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春风》阅读题

时间:2022-09-16 18:32:14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春风》阅读题

  春 风

《春风》阅读题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①,却疑身得旧山川。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②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回头不见辛夷③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北首:向北。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②原:原野。③辛夷:木笔花,又叫迎春花。

  (1)颔联“阳浮树外沧江水”中的“浮”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4分)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3)李璧在《王荆文公诗笺注》中说本诗有“经理(收复)燕山之意”。请结合全诗,谈谈这种意向是如何表现出来的?(4分)

  答案

  1.A(暾,tūn)

  2.D 另辟蹊径:望文生义。沸沸扬扬:形容人声鼎沸,议论纷纷。在劫难逃:对象不合。

  3.A(第一分句的主语是“鲁迅先生”,第二分句的主语自然应是“鲁迅先生”,但“鲁迅先生是丰碑”在句中从逻辑上看理由不充足。)

  4.C(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恻隐之心:对受苦难的不幸的人表示同情。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不用于指坏人)。)

  5. B(“置若罔闻”,放在一一边,好像没有听到,主要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漠不关心”,对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态度冷淡,毫不关心;后者更合语境。“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不足为奇”指事物、现象很平常,不值得奇怪;该语境强调不值一提而非不值得奇怪。“一语中的…‘一针见血”都有“说中要害、实质”之意,在“说”的方式上前者强调“一句话”,后者则非“一句”;在“说”的结果上前者强调“说中”,后者则强调“深刻”,因而”一针见血”更符合语境。)

  6.B(“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或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揣测。“讳莫如深”指紧紧隐瞒。“精巧绝伦”指精细巧妙没有可相比的。“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7. C(A.“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B.“不可一世”,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C.“交口称誉 ”,与上下文矛盾,应用“口诛笔伐”。D.“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8.D(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不为人知:不被人知道了解。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不可或缺:无法替代或缺少的)

  9.(1)写阴雨连绵及居屋“似乘船”,表明贬谪之地环境恶劣;结构上先抑后扬,与后面写乐情形成反衬。(第一层1分,第二层2分)

  (2)饮酒、赏菊(戴菊)、驰射、赋诗(填词)。(答对二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答对四点得3分)

  (3)开头两句,抒发了在恶劣环境中的苦闷之情;“及至”一句,抒发了适逢佳节天晴的欣喜之情;“莫笑”“君看”两句,抒发了虽年高而不服老的自得之情;“戏马台”“风流”两句,抒发了虽身经忧患却心胸开朗的豪迈之情。(每层1分)

  10.(1)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2分)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2分)

  (2)借代;(1分)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1分)

  (3)“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1分)“几时收?”,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1分)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1分)“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抒发了对战事的关切之情(解为“作者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过扬州前线,洒到沦陷的故乡,抒发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之情”亦可)(1分)。

【《春风》阅读题】相关文章:

《麋鹿》阅读题01-17

《山民》 阅读题01-15

阅读题:天窗01-24

《童趣》阅读题01-15

《客》阅读题11-08

《竺可桢》阅读题12-09

熊猫与山民的阅读题08-20

《纸上故乡》阅读题01-17

散步课后阅读题01-15

父亲的雨阅读题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