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苗族芦笙的传说典故
“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苗族芦笙的传说典故,欢迎阅读与收藏。
苗族芦笙的传说典故 篇1
芦笙是苗族传统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在彩云之南境内的苗族中广为流行,苗族的芦笙歌舞文化源远流长。为什么苗族那么喜爱芦笙呢?芦笙又是怎样来的呢?关于芦笙的来历,有多种说法。这里讲讲云南少数民族苗族中一直流传下来的关于芦笙的传说。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苗族老人死了,不是抬去埋,而是让大家提着刀来分肉吃。就这样分吃了多少年多少代,到了娘嬷和支绍的时候,才改变过来的。娘嬷和支绍两位老人,心地善良,平时夫妻俩对邻居非常好,打得野兽分大家吃,哪家没有饭吃,就把自家的分给哪家,因此深受邻居的尊敬和爱戴。
娘嬷和支绍两老生育有七个姑娘和一个儿子,子女们对两老也十分孝顺。可日子一长,两老慢慢老了。死时,按老规矩,邻居们也要来分他们的肉吃。他们的子女真不忍心呀,于是就跟大家商量,希望能用一条牛的肉来抵父母亲的肉让大家分吃。大家一听,觉得有理,就同意了。子女们就杀了一条牛给邻居们分吃,然后把父母的尸体放置到堂屋中央进行祭悼。子女们天天哭、夜夜哭,一边哭一边诉说着父母在世时的种种好处,诉说着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一直哭得眼睛都肿了,喉咙都哑了。这时,大姐就想了个办法,用七根麻杆做成七根吹管,吹出声音来悼念父母。但是由于麻杆小,吹出的声音很小。大姐就砍来七根薄竹,分给七个姊妹,又做成七根吹管。这种吹管的声音较大,就像人悲痛的哭声一样。于是大姐吹了起来,以此代替哭声;几个妹妹看见了,也学着姐姐的样子吹了起来。弟弟看见几个姐姐用这种办法来代替哭声很好,但他没有找到薄竹,就砍来一节空心树,用牛皮蒙住两头,再用小木棒敲打,与姐姐她们的竹管声和韵,一起悼念父母。
这样吹吹打打了七天七夜,声音传到了“祝纽老”那里,“祝纽老”就问是什么声音?为什么要和揍出这种声音?他的手下“诗也(Shid Yis)”就到了人间来调查,然后回去把娘嬷和支绍的子女们所做的事一五一十地向“祝纽老”汇报。“祝纽老”听后认为,人就要像娘嬷和支绍那样,乐于助人,关心他人,才会得到他人的.爱戴和尊敬,死后才会得到他人的缅怀。然后“祝纽老”又派“诗也”下到人间,告诉人们以后人死后不要分肉吃了,要像娘嬷和支绍的子女们一样,用竹管声和空心木声和揍来悼念。
从此,各地的人死后都来叫娘嬷和支绍的姑娘们去吹竹管,叫娘嬷和支绍的儿子去敲打空心木进行悼念。后来,大姐死了,有一支竹管没有人吹,二姐就把那支竹管与自己的合起来吹。再后来,姐姐们都老死了,只剩下七妹一人,无法吹七支,她就找来一根空心木,打上六个眼孔,然后把大姐和二姐的竹管合做成一支,其她姐姐的各做成一支,做成六支插进孔眼里面,合起来吹,所有的声调仍然存在。就这样,七妹最后做成了芦笙,并一直传到现在。现在,苗族芦笙中短而粗的那支管能吹出两个声音,就是大姐和二姐那两支管的声音。弟弟用牛皮蒙的空心木变成了现在的木鼓。今天,无论那里的苗族,老人逝世后,都要吹芦笙和打鼓,就是这个原因。芦笙和木鼓就是这样来的了。
苗族芦笙的传说典故 篇2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
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称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龙坡)。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原因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
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吹笙跳舞,持续四五天,气氛十分热烈,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
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非常隆重。
凯里市、麻江、雷山、丹寨等县交界地区舟溪芦笙节于每年阴历正月十六至二十一日举行,芦笙堂设在河沙坝。
十六日开始“起堂”,十七日集会,十八日、十九日、二十日跳芦笙,十九日增加赛马活动,二十日还举行斗牛,二十一日,芦笙会结束时,苗族男女青年进行“游方”活动。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
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黄平县谷陇芦笙会,每年阴历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举行,芦笙场设在一块平缓宽阔的山坡上。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人数最多时可达数万人。节日的活动与舟溪的相差不远,那千把芦笙齐奏的场面非常壮观。
苗族芦笙的传说典故 篇3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自治州,有一个山川秀美、多姿多彩、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国最大的苗寨就在这里。
每年的农历一月至二月末期间举行芦笙节。每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每个村寨都挂着显目的标语,这些人们穿着节日的服装来到广场上,广场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好一派生龙活虎的`气氛。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字命名。各地芦笙节的时间来源于神话传说。一般在节日之前准备仪式。先有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然后各村寨的姑娘穿着节日的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面八方向芦笙场地涌过来,举行芦笙会。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非常隆重。凯里市、麻江、雷山、丹寨等县交界地区也举行芦笙节,而且举办得分外热闹。
虽然民族不同,虽然语言不通,但心是一样的,民族团结一致的心念会永不改变!
苗族芦笙的传说典故 篇4
小伙子口不离笙,姑娘手不离针;不会吹笙的不是苗家的达亨(小伙子),不会绣花的不是苗家的达佩(姑娘)。芦笙,黔东苗族方言叫"给"(Gix),川黔滇苗族方言叫"更"(Ghenb),用竹制作而成。每把芦笙六根管,在芦笙歌中有"芦笙三节筒,长瓢里头空;瓢兜六根杆,吹来向轰轰"的描述,它与方言、服饰一起,是区分苗族支系的.重要标志。在苗族传说中,古老的时候天下没有人烟,天帝就派了小女儿勾素下到地上来造万物。有了万物后,有一天贾、凶(即杉木和竹子)两兄弟上到天庭想天帝讨要几件供人娱乐的器具。天帝的女儿勾素就砍下自己的6个手指和一只手臂,做成了一把芦笙,她自己因流血不止而死。天帝十分悲痛,把芦笙交给贾、凶两兄弟说:"这就是你们的母亲,以后凡事必须经过她(许可),她会给你们带来幸福".苗家自从有了芦笙,便过上了安定、美满和幸福的生活。
几乎苗族每个村寨一般都有一堂(队)芦笙,这是一个村寨生活是否美满幸福的标志。在贵州丹寨、三都、榕江、雷山等地的苗寨,其芦笙队由芒筒和大号、中大号、中号、小号、特小号六种芦笙组合而成。芒筒与其他芦笙不同,它没有六根管,只是一个三四尺长的园筒,筒里插一各小竹管,口含竹管吹奏,声音低沉、浑厚。大号芦笙就是笙母,高达两丈左右,只吹不动,需两人抬。
【苗族芦笙的传说典故】相关文章:
汉族中原古帝传说蚩尤的古代典故07-03
关于茶圣陆羽的五个传说典故07-11
苗族的谚语大全10-25
苗族服饰作文09-09
苗族的风俗是什么07-28
苗族作文(精选38篇)11-15
苗族民族风俗的作文09-14
苗族的风俗叙事作文09-14
苗族民俗初三作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