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阅读题《跟着杂志打工》

时间:2022-09-17 00:51:54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阅读题《跟着杂志打工》

  二根宝贝似的手握杂志,背了行李站到城市的一条小街,这里是自发的劳务市场。街的两边站满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他们像摆进农贸市场任由城里人挑拣的农副产品。

阅读题《跟着杂志打工》

  二根是第一次出来。是熟读了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才壮了胆子来的。法宝一般的书啊,像想走夜路刚好遇见了手电筒,他很庆幸。

  有人过来拍他单薄的肩膀:“我厂里缺人,去吗?”

  二根看着那人的大肚子,结巴着问:“你给多少钱啊?”

  “你是新人,1000元一个月,等熟练了涨到1500。”

  二根有些动心,他记起杂志里的话,问:“我们有医疗保险吗?”

  那人拧了眉头,上下打量二根,说:“有。”

  “有养老保险吗?”

  “有。”

  “节假日 加班的话是给300%的工资吗?”

  那人笑了。露出茶叶水泡黑的牙:“给呀。”

  二根也笑了:“好,我跟你去签用工合同。”

  那人说:“你不是两条腿的人。是三条腿的蛤蟆吧?这么金贵!”

  周围几个农民模样的都大笑起来,笑声的大和爽朗表明他们和二根划清了界限,不是同伙。

  那人大喊一声:“1000元一个月。有去的吗?”

  周围的几个人立刻围住他,还有闻声往这边小跑的。那人挑了三个年轻的,走了。走时还特意朝二根扭过头,用鼻子很响地哼了声。

  二根愣了。翻开杂志又看。是啊,文章里就是这么说的啊。我一句也没问错啊,农民工要享受和城里职工一样的待遇啊。

  过了好一会儿,又有人凑到二根面前:“干建筑的活,1500一个月,怕脏怕累吗?”

  “不怕,农村出来的什么也不怕。管吃管住吗?”

  “管。”

  “给……买保险吗?”二根嗫嚅地问。有刚才的被人奚落,底气明显不足。

  “保险?什么保险?”

  “医……医疗和养老保险啊。”

  “咱是雇民工,不是请爹回去养着。”那人边说边抬起脚,板着脸往前面走去,三五分钟就领了人折返来。

  街上的人少起来,早晨和他并肩站立的人被一批一批地带走。也没听他们讲什么条件啊,就问了多少工钱、什么工作就急急跟了去,有的连什么工作好像都没问,生怕答应晚了被别人抢了机会。难道他们没有听说过农民工该有自己的权益和保障?

  太阳到了正午,二根肚子响起来。二根摸了摸衣兜里不多的钱,舔舔干裂的嘴唇,咽了口水,权当吃了中饭。二根又翻看了几页杂志。就把它顶在头上遮日头。

  太阳偏了西,街 上的人更少了,更是不见了来雇工的人。

  二根心里急起来,额上沁出了汗。肚子里空空的难受,就蹲在了地上。

  这时,远处有个声音喊:工地上要挖土方的,一天40元……

  二根慌忙站起来寻找,想立即就跟定了那声音。起得急了,那本杂志哗地一下掉在地上。

  二根匆匆瞥了一眼,跨个大步迈过去。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按常理,应该是“带着杂志去打工”,但作者命题时却违反常理,主客颠倒,于是一幕幕伤感悲情剧就在作者设定的独特氛围中上演了。

  B. 二根第一次出门,手握法宝一般的杂志,他想靠此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现实却是相反,所以,这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在现实中是没有用的。

  C. 和二根一样的农民工,与雇主不讲什么条件,“就问了多少工钱、什么工作就急急跟了去”,可见他们没有读过那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

  D. 雇主们也没有读过那本印有打工维权须知的杂志,所以,在雇人才会说“咱是雇民工,不是请爹回去养着”,而且态度傲慢,不屑一顾。

  E. 小说通过二根找工作的遭遇,反映了农民工在维护自身权益时所面临的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这一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2)小说中的二根对杂志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除了写二根,还写了许多“和他一般模样的人”,作者这样设计小说的情节有那些作用?(6分)

  (4)作者是如何表现小说的主题的?请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答案

  11. (1)A、E

  (2)先是“宝贝似的手握杂志”,把杂志看成是“法宝一般的书”;后来是“又翻看了几页杂志”“把它顶在头上遮日头”;最后是“匆匆瞥了一眼”。这种变化反映了二根由高兴到无奈直到沮丧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3)这些人和二根“一般模样”,说明他们和二根处境相似,都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农民工;他们对二根的奚落和嘲笑,不讲条件地去抢工作说明他们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维权意识很淡薄。作者写这部分人,一方面将他们与二根的表现形成对比;另一方面借此说明农民工维权问题是个十分普遍的现实问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4)以小见大,通过写一个农民工的遭遇来表现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客观呈现故事,不加分析、议论或抒情,让读者自己去感悟、评鉴;巧用对比,通过二根与其他农民工的对比、二根对杂志前后态度的对比、二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来表现中心。

【阅读题《跟着杂志打工》】相关文章:

《麋鹿》阅读题01-17

《山民》 阅读题01-15

阅读题:天窗01-24

《童趣》阅读题01-15

《客》阅读题11-08

《竺可桢》阅读题12-09

熊猫与山民的阅读题08-20

《纸上故乡》阅读题01-17

散步课后阅读题01-15

父亲的雨阅读题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