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年级阅读方法和技巧

时间:2024-11-05 09:24:40 欧敏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阅读方法和技巧

  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四年级阅读方法和技巧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四年级阅读方法和技巧

  四年级阅读方法和技巧

  第一部分阅读题答题顺序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

  第二部分 文体分析一

  小学阅读理解常见文体:记叙文、说明文

  记叙文文体知识

  一、表达顺序

  表达顺序不同于结构顺序(总分总等)。有利于表现文章的内容,有利于表达思想感情。

  (一)记叙的顺序:

  1.顺叙:按事情发展或者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是对叙述的任务、事件、情节等做简短的补充说明。

  作用:补充情节。

  5.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

  作用:脉络清晰,条理清楚。

  (二)描景的顺序:

  1.空间顺序;

  2.观察的先后顺序;

  3.时间推移的顺序。

  (三)状物的顺序:

  景物的不同类别:静物、动物、植物。

  1.写静物一般按外形(形状、颜色、图案)→结构→用途的顺序;

  2.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

  3.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气味→生长环境→用途的顺序。

  二、记叙的线索及作用:

  线索,指贯穿于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起连贯作用。如果有了好的材料,再加上有使之连贯的线索,那么文章就成为一串美丽的珍珠。

  阅读时,抓住了线索,就容易掌握段落结构,领会中心思想。写作时,抓住了线索,就能使文章中心明确,条理井然,脉络清晰。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1.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的顺序。

  2.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

  3.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以写景、参观访问过程为内容的文章一般以地点变化顺序作线索,叙述时要写清每个地点上的事情。

  4.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

  5.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围绕它来写一些相关的事。

  注意:(1)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只有一条线索,有的文章是双线并行甚至是三条线索展开;(2)有几条线索的文章,往往有一条主线;(3)有的文章虽然也有两条线索,但一条线索是明的,另一条是暗的。

  找线索的方法:

  1.注意文章的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直接揭示文章的线索,特别是标题是物的。

  2.有时文章中的某个词或某个事物从头至尾反复出现。

  3.有时候用议论或抒情来显示线索。

  4.了解文章的内容,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的记叙文。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

  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三、记叙文中的描写

  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一)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1.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五官容貌、身材形态、衣着打扮、举止风度。

  作用: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情感,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2.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作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3.行动描写:通过语言文字表现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行动,

  作用: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4.语言描写:人物的语言描写往往表现在对话中。

  作用:展示人物心理、表现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5.动作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把人物的形象塑造得个性鲜明、突出、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二)环境描写

  分为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性格、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2.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四、记叙文中的说明

  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五、记叙文中的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叙”是主体,“议”是附属成分,不可本末倒置:“议”是“叙”的自然发生,并不是强加上去的。“议”宜短不宜长,点到为止,不可以“议”代“叙”。

  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记叙文中的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

  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

  注意:阅读散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

  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七、修辞方法及作用:

  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

  注意: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八、记叙文的人称: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注意: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作用:可以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九、记叙文中的过渡及照应。

  1.过渡:过渡是段落层次连接的桥梁。

  要求:恰当、巧妙,能够使文章连贯、布局缜密、转承自然。

  过渡时一般用词语、句子、段来过渡。

  作用:过渡能在段与段、层次与层次之间起到纽带作用或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组织成篇的作用。

  2.照应:照应是指上下文之间的相互照顾和呼应,包括交代和照应两个方面。交代是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地提示一下;照应是对前面提示的内容的回答。

  照应可以分为:开头(起段)与题目的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即文章前后照应,或称:相互照应)、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迭式照应。

  课外阅读方法和技巧

  1.不动笔墨不读书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书过程中,把你以为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或精彩的段落,随时用笔圈点勾勒出来。在你读不懂的地方随时用笔作个记号,待通篇读完后再认真思考或向别人请教。

  2.勤查字典、词典

  课外阅读时一般没有老师领导,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很可能会遇到许多 “拦路虎”。这时你可以请教你的第二任老师——字典,“他” 能帮你扫清阅读障碍,同时也丰盛了我们的知识。

  3.勤记笔记或写阅读心得

  在读书过程中,把书中精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摘抄下来,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充实和丰盛自己的知识。读完书后,可以把你的感受、受到的启发写在笔记本上。这样不仅提高了你的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而且还养成了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4.勤于思考,积极讨论

  读完一篇文章要回过头来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还要想一想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阐明什么。遇到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让别的同学也读一读那篇文章,然后共同讨论。

  阅读方法和技巧

  (1)泛读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2)精读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

  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6)略读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7)再读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

  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8)写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读

  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10)选读

  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年级阅读方法和技巧】相关文章:

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02-27

散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05-26

课外阅读的方法和技巧01-13

现代文阅读方法和技巧08-28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04-07

五年级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03-15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看要求03-27

诵读国学经典的方法和技巧01-03

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04-18

语文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及方法03-08