道兵围宋襄阳,朝廷以益都兵乃李璮所教练之卒,勇悍难制,故命领之。戍鹿门堡,以断宋饷道,且绝郢之救兵。弘范建言曰:“国家取寰阳,为延久之计者,所以重人命而欲其自毙也。宜城万山以断其西,栅灌子滩以绝其东,则庶几速毙之道也。”帅府奏用其言,移弘范兵千人戍万山。既城与将士较射出东门宋师奄至将佐皆谓众寡不敌宜入城自守弘范曰吾与诸君在此何事敌至将不战乎敢言退者死即擐甲上马,亲率二百骑为长阵,令曰:“闻吾鼓则进,未鼓勿动。”宋军步骑相间突阵,弘范军不动,再进再却,弘范曰:“彼气衰矣。”鼓之,前后奋击,宋师奔渍。
入朝,疾作。病甚,与亲故言别。卒,年四十三。
(选自《元史·张弘范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城与将士/较射出东门/宋师奄至/将佐皆谓众寡不敌/宜入城自守/弘范曰/吾与诸君在此何事/敌至将不战乎/敢言退者死/
B.既城与将士/较射出东门/宋师奄至/将佐皆谓众寡/不敌宜入城自守/弘范曰/吾与诸君在此何事/敌至将不战乎/敢育退者死/
C.既城/与将士较射出东门/宋师奄至/将佐皆谓众寡不敌/宜人城自守/弘范曰/吾与诸君在此何事/敌至将不战乎/敢言退者死/
D.既城/与将士较射出东门/宋师奄至/将佐皆谓众寡/不敌宜人城自守/弘范曰/吾与诸君在此何事/敌至将不战乎/敢育退者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槊,长矛。马槊,中国古代冷兵器,是槊的主要形态,是重型骑兵武器。,
B.上计,文中指地方行政长官向上级呈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
C.飞桥,文中指古代军队作战时保障攻城部队通过河道的一种器材。
D.饷道,古代作战时后勤保障的通道,专门用于运送粮食和转运伤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弘范能文善武,办事精明强千。他很会写诗歌;他代哥哥处理总管府事务,处事明达有决断;他强硬处置胡作非为的蒙军。
B.张弘范足智多谋,善于排兵布阵。他准确判断出李璮的想法,于是设计引诱李璮来犯,挖深壕沟,埋伏士兵,最终打败了敌军。
C.张弘范一心为民,富有远见。当水灾发生后,他下令免除百姓的租税;面对朝廷的责怪,他向皇上阐述了藏富于民的道理。
D.张弘范临危不乱,身先士卒。面对宋军的突袭,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积极应对;他亲自率领骑兵与敌周旋,取得胜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营险地,璮乃示弱于我,必以奇兵来袭,谓我弗悟也。(5分)
(2)曷若活其民,使不致逃亡,则岁有恒收,非陛下大仓库乎!(5分)
参考译文
张弘范,字仲畴,张柔之第九子。善于骑马使枪,又颇能写诗做歌。二十岁时,兄弘略任顺天路总管,去寿阳行都报告一年内本路户口、田地和赋税征收等政事,弘范代行兄之职务,吏民都佩服他办事果断,有条有理。蒙古军在所过之地肆意杀掠,弘范对他们施以杖刑,使入顺天的蒙古军士不敢违法乱纪。
随从亲王合必赤讨伐李王于济南。弘范扎营城西,王遣军出城袭击蒙古军各营,唯独不攻击弘范。弘范说:“我扎营在险地、李王是向我示弱,但又以为我无警惕,必以奇兵来袭击。”于是他筑长垒,内伏甲兵,外围壕沟,开东门等待李王军到来,夜间又令士卒把壕沟加深加宽,而不让李王知道。第二天,李王果然来攻,其军士陷入壕中,跨过壕沟者,冲入垒门又为伏兵所杀,这次战斗收两降将。
世祖念弘范在济南平定李王之乱有功,授为顺天路管民总管,佩金虎符。二年,调为大名太守。这年大水灾,人民房屋被漂没,官府租税无处征收,弘范决定免征。朝廷要治他以专断独行之罪,弘范辩解说“:臣以为朝廷将赋税储于小仓不如储于大仓。”世祖问他“:此话怎讲?”他说“:今年水灾无收成,若强迫百姓交纳租税,国家仓库是充实了,而人民死亡几尽,明年租税从哪里出?不若赈济百姓,使他们不逃离家乡,则每年都有收获,这岂不是陛下的大仓库吗?”世祖说“:你识大体,不问罪。”
六年,调集诸道兵围攻宋之襄阳,授弘范益都、淄莱等路万户,复令佩金虎符。朝廷认为益都兵是李王所教练的士卒,勇悍难以驾御,故命弘范统领。攻襄阳之蒙古大军,一部分由弘范率领戍守鹿门堡,以截断宋军运粮之道,且阻击由郢州来的援军。弘范建议说“:国家取得襄阳是长久的事,所以珍惜百姓生命,不进行战斗,让守城的宋军自毙。以往,夏贵乘江水上涨送衣粮入城,我军坐视不阻止他们。襄阳南接江陵、归州、峡州,商贩、旅客、士卒来往不绝,襄阳宋军能有自毙之时吗?应该在万山建城堡以阻断襄阳与西边的联系,在灌子滩设立栅寨以绝其与东部的联系,这样可望使襄阳守军迅速自毙。”帅府采纳了他的建议,调弘范兵千人去戍守万山。
万山城堡建成后,宋军突然到来,将佐们都认为众寡不敌,应入城堡自守。弘范厉声道:“我与诸君在此何事,敌人来而我们竟不应战吗?有敢言退守者斩!”他立即穿上铠甲,跨上战马,遣偏将李庭为前锋,其他将率随其后,自率二百骑兵为长阵。宋军步兵骑兵轮番进攻,弘范按兵不动,敌再进,弘范再退。弘范见敌气势已衰,便击鼓进攻,前后奋击,宋军败溃。
弘范入朝,不久,弘范病发,帝命御医诊视,医治无效而卒,年四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