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徐庶进曹营典故的由来

时间:2024-06-18 21:41:11 晓凤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徐庶进曹营典故的由来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徐庶进曹营典故的由来,欢迎阅读与收藏。

  典故的由来

  徐庶进曹营,典出《三国演义》第三十六、三十七回。

  徐庶,字元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少年时,他好击剑,因为人报仇,杀死人命,改名换姓,遍访名师,练就奇才。

  徐庶化名单福,做刘备的军师,曾经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曹操得知单福即是徐庶,仰慕其才智,怕他帮助刘备对己不利,千方百计地想将徐庶拉拢来。曹操知道徐庶自幼丧父,只有老母在许昌家里,无人侍养,便叫人将徐母拿来,要她写信劝徐庶回许昌辅佐自己。徐母不肯,说刘备是当世的英雄,骂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要叫我儿背明投暗,绝无此理!”曹操一见此计不成,又使一计。他将徐母软禁起来,模仿其字体,假借徐母名义,写信召徐庶弃刘奔曹。徐庶为人至孝,见到母亲的手迹,事出无奈,只好辞别新野刘备,来投许昌曹操。徐母见到徐庶,勃然大怒,拍案骂他:“仅凭一纸伪书,不察详细,便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是愚夫!我有何面目与你相见呀!”徐母骂完,转入内室,上吊而死。

  徐庶悲愤万分,懊悔无及!他深感刘备知遇之恩,表示终生对曹操不献一谋一计。后来,徐庶果然就是这样做的。

  “徐庶进曹营”,比喻不讲话或不爱讲话。也指对人有意见或对问题有不同看法,却闷在心里不讲出来。

  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 ———— 一言不发

  读后感

  今天我在小荷看书的时候,余光看到了书架上的《徐庶走马荐诸葛》,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这本书介绍的是徐庶投靠刘备。曹操派大将曹仁、李典领兵到新野攻打刘备。徐庶用计策,先击败了吕旷,吕翔的进犯,后又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以少胜多。曹操设计把徐庶的老母亲骗到许昌,又模仿徐母的笔迹,伪造书信,把徐庶骗到许昌。徐庶临走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我读完这本书后,我喜欢书中的徐庶,因为徐庶文武双全,还是一个大孝子。我不喜欢书中的曹操,他因为知道徐庶是一个孝子,所以故意把他的母亲骗到许昌,以此来威胁徐庶,曹操真是一个小人。

  刘备和单福登高观阵,单福说:“这是‘八门金锁阵’,布置虽然紧密,只是还有破绽,可以破得。”便令赵云引五百人马从东南角的“生门”杀入,从正西门“景门”杀出。这句是书中的精彩片段。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徐庶的英明神武。

  我想推荐这本书,因为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曹操是一个狡猾的人,刘备是一个为别人着想,不强制威胁徐庶在他帐下,他是一个明主。徐庶是一个效忠明主,百事孝为先的大孝子。曹仁是一个听不进劝告的人,李典的好心劝告差一点被曹仁杀了。李典是一个敢于提出问题,效忠主将的人。不会因为曹仁差点把他杀了这一件事情,再也不保护曹仁了。在大战中,曹仁处于危险的时候,李典还是会不顾一切的冲到曹仁身边保护曹仁。李典的这种坚定的信念,让他在长坂坡单枪匹马救出小后主赵云。他和马超对战中一直保护曹操的许褚不分上下。

  三国时代真的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一些有勇有谋的大将和一些谋士接连出现。

【徐庶进曹营典故的由来】相关文章: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成语典故04-23

身在曹营心在汉成语典故09-28

三国徐庶的歇后语11-04

冰人的典故由来02-06

破镜重圆典故由来07-25

”张骞乘槎“典故的由来03-16

圯桥进履的成语典故02-21

六堡茶名字由来的典故12-09

网开三面的成语典故由来11-29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成语解释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